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满族服装图案图片 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2024-03-05 1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或者这样

……

那些颜色鲜艳的服饰、粗糙的花朵饰品、调色盘般的画面,仿佛少了红红绿绿,就愧对了自己的青春!

在经历了《宫锁心玉》、《宫锁珠帘》、《笑傲江湖》、《凤囚凰》……之后,于妈的人生大起大落,在过度饱和的画质之后,于妈凭着《延禧攻略》这部剧重回大众视野,走上人生巅峰。

这部剧情的画质是这样的

……

场景布置是这样的

……

人物服饰是这样的

……

其实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重要的不仅仅是剧情,还有细节问题,尤其是古装剧,要极高程度的还原历史,无论是服饰,还是场景布置,人物妆容等等都需要有据可考,这就需要参考史实,借助大批量的古籍文献。所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于妈这次翻身之作到底优秀在哪里吧,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创建并统治的王朝。清代是由满族人建立并统治的,在长达268年的统治时期,他们为中国服饰的历史续写了重要的篇章。清代的服饰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与他们的民族艺术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与民族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不可分割,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层次的内涵,所以才形成了清代服饰的独特性。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来源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民族,服装图案上的构成元素与艺术表现手法都是整个民族整个时代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的外在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宫廷服装最令人瞩目的是其绚丽多姿的图案艺术,表现出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图案色彩艳丽、布局完满、造型精美、工艺非常繁杂,包含的元素种类繁多,从人物到山水,从鱼虫鸟兽到日月星辰,从文字到图腾,都运用的非常巧妙,形意结合。色彩多采用原色,通过协调对比合理分配,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来和谐自然的艺术形态。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构建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布局表现出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层次分明、造型独特彰显了清代服饰图案的艺术手段。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刺绣工艺异常繁杂,有的衣服甚至看不见原来的衣料。刺绣是满族女子自幼学习的传统习俗,绣十至上百对各种飞花纹枕顶绣片,才可出嫁。其他表现形式还有织、印染等,配上镶、滚等手段,使服装更加绚丽多姿。

绿色缎暗团龙棉袍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是在动植物等形态的基础上,通过点、线、面等形态的结合,将不同的寓意赋予在简单的线条或图案上,表达了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其中主要有不同寓意的几何图案以及吉祥图案等。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纹样丰富多彩,有十二章纹、龙纹、凤纹、云纹、水纹等,十二章纹是封建王朝统治者专用的纹样,在周代就己经形成,清朝统治者根据民族特征和需要延续使用了这种纹样。

缂金彩云蓝龙青白狐皮龙袍

再有龙袍下摆处的水浪山石图案,被称为“水脚”,由“立水纹”和“平水纹”组成,两种纹样同样是以服装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分布,左右数量和形状完全相同,也是采用晕色法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左右两边的纹样和图案都是以一定的规律性分布的,左边的立水纹以斜向左的形态分布在龙袍下摆处,右边的立水纹以斜向右的形态分布在龙袍下摆处。

平水纹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性有节奏性的左右分布在服装下摆处,节奏感表现的非常强烈,另外立水纹并不是以直线形式绣制的,而是以一种曲线的形态展现,这就使纹样有了很大的律动性,产生了一种水波荡漾的真实美感,平水纹也是以层次感非常强的形态展示,仿佛是真正的水浪拍打出来的水花,整个图案给人一种非常强的真实感,一种富有韵律的美感。

清代女子服饰不仅体现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伟大创造,而且凝结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深刻内涵,也包含了深厚的民族审美心理积淀。具体体现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纹饰艺术,龙凤呈祥的图腾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些多层次的民族文化审美趣味是我国传统古典服饰艺术的精髓。

清代纺织物品的纹样多以谐音寓意吉祥如意,如在图案周边织上水波纹,意为“四海清平”,加上寿山石,意为“江山万代”,等等诸如此类。这些纹样多采用写实手法,花果虫鸟、亭台楼榭、山水风景、仕女人物等都是常用的题材。这些织物纹样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层次清晰、富有生命力。此外,清代的花边生产也十分发达,这种花边有防止衣物边缘磨损及美化服饰的功能,而且这种美化功能已经大大超越了实用性,这在清代女子服饰艺术中表现最为明显。

品月色缎平金银团寿菊棉衬衣

清代早期多用暗蟒、江山万代、团花、团鹤、蝙蝠、福禄寿、如意等,晚期纹样开始慢慢写实化,寿桃、牡丹、缠枝花、石榴、云鹤、喜鹊等题材开始大量应用。

这些吉祥图案代表着集体约定俗成的共识,服饰上的精关图案不仅体现了艺术形式的精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古代人们通过“寓意”或“谐音”来织造精美的图案花纹。首先,“寓意”是指由形释意,或者根据事物的形态、色彩以及生态习性,借以表达某种思想观念。比如“并蒂莲”、“连理枝”、“鸳鸯戏水”等纹样表达对爱情的美好祝福;“石榴”多象征多子多福;“牡丹”则象征大富大贵。

宝蓝缎绣平金云鹤夹马褂

雪灰色缎绣四季篮棉袍局部

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主要指的是对皇帝后妃命妇、王公贵族官吏服饰所制定的服饰,“冠服制度”由此而来。满族女子服饰中的最高等级是皇后、皇太后,其次是亲王和郡王的福晋、贝勒以及镇国公、辅国公的夫人,公主郡主等皇族贵妇,再次为品官的夫人等命妇。这些皇族、皇戚属冠服名目繁多,大致分为公服、礼服和常服。

女子冠服的等级差异表现在服饰颜色、纹饰以及佩戴珠宝数目的不同。例如颜色方面,后妃贵妇的冠、袍、褂、裙、金约、朝珠等虽然形制大致相同,但是颜色有明黄、金黄、蓝、石青之别。清代冠服中明确规定皇后、皇太后的礼服朝袍、吉服龙袍都用明黄色。黄色自古以来都是被人们视为尊贵的颜色,在我国历史上黄色一直都是皇家专用的颜色。清代也继承了这一文化,并且规定只有帝后才能享用,若其他人越权使用,将会受到不等惩罚;纹饰方面也十分明显,龙袍的纹样以及龙的数量都是根据身份进行区别,具体到有正龙、正蟒、行蟒,在数目上有九团、八团、四团、二团等。

龙纹

中国古代服饰的美学思想是追求自然美,这种特点体现在服饰的色彩、样式、纹样上都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虽然我国古代服饰设计有着很强的社会观念意识,强调从伦理角度去规范形制,但是这种伦理规范并不完全是官方所强制人们去执行的。这种融入社会的服饰美学特色富含自然性,契合了人们的审美心理。从这方面来说,中国服饰美学思想不仅有着深刻的伦理性,更展现出强烈的自然趣味。

从服饰的美学观念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乐观精神: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与人的精神生活、内在感情密切联系。人们自由自觉的汲取大自然的美,并把这种美巧妙的运用在服饰上。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程,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们的穿着讲究规范,符合体统。同时又受到儒家、道家的“禁欲律行”哲学思想的影响,服饰大多表现出大方、严谨、含蓄和端庄的风格。

作者:离苏丨弘益茶道美学编辑

责任编辑:离苏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李桂林. 清朝服饰研究——朝堂之美[J]. 大众文艺,2016(20):140.

[2]朱晓炜.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历史追溯及色彩传承[J]. 兰台世界,2015(24):89-90.

[3]刘珊珊.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的艺术性探究[D].河北大学,201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