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台军有异动,4艘滚装船从渤海连夜南下,目的地就在福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渤海轮渡船票 岛内台军有异动,4艘滚装船从渤海连夜南下,目的地就在福建

岛内台军有异动,4艘滚装船从渤海连夜南下,目的地就在福建

2023-09-26 2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公开的航行信息,日前,由渤海轮渡集团营运的4艘大型滚装船:渤海恒生、渤海珍珠、渤海金珠以及渤海宝珠号,离开了渤海海域,连夜南下,最终目的地是距离台湾岛只有80多海里远的福建省福清市江阴港。

【4艘滚装船之中,已有2艘即将抵达目的地】

虽然外界还不清楚,这4艘滚装船南下的具体任务,但在当前的台海局势下,这些船只现身台湾海峡内,无疑会让人联想到解放军可能的动作。

相信关注国内军事的朋友都清楚,渤海轮渡的滚装船船队,日常任务就是在渤海湾内,进行山东与辽宁之间的海上运输。但由于这些滚装船可以一次性运输大量车辆过海,解放军也经常临时征召部分船只,参与登陆作战演习,强化军地协同能力,提升跨海作战能力。

而考虑到钓鱼岛、南海等方向上,虽然也有潜在的跨海登陆作战需要,但都是小型岛屿的争夺,解放军派出的海军陆战队不会太多,海军的071、075等舰艇就足够处理相应情况。真正能够用上这些大型民用滚装船的,其实只有台海方向。

【渤海宝珠号滚装船】

具体来说,在未来可能在东南沿海上演的跨海作战之中,解放军会在火力准备后,派出空突部队和装备了05系列两栖战车的海军陆战队和两栖合成旅,作为第一波次的跨海作战力量,抢占滩头阵地,并就近夺取大型港口。这一波次部队将主要由071、072等登陆舰和“野牛”级气垫登陆艇运输。

在首批登陆部队,夺取码头,并与空军、火箭军等部队一道,压制住了能够威胁码头或滩头的敌方火力后,解放军就可以调用一部分装载能力不弱于专业两栖舰,但没有武备且防护力较差的民用大型滚装船,参与到后续部队的运输之中,更快地将装备有99A坦克等重武器的重装合成旅运过海峡,确保向纵深的突击作战。

【解放军此前多次组织了军地联演,利用民用滚装船运输部队】

以此次南下的渤海金珠号为例,这是一艘总吨位超过2.4万吨的豪华客滚船,拥有3层车辆舱,车道长度接近2000米,在日常的航运之中,可以一次性搭载300余辆大小车辆,横跨渤海。虽然坦克等军用装备比许多民用车辆要大,但一次性运输超过200台军用重装备,应该也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一艘类似渤海金珠号的滚装船,可以一次性将1到2个陆军合成营的人员和主战装备运过海峡。而与渤海金珠号类似的大型滚装船,渤海轮渡公司有10多艘。再加上中远海运等其他国内轮船公司的各类滚装船,解放军可以一次将数个旅的重装部队送过海峡。而在岛内的战场上,解放军的几个重装旅,足够一锤定音,决定战局。

此外,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此前发布的征兵宣传片之中,出现过渤海珍珠号利用延伸到海上的人工码头让车辆直接开上滩头画面。可见,解放军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在不夺取大型港口的情况下,直接利用滚装船队完成后续的重装备和物资运输。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征兵宣传片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4艘滚装船南下,恰好是在一个岛内绿营和防务部门动作不断,台海局势高度紧张的时间点上。

按照台防务部门的计划,台军将于7月下旬在桃园等多地组织新一次的“汉光演习”。与此前的军演不同的是,在此次演习之中,台防务部门不光会组织夺回海滩等常见科目的演练,还将首次征用岛内最繁忙的桃园机场,组织反空降演习,演练夺回机场。

【台防务部门正在展开一系列军演】

与此同时,随着岛内关键选举日益临近,作为绿营候选人的赖清德,却想要效仿蔡英文,打着“过境”的旗号窜访美国。对此,中国外交部、国台办等部门已经接连发声,反对这种“台独”分裂行径。中国驻美大使谢峰也在参加一场美国国内的安全论坛时直言,当务之急就是挡住赖清德访美“这头灰犀牛”。

除了外交部、国台办等部门的接连发声,解放军无疑也需要为应对局势的变化,而做好准备。

由此可见,此次4艘大型滚装船南下,不会是一次简单的客货运输。而有可能是要通过进行实地的装卸练习,让船员和解放军官兵,熟悉江阴港的情况,提升配合水平。甚至有可能是在为后续在台海周边可能的大规模行动做准备。

【解放军部队已经多次在胶东半岛等地,展开相关演练】

总体而言,虽然岛内防务部门和“台独”势力,不断做出危险动作,试图在美国的支持下,搞“以武拒统”,导致了台海局势持续紧张。

但在渤海轮船等国内企业积极配合解放军,不断提升军地协同水平,解放军各军兵种配合也日益熟练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可以应对台海方向上任何的情况变化。如果赖清德之流的行动,导致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大动作,必然只会让他们“胆战心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