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南个县gdp 【今日推荐】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

【今日推荐】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

2023-03-23 1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投资研报

揭秘社保、险资、QFII等三大“顶级”机构调仓动向!持股名单全泄露(附调仓股详情)

引爆社交新宠!剧本杀,给你另一段人生!我们还挖到了一只10倍大牛潜力股!

【硬核研报】又一只百亿龙头已诞生?固晶机独霸国内市场,机构最新目标价看涨逾30%!

重磅罕见:贵州茅台出手调研了1家上市公司!(附精选10只食品饮料类个股)

原标题:【今日推荐】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湖南篇 来源:兴业研究

作者:兴业研究信用研究委员会

一、经济发展

2020年,湖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781.5亿元,位居全国第九,可比增速为3.8%,增速较2019年下降3.8个百分点。

分地级市来看,湖南省各地级市经济体量整体较小,在13个地级市及1个自治州中,仅4个地级市的GDP总量位于全国前1/4分位。2020年,地市GDP最大的为长沙(12143亿元),最低的为张家界(557亿元)。从GDP增速来看,大部分地市增速接近。其中,岳阳市的GDP增速最高,为4.2%;其次为株洲,GDP增速为4.1%,处于全国前1/4-1/2的水平;增速较低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张家界的GDP可比增速为全国后1/4的水平,其中张家界的可比增速最低,为2.0%。

分区县来看,我们统计了119个已披露GDP规模数据的湖南区县,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360亿元、232亿元和125亿元。GDP可比增速的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4.3%、4.0%、3.7%。

长沙市下辖的9个区县经济体量普遍较大,经济增速较高。已获取数据的7个区县的GDP规模均位于全省前25%水平,其中雨花区以2193亿元的GDP规模位居全省区县第1;最低为望城区,2020年GDP为857亿元,也处于全省前25%水平。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各区县的增速比较平均,浏阳市的GDP可比增速最高,为4.7%,此外,岳麓区(4.6%)、雨花区(4.5%)、长沙县(4.3%)、望城区(4.3%)均处于全省前25%水平。

株洲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普遍较大,经济增速各区县略有差异。下辖的9个区县中,4个区县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25%水平,其中醴陵市以738亿元的GDP规模位居全市第一。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渌口区的增速为全市最高,为5.5%;此外,芦淞区(5.3%)及石峰区(4.9%)均处于全省前25%水平。GDP可比增速较低处于全省后25%水平的分别为炎陵县(3.6%)、荷塘区(3.5%)和攸县(3.2%)。石峰区为全市唯一GDP正向增速变动的区县。

湘潭市各区县经济体量普遍较大,经济增速一般。下辖的5个区县中,4个区县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25%水平,其中雨湖区以647亿元的GDP规模位居湘潭市第1;湘潭市下辖区县中GDP规模最小,唯一处于全省后25%水平的为韶山市,2020年GDP为97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GDP规模最小的韶山市增速最快,为4.2%;其次为湘乡市(4.1%)、雨湖区(4.2%),这三个区县的GDP可比增速处于全省前50%水平。此外,湘潭市增速最低的岳塘区(3.7%)、湘潭县(3.7%)均处于全省后1/4水平。

衡阳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一般,经济增速一般。下辖的12个区县中,仅衡阳县以362亿元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25%水平。另有7个区县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25%至50%水平。GDP规模最小的南岳区为49亿元,处于全省后25%水平。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常宁市(4.5%)和祁东县(4.3%)处于全省前25%水平,南岳区以2.5%的增速位列衡阳市末位。

邵阳市下辖的12个区县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增速一般。绝大多数区县的GDP规模低于全省中位数以下,其中邵东市以617亿元的GDP规模位居全市第1,是邵阳市唯一处于全省前25%的区县;北塔区为邵阳市GDP规模最小的区县,2020年GDP为52亿元;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亦处于全省后25%水平,GDP规模分别为116亿元、101亿元、54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大多数区县处于全省增速50%左右水平,邵东市以4.3%的GDP可比增速位列全市增速第一。全市增速最低的为新宁县(2.7%),处于全省后25%水平,但该区县为全市唯一增速正向变动的区县。

