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清涧篇:红色精神浩气长存书香墨韵文脉传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涧历史人物有哪些 《中国影像方志》清涧篇:红色精神浩气长存书香墨韵文脉传承

《中国影像方志》清涧篇:红色精神浩气长存书香墨韵文脉传承

2024-06-03 11: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影像方志》清涧篇:红色精神浩气长存书香墨韵文脉传承 CCTV专区 CCTV-10科教频道 来源:央视网2020年07月01日 17:03 A-A+ 我要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QQ 微信

《中国影像方志》 陕西卷 清涧篇

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此地设青涧城。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青涧城升为青涧县。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青涧正式更名为清涧。

红色精神浩气长存

1936年2月初,毛泽东、彭德怀带领红一方面军抵达清涧县袁家沟。2月8日,天空放晴。毛泽东带领随行人员踏着厚厚的积雪,到距离袁家沟15千米的高家坬塬察看地形,督促部队的渡河准备。

此时的毛泽东,正苦苦思索着救国方略,站在塬上,目之所及,皑皑白雪覆盖群山,奔腾的黄河在沉重冰凌的覆盖下失去了平日的狂悍。面对风云激荡的中国社会形势,一代伟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创作了豪情满怀的《沁园春·雪》。

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强渡黄河天险,踏上东征征途,奔赴抗日前线。红军在清涧的日日夜夜,激发了当地群众的革命热情,他们拥军支前、参加红军,为壮大陕甘宁边区和夺取民族解放做出了贡献,使得清涧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如今,一批又一批的预备党员来到枣林则沟会议的旧址,沐浴着革命的阳光,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去追寻老一辈革命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书香墨韵 文脉传承

据2001年出版的《清涧县志》记载:白乃贞自幼便浸润在书香世家。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凭借其出色的才学考中进士。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任职期间,他择优取才,秉公取仕,但因其不附权贵、守正不阿,遭到落榜权贵子弟的诬陷,罢黜归里。后来,白乃贞冤案昭雪,同僚多被起用,而白乃贞却继续留在乡里开书院、办学堂,为清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学士。

路遥,本名王卫国,清涧县王家堡村人。七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电影《人生》上映,轰动全国。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深入人心。这部电影改编自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小说发表后,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正是这次获奖,确立了路遥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三年准备,三年创作。1988年5月25日,39岁的路遥在榆林宾馆完成了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1991年,《平凡的世界》高票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著名作家陈忠实曾这样评价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陕北道情韵味悠扬

清涧道情自产生起,就一直以广场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据2001年出版的《清涧县志》记载:清涧道情,原为坐班清唱。之后,受到晋剧和山西道情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又称为陕北道情。清涧,素称“道情窝子”。这里的639个村子,都有会演唱道情的,在陕北这一带知名的超过70个村子。所以,每逢重大节日,村子之间都会组织道情演唱,形成“千人道情唱清涧”的盛大人文景观。

2004年,清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道情之乡”。2008年,陕北道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白明理老人的道情传承基地里,有一群坚守清涧道情的学徒,最小的年仅七岁,他们正不遗余力、满腔热情地将清涧道情,推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煎饼回味悠长 八碗味美豪放

清涧煎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先将荞麦在石磨上去皮,磨成小米粒大小的糁子,在水中浸泡四个小时后,装在白纱布口袋中按比例添加清水反复搓揉制成面糊。之后,摊于铁板之上,用小刮板轻轻旋转360度即可成形。再卷上猪头肉、豆腐干、豆芽菜等配料,配以精心调制的蘸汁儿,令人回味悠长。

在清涧县,每当婚丧嫁娶或是为老人贺寿都要操办宴席。宴席上,一定要有传统的清涧八碗。清涧八碗,分为软八碗和硬八碗。软八碗,由四碗荤菜和四碗素菜组成。而硬八碗的八碗菜,全部由荤菜组成。无论是软八碗还是硬八碗,必须选用清涧当地的黑毛土猪肉,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香味醇正。而用到的羊肉和鸡肉,也都是当地半散养的山羊和土鸡,烹饪方式以炖、烤、蒸为主。

粉条美味 红枣飘香

清涧县,地处黄河晋陕峡谷的西岸,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形成红枣生长的绝佳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世界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

199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上,清涧县被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目前,清涧县的红枣种植面积约为600平方千米,所产红枣约占干制品大枣市场份额的30%。近年来,在“以枣富民 、以枣兴县、枣赢天下”理念的指引下,清涧县鼓励百姓积极开发围绕红枣产业的衍生产品。其中,枣木雕刻是当地最具市场前景的产业。

除了“中国红枣之乡”的名号,清涧还是全国著名的“粉条之乡”。清涧粉条,美味可口、易于存放。无论凉拌热炒、蒸、煮、烩、炖,四季皆宜。近年来,优质的陕北土豆加工而成的粉条产业,已成为清涧的主导产业之一,年加工粉条产品达3000万千克,年产值高达1.2亿元。

今天,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正在兴建,便捷的交通网络构建成清涧未来发展的蓬勃动力。

播出时间:7月1日 23:06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