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舟习俗: 称得上“一步一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滑爬犁的说说 广东龙舟习俗: 称得上“一步一景”

广东龙舟习俗: 称得上“一步一景”

2023-10-15 22: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3日,东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首个决赛日,三条龙舟在比赛间隙亮相于海之森水上竞技场,虽然表演时间不长,却成为当日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据了解,在国际奥委会、国际划联和东京奥组委的协调下,龙舟作为表演项目被列入东京奥运会。龙舟是一项中国传统水上运动,目前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当前,国际划联也正在全力推动龙舟入奥。以此次表演为契机,中国文化又一次在全世界亮相,这也将是中国文化以体育项目形式走向世界的新的重要一步。目前我国已有多项跟龙舟相关的非遗项目,本端将持续关注、报道龙舟文化,讲述龙舟故事,展示龙舟风采。

5月15日,2021年东莞市龙舟月启动仪式暨万江龙舟文化节在广东东莞举行,标志着东莞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时间”。 (东莞市文化馆供图)

广东倚江傍海,水网发达,河涌密布,各地拥有悠久而丰富的龙舟文化。就地域来说,广东人赛龙舟不是最早的,但如今,广东龙舟的文化发展渐有后来居上之势。据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统计,目前全省与龙舟相关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达24项,涉及民俗、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传统技艺等类别。

广东的龙舟习俗丰富多彩,可谓一步一景。广州扒龙舟有趁景、斗标两种形式。趁景是各方龙船前来应景,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从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每天一景,轮流在各乡举行;斗标即“斗龙舟”,即龙舟竞渡,在趁景热身之后决胜负。广州扒龙舟活动基本以宗族为单位开展,体现了民众的北帝信仰。在广州的龙舟节祭祀仪式中,屈原不是主角,而水神北帝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

与广州相邻的东莞市中堂镇龙舟“景”民俗活动也传承了数百年。中堂水网密集、江河众多、水域宽阔,是开展龙舟“景”的好地方。中堂龙舟“景”始于农历五月初,收于月底,持续一个多月,在东莞享有“景点”最多(9个)、龙舟数量最多(200支)、龙舟制作工场最多(5家)、龙舟队最多(20支、运动员8000名)、参加各种比赛取得的成绩最多的名声。而每年的东莞龙舟“景”,都始于享有“东莞龙舟第一景”的万江街道。“朱旗画楫蔽江下,潮走万江飞水马。”龙舟月期间,家家户户做粽子,女孩作香包,儿童洗龙舟水,逛龙舟景吃龙舟饭、吃龙船饼,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位于广州另一侧的佛山地处珠三角水网地带,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龙舟习俗。佛山龙舟习俗不但集中体现于端午节,逢关帝诞、龙母诞、浴佛节等也有龙舟习俗活动,衍生了龙舟说唱、广东音乐《赛龙夺锦》等艺术形式,甚至五月红杜鹃也被冠名为“龙船花”。近年来,佛山龙舟竞技元素被开发成为蓬勃的体育活动,催生了发达的龙舟制作技艺,培养了大批龙舟健儿。佛山赛龙舟还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粤曲、龙舟说唱、八音锣鼓等。

除广州、东莞、佛山外,广东其他地方也有丰富的赛龙舟文化习俗,并与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等相结合,别具一格,如中山市黄圃、石歧赛龙舟,阳江江城区端午逆水赛龙舟,惠州博罗县石湾镇龙舟竞渡、揭阳赛龙舟、肇庆高要金利龙舟习俗等。例如阳江江城赛龙舟活动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该比赛从漠阳江自南向北逆水而赛,故称“逆水赛龙舟”。而深圳宝安松岗赛龙舟起源于当地的神话传说,虽然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影响,但它的发展兴盛却与文氏家族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有着密切关系。

广东的龙舟文化不仅有丰富的传统民俗,还发展了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和技艺,如中山市东凤镇和南头镇的五人飞艇赛、清远市清新县的三人燕尾龙舟竞技、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的龙舟制作技艺、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的礼乐龙舟等,极大地丰富了龙舟文化的种类和内涵。

近年来,广东龙舟频频走出国门,在国际比赛中斩获佳绩,将精湛高超的龙舟技艺展示给全世界。在这方面表现较突出的是佛山顺德乐从龙舟队。该龙舟队自2011年9月组建以来,勇夺中华龙舟大赛五连冠,蝉联国家级龙舟赛事十连冠,连续三年蝉联中华龙舟大赛年度总冠军,勇夺国家级和国际级龙舟赛事项目冠军360个,享有“短道之王”“王者之师”和“小国家队”的美誉。

广东各地也在不断加大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力度。如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大力推动龙舟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白坭中心小学设置了“赛龙夺锦”节目作为特色教学课程,白坭第二小学形成“龙狮文化”特色课程,不断培育新一代“龙的传人”。同时,打造上午赏游龙、下午观龙舟赛、傍晚吃龙船饭、晚上听龙舟说唱、入夜住龙舟主题文化民宿的精品旅游线路;南海大沥镇对社区举办传统龙舟活动进行补贴,对体育竞赛获奖的龙舟队伍和个人实施奖励,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专项经费;南海九江镇重点打造“龙舟研学游”项目,2020年下半年接纳了80多个团体参加,活动反响热烈。

专家观点

龙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林继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龙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龙舟竞渡为主构成的文化表现出多样性、多元性和统一性。在我国多个民族均过端午节,各地端午节存有差异,但是划龙舟的活动却是高度统一的,这是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呈现。

龙舟文化是以“龙舟”为核心,其中以“龙”为基本形状包含了古老的信仰,划龙舟最原初的意义无论是祈愿生命健康,抑或禳灾驱邪,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追求,也是人类共有的追求,这种文化上对于生命尊重、彼此互助关爱的共同性极大地推动了龙舟文化走向世界,并被许多国家接受。

“龙舟文化”从早期的祈愿功能,到娱乐性的竞技,从早期的传统村落走向世界体育竞技舞台,其基本的精神就是龙舟具有的集体精神、进取意识,这些从传统的村落社会传承到当下进入国际性赛事,均是龙舟文化传承传播的空间,也是传承传播的载体,在龙舟文化上充分体现了人类公平、自由的意志和意识。

当然,与龙舟相关的非遗项目在传承上如何保持传统龙舟竞渡的仪式性,以及制作龙舟的传统工艺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在当下娱乐化、快捷化和商品消费社会都可能受到一定冲击。要警惕端午节以及与龙舟相关非遗项目变成形式化的舞台表演,遗忘了龙舟文化的传统精神。与龙舟相关项目传承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该实践活动一定要以他们的生活为中心。

(文字由实习记者李荣坤采访整理)

2021年8月23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广东龙舟 一步一景》

↓ ↓ ↓ ↓ ↓ ↓ ↓ ↓

责编:勾晓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