岳阳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大,经济增速差异较大。下辖的9个区县中,8个区县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50%水平,其中4个区县处于前25%水平;岳阳楼区以700亿元的GDP规模位居全市第一;君山区的GDP规模最小,为167亿元,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汨罗市、君山区增速最高,为5.6%,并列全省第一;其次,平江区(5%)、岳阳楼区(4.6%)均处于全省前25%水平。而GDP可比增速处于全省后25%水平的为临湘市(3.6%)、云溪区(2.2%)。

常德市各区县经济体量差异较大,经济增速普遍较高。武陵区的GDP规模以1267亿元的GDP规模位居常德市第1,且远高于市内第二GDP规模的桃源县(430亿元);此外,澧县(386亿元)、鼎城区(385亿元)均位于全省前25%水平;常德市下辖区县中无区县GDP规模处于全省后25%水平,最低的为津市市,2020年GDP为182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鼎城区以4.7%的 GDP可比增速位列常德市增速第一,其次为石门县(4.6%)、津市市(4.5%)、汉寿县(4.3%)、临澧县(4.3%)均位于全省增速前25%水平;此外,武陵区以2.6%的GDP可比增速为常德市增速最低的区县。

张家界市各区县经济体量较小,且经济增速较低。各区县的GDP规模均处于全省后50%水平,永定区以231亿元的GDP规模位居张家界市第1;桑植县(101亿元)及武陵源区(43亿元)GDP规模较小,位于全省后25%水平。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各区县的经济增速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桑植县以3.0%的GDP可比增速位列张家界市增速第一;此外,武陵源区(-2.9%)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经济规模较上年缩小。

益阳市下辖的6个区县经济体量一般,经济增速较低。仅赫山区以408亿元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25%;资阳区的GDP规模为益阳市区县最小,为195亿元;其余区县均位于全省前25%至50%水平。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各区县增速均低于全省前25%水平,其中南县增速最高,为4.2%;桃江县以3.4%的GDP可比增速成为益阳市增速最低的区县。

郴州市下辖的11个区县经济体量分化较大,经济增速普遍较低。5个区县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50%水平,其中北湖区以404亿元的GDP规模位居郴州市第1;GDP规模处于全省后25%水平的有安仁县、汝城县、桂东县,2020年GDP分别为115亿元、91亿元、46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仅临武县以4.3%的增速达到全省前25%水平;郴州市GDP可比增速较低的桂东县(2.9%)、永兴县(2.8%)增速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

永州市下辖的11个区县经济体量一般且分化较大,经济增速一般。所有区县经济规模均低于全省前25%,冷水滩区以357亿元的GDP规模位居全市第1,其次为规模346亿元的祁阳县;永州市经济体量较小的3个区县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后25%水平,其中,双牌县的GDP规模最小,仅79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仅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增速达到全省前25%水平,以4.3%的GDP可比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双牌县以3.5%的GDP可比增速成为永州市增速最低的区县,亦是全市唯一增速处于全省末25%水平的区县。

怀化市下辖的12个区县经济体量普遍较小,经济增速尚可。全市仅鹤城区GDP规模位于全省前25%,以401亿元成为怀化市第一。其余区县经济规模均位于全省后50%水平,共8个区县位于全省后25%水平;其中通道侗族自治县GDP规模仅56亿元,为怀化市经济体量最小的区县。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沅陵县(4.8%)、溆浦县(4.6%)、麻阳苗族自治县(4.5%)、芷江侗族自治县(4.4%)、通道侗族自治县(4.3%),共5个区县位于全省GDP可比增速前25%;怀化市GDP增速较低的会同县、辰溪县位于全省增速末25%,GDP可比增速分别为3.5%、3.4%。

