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肝清热的中药有哪些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哪些?

2024-06-01 04: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组成】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功能】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主治】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丸剂:小蜜丸一次6克,水蜜丸一次4g,水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胶囊剂:一次3粒,一日2次。片剂:一次4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所致的头痛、眩晕、牙痛、咽痛忌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可过量服用或久服。

03

清胃黄连丸(片)

【组成】黄连、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栀子、黄柏、黄芩、赤芍。

【功能】清胃泻火,解毒消肿。

【主治】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丸剂: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水丸一次9g,一日2次。片剂:一次8片或4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体弱、年迈及阴虚火旺者慎用。不可过量使用或久用。

04

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火热内盛, 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丸剂:水蜜丸一次2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胶囊剂:一次2粒或一次3粒,一日2~3次。软胶囊剂:一次4粒,一日2~3次。片剂:小片一次3片,大片一次2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牙痛、喉痹慎服。脾胃虚弱者慎用。因其含有雄黄, 故不宜过量服用或久服。

05

清热解毒口服液(片)

【组成】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热毒壅盛所致的 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口服液:一次10~20ml,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片剂:一次4片,一日3次,儿童酌减。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慎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食物;忌烟酒。

06

板蓝根颗粒(茶、糖浆)

【组成】板蓝根。

【功能】清凉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 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5~10g,或一次1~2袋,一日3~4次。茶剂:开水冲服,一次1块,一日3次。糖浆剂:一次15ml,一日3次。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素体脾胃虚弱者及老年人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07

导赤丸

【组成】连翘、黄连、栀子(姜炒)、木通、玄参、天花粉、赤芍、大黄、黄芩、滑石。

【功能】清热泻火,利尿通便。

【主治】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2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脾虚便溏及体弱年迈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治疗口腔炎、口腔溃疡时,可配合使用外用药。

08

黛蛤散

【组成】青黛、蛤壳。

【功能】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主治】肝火犯肺所致的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1次,随处方入煎剂。

【注意事项】孕妇及阳气虚弱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09

龙胆泻肝丸(颗粒、口服液)

【组成】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制)、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丸剂:水丸一次3~6克,大蜜丸一次1~2丸,小蜜丸一次6~12g(30~60丸),一日2次。颗粒剂:一次4~8g,温开水冲化,一日2次。口服液:一次10ml,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脾胃虚寒及年老体弱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以其治疗急性结膜炎时,可配合使用外滴眼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时,服药期间宜配合清洗耳道;治疗阴道炎时,亦可使用清洗剂冲洗阴道。

10

芩连片

【组成】黄芩、连翘、黄连、黄柏、赤芍、甘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脏腑蕴热, 头痛目赤,口鼻生疮,热痢腹痛,湿热带下, 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中焦虚寒、阴虚及素体虚弱者慎用。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品种繁多,按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清上焦头目实火者,代表中成药有上清丸;清三焦火者,代表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等;清肝胆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等;清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胃黄连丸等;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清肺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黛蛤散等。 在具体应用时,建议结合自身的临床表现症状,在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END

本文内容摘编自《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扫码购课

点击在看

或置顶公众号

有助于更快找到我们的最新推送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