娄底市下辖的5个区县经济体量一般,经济增速一般。所有区县均位于全省GDP规模前50%,其中娄底市规模最大的为娄星区,2020年GDP规模为586亿元,为全市唯一位于全省GDP规模前25%的区县。从GDP可比增速来看,除冷水江市(3.8%),其余区县增速均位于全省前50%;其中娄星区GDP可比增速为4.4%,位列娄底市增速第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的8个区县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增速普遍较低。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GDP规模第一的吉首市(198亿元),其余区县均位于全省GDP规模后25%的水平。自治州中经济体量最小的古丈县,2020年GDP规模仅32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花垣县为自治州增速最高,以5.2%的GDP可比增速位列全省第五名;其余区县的GDP增速均位于全省后25%水平,其中古丈县增速最低,为0.8%。

二、财政收入

分地级市来看,湖南省各地级市的收入规模差异较大,增速一般。规模最大的为长沙市,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为1100亿元,远高于全国1/4分位数;其他地级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都远低于长沙市,规模最小的张家界市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为32亿元,低于全国下1/4分位数水平。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除张家界市外,其他地级市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均为正数,多数地级市增速高于全国1/2分位数,其中长沙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15.80%,远高于其他地级市,处于全国前25%的水平,张家界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为负(-14.75%),处于全国后25%的水平。

湖南省各地级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大,增速差异化明显。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除益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其余已披露的各地级市均处于全国前50%的水平,其中规模最大的长沙市为1093亿元,远高于其他地级市;规模最小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64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湖南省各地级市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差异较大,常德市最高,达到了51.75%;株洲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增速均为负,分别为-4.48%、-1.64%,在全国已披露数据的地级市中处于后25%的水平。

分区县来看:我们统计了湖南省122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12亿元、8亿元和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8.10%、4.75%和0.49%。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16亿元、10亿元和5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48.85%、8.12%和-16.74%。

长沙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均处于全省上1/4分位以上,且多实现正增长,其中,长沙县以110亿元的规模位居省内第一,但相较于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幅度为-0.54%;芙蓉区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小,为41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长沙县以197亿元的规模位居省内第一,同比增长29.8%;宁乡市以116亿元的规模位居省内第二,同比增长15.2%;望城区以93亿元的规模位居省内第三,同比增长6.1%;芙蓉区、岳麓区的指标值高于省内1/2分位数, 其中岳麓区同比增速高达173.4%;天心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为9亿元;各区县指标值大多实现正增长。

株洲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仅天元区、醴陵市、攸县3个区县处于全省上1/4分位以上,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亦呈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天元区以53亿元的规模位居株洲市第一;增速最高的是预算规模一般的渌口区,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为9亿元,同比增长11%;而一般预算规模较小的石峰区(6亿元)、荷塘区(4亿元)均较上年萎缩,同比下降分别为22.2%、14.6%。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各区县规模分化,在已披露的区县中,渌口区以32亿元的规模位列株洲市第一,同比增长31.0%;炎陵县以2亿的规模为株洲市内最低,同比减少33.2%。

湘潭市各区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中等,湘潭县、湘乡市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湘潭县以16亿元的规模位居湘潭市第一,但同比减少6.4%;湘乡市以14亿元的规模位列全市第二,同比增长8.7%;韶山市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小,为6亿元,同比增长最多,为11.9%。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的区县中,岳塘区由于全部为转移性收入,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小,暂不计算同比增速;湘乡市以21亿元的规模位列湘潭市第一,同比增长高达302.7%;岳塘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为3亿元。

衡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中等,仅耒阳市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6个下辖区县高于省内1/2分位数,大部分区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耒阳市以15亿元的规模位居衡阳市第一,同比增长2.5%;珠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同比下降75.7%至3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所有区县均低于全省上1/2分位数,同比增速出现两极分化,其中祁东县、衡阳县规模最大,为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9.6%;南岳区规模最小,同比下降39.5%至3亿元;常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变动幅度最大,为-57.03%。

邵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多数较小,仅邵东市高于省内1/4分位数,隆回县高于省内1/2分位数,各区县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变动幅度有明显差异,其中,邵东市以18亿元的规模位居邵阳市第一,同比增长7.3%;北塔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同比增长4.8%至1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除双清区,各区县均高于省内1/2分位数,武冈市规模最大,同比增加44.8%至17亿元;新邵县增速最高,同比增长267.8%至15亿元。

岳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中等,下辖的9个区县中,有5个区县规模全部高于省内1/2分位数。除岳阳楼区外,其余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湘阴县以137亿元的规模位居岳阳市第一,同比增长116.02%;君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同比增长10.75%至3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规模和增速差异均较大。其中,湘阴县规模最大且增速最高,同比增长61.10%至48亿元;岳阳楼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同比增长26.68%至0.87亿元。

常德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中等,下辖的9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高于全省1/2分位数。除安乡县外,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鼎城区以17亿元的规模位居常德市第一,同比增长7.35%;安乡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增速最低且是唯一为负的区县,同比下降36.72%至4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除石门县、安乡县外,所有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桃源县同比增长13.56%至66亿元,位列常德市第一;安乡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同样最小,同比减少42.66%至2亿元。

张家界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所有区县低于全省1/2分位,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全部为负增长。其中,慈利县和永定区分别以8、6亿元的规模位居张家界市前二,增速分别为-47.9%、-17.9%;武陵源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同比下降13.22%至3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的区县较少。永定区以11亿元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高于武陵源区的3亿元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28.17%、-48.37%。

益阳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中等,下辖的6个区县中,有4个区县高于全省1/2分位。一般预算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赫山区以13亿元的规模位居益阳市第一,同比增长3.11%;资阳区规模最小,仅为6亿元,同比增长1.49%;沅江市的同比增速远高于其他区县,同比增长69.49%至12.5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4个区县中,3个区县规模均位于全省前50%,赫山区以19亿元的规模位列益阳市第一,且增速最大,同比增长64.14%。

郴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中等,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资兴市以17亿元的规模位居市内第一,同比增长1.97%;桂东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同比增长3.06%至3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宜章县以14亿元的规模位列郴州市内第一,同比增速为40.23%;桂东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且增速最低,同比减少44.85%至3亿元。

永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中等,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多数实现正增长,其中,祁阳县以16亿元的规模位居市内第一,同比增速为9.95%;江永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小但增为永州市内第一,同比增长12.10%至4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2020年除零陵区外的所有区县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东安县以28亿元的规模位列永州市内第一,且同比增速也为永州市第一,达488.52%;冷水滩区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同比增长13.16%至5亿元。

怀化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沅陵县以9亿元的规模位居市内第一,同比增速为5.73%;通道侗族自治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小,同比增长5.59%至3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辰溪县以11亿元的规模位列怀化市内第一,但同比下降12.59%;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且增速最低,同比下降66.40%至1亿元。

娄底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一般,基本所有区县高于全省1/2分位数。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除冷水江市外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新化县以12亿元的规模位居市内第一,同比增速为9.48%;其余区县规模相近,均在8亿元左右。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的区县较少,冷水江市同比增长137.12%至5亿元;涟源市同比增长433.86%至4亿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一般,差异较大。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多数区县实现正增长。其中,吉首市以11亿元的规模位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第一,同比增速为4.70%;保靖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小且增速最低,同比下降25.68%至2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在已披露的区县中,永顺县以10亿元的规模位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第一,且同比增速最高,为100.77%;保靖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小且增速为负,同比下降1.29%至3亿元。

三、政府债务

我们用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政府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两个指标观察湖南省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变化。

分地级市来看,湖南省大部分地级市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较大。从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除了长沙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余地级市的指标较高,均高于全国中位数水平;其中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指标值处于全省最高25%的水平。张家界市2020年末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为700.65 %,居省内地级市第一,且同比上升238.25个百分点,变动幅度高于全国下1/4分位数水平;邵阳市该指标的增幅为91.50 %,变动幅度为省内地级市第二,债务压力持续积累。

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指标值高于全国下1/4分位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该指标的变动幅度为111.60 %,增幅较大。长沙市、邵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郴州市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较上年末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18.69%、40.07%、78.91%、69.35%、107.08%;株洲市、衡阳市、岳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较上年末有所上升。

分区县来看,截至2020年末,湖南省各区县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197.86 %、299.53 %、446.19 %,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23.71个百分点、50.00个百分点、76.67个百分点。剔除未披露政府性基金收入数据的区县后,其他区县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173.79 %、313.98 %、549.28 %,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88.70个百分点、17.10个百分点、116.25个百分点。

长沙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小,大部分区县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优于全省上1/4分位数,最高的是长沙县(292.27 %)。从指标变动来看,同比变动出现分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宁乡市指标值同比下降,其余区县同比增加;涨幅最大的是长沙县,增加了50.94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多数优于全省上1/2分位数。除了天心区,所有区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高于全省中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岳麓区、长沙县、宁乡市2020年的指标值有所下降;岳麓区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下降了427.10个百分点。

株洲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中等,天元区的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优于全省上1/4分位数;攸县、炎陵县的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区县指标值接近全省中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除醴陵市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荷塘区、石峰区、炎陵县指标值增加幅度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仅计算天元区、渌口区、茶陵县、炎陵县的指标。天元区、渌口区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优于全省上1/4分位数,分别为176.13%和108.60%;炎陵县指标值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天元区、茶陵县、炎陵县2020年的指标值有所上升,炎陵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上升了889.16个百分点,为株洲市升幅最大的区县。

衡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尚可,没有区县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高于全省下1/4分位,最差的是耒阳市(562.30%);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南岳区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除衡阳县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珠晖区,增加幅度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常宁市的指标最高,差于全省下1/4分位数,为910.13 %。与2019年指标相比,南岳区、衡山县、祁东县、常宁市2020年的指标值有所上升,衡阳县的指标下降了405.62个百分点,为衡阳市降幅最大的区县。

邵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中等,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邵东市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邵阳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最差的是绥宁县(1652.49%)。从指标变动来看,除隆回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指标值下降,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隆回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最高,接近全省1/2分位数,为365.82%。与2019年指标相比,新邵县、隆回县、新宁县、武冈市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均出现下降;新邵县降幅最大,下降了563.95个百分点。

湘潭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分化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雨湖区、岳塘区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湘乡市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最高的湘乡市(623.53%)远高于最低的岳塘区(101.93%)。从指标变动来看,湘乡市、韶山市指标值下降了,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韶山市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最低,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为129.82 %;湘乡市(433.36 %)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最高。与2019年指标相比,湘乡市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降幅最大,下降了562.01个百分点。

岳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一般,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岳阳楼区、湘阴县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君山区指标值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各区县变动情况出现分化;华容县、湘阴县、汨罗市2020年指标值下降,其余区县上升;岳阳县上升幅度最大为169.29%,增加幅度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湘阴县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岳阳楼区指标值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岳阳楼区、湘阴县2020年指标值下降,君山区、华容县、平江县指标值上升,且增加幅度均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

常德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率尚可,但上升幅度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武陵区、鼎城区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安乡县、临澧县指标值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安乡县指标值超过780%,系全市第一。从指标变动来看,2020年除了临澧县均有所上升,安乡县、桃源县指标值同比增加均处于全省最高的1/4区间内。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鼎城区、澧县、桃源县、石门县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安乡县指标值高于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系全市最高水平。从指标变动来看,鼎城区、澧县、临澧县出现指标值的下降,安乡县、桃源县、石门县、津市市出现指标值的上升;安乡县上升幅度最大为769.56个百分点。

张家界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武陵源区、桑植县分别为816.85 %、862.29 %,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与2019年相比,所有区县指标值上升,且均处于增加幅度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其中,桑植县上升幅度较大,上升超过346.90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武陵源区指标值为709.75 %,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永定区指标值为224.23%,处于省内上1/4分位数、省内1/2分位数之间。与2019年指标相比,武陵源区同比大幅上升约368个百分点.

益阳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率较高,且普遍上升幅度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资阳区、南县指标值分别为452.53 % 、469.30 %,超过省内中位数水平;桃江县、安化县指标值分别为666.64% 、661.48%,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2020年除了沅江市全部正增长,且大部分同比增加幅接近于全省最高的1/4区间;安化县上升幅度最大为122.28个百分点,增幅处于全省上升幅度前列。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赫山区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南县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水平,指标值超过780%,系全市最高水平;区域内仅赫山区的指标值优于全市中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赫山区出现指标值的下降,其余绝大部分区县指标值同比增加;南县、安化县的指标值变动都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

郴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重,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所有区县指标值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北湖区、苏仙区、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指标值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其中,汝城县的指标值为1877.12 %,系全省第一。从指标变动来看,除了安仁县2020年全部正增长,汝城县、桂东县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苏仙区、汝城县、桂东县、资兴市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苏仙区指标值为1141.92%,系全市第一。从指标变动来看,同比变动出现两极分化,苏仙区、汝城县、桂东县、资兴市指标值同比增加,北湖区、宜章县、嘉禾县指标值同比下降。

永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尚可,大部分区县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优于全省上1/4分位数;零陵区、冷水滩区、宁远县、蓝山县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新田县指标值最高为685.24%,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2020年均同比增加;东安县指标值同比上升最多,增加了114.64个百分点,增加幅度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零陵区、东安县优于全省上1/4分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祁阳县、东安县、江永县、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2020年的指标值有所下降;新田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下降了652.1个百分点。

怀化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偏高。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最低的是鹤城区(314.34%);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指标高于全省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2020年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沅陵县、溆浦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指标值增加幅度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会同县增幅最大为154.36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沅陵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020年的指标值下降,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指标上升;沅陵县、溆浦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为怀化市升幅最大的区县,增加幅度处于全省上升幅度最大的25%区间内。

娄底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娄星区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双峰县指标值接近省内下1/4分位数,新化县、涟源市指标值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2020年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双峰县,增加幅度为70.86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只计算冷水江市、涟源市的指标值;涟源市指标值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2020年冷水江市、涟源市的指标值均下降,涟源市的指标下降了超过5000个百分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整体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没有区县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吉首市、泸溪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均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除花垣县指标值下降,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增幅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指标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与2019年指标相比,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均出现上升;凤凰县增幅最大,上升了346.74个百分点。

四、区域城投债融资

兴业研究覆盖130家湖南省城投平台,涉及湖南省14个地级市、122个区县。2020年上述湖南省城投平台净融资规模840.38亿元,同比增长60.75%。从地级市层面来看,各地级市2020年的城投债净融资分化仍然非常明显,长沙市净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20%至338.20亿元,占全省的38.27%;其他净融资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地级市包括常德市、衡阳市、株洲市,其中常德市、株洲市的净融资规模同比基本持平,衡阳市同比增长56.61%;岳阳市的净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5.20%至67.80亿元,其余地级市的净融资规模均未超过50亿元,湘潭市、邵阳市、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的净融资规模为负。

分区县来看,湖南省城投平台分布于122个区县中的48个区县,其中24个区县2020年城投债净融资为正;8个区县2020年城投债净融资为0;16个区县出现净偿还。净融资规模超过20亿元的区县基本全部集中于长沙市,其中浏阳市的净融资规模最大(66.10亿元),另外常德市鼎城区的净融资规模达到37.93亿元。净融资为负的区县分布较为分散,其中岳阳市岳阳楼区、株洲市石峰区、郴州市苏仙区的净融资规模在-10至-8亿元,是省内净偿还规模最大的区县;湘潭市湘乡市的净融资规模为-6.80亿元;其他出现净偿还的区县的净融资规模大多在-3亿元以内。

扫二维码,注册即可领取6.xx%理财券>>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