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消息中间件的关键技术 访谈

访谈

2023-09-02 09: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力关键核心技术

国内市场的金融创新不断加快、金融监管从严,对技术架构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特别是在分布式低时延中间件上的需求越发突出。关键技术突破的难度远远超出想象,金融领域的低时延消息中间件需要同时解决低时延、可靠传输、高可用、可扩展等分布式技术难题。华锐AMI在研发和实现初期就面临着6大技术挑战。一是可靠组播技术,基于RFC3208标准,经过优化和改进,使其可以满足金融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二是应用容错技术,金融应用涉及大量的资金和资产,因此对服务连续性要求较高。中间件平台需要做到秒级故障切换,零数据丢失。三是低时延技术,面向数据中心应用场景,中间件平台设计了针对性的拥塞控制算法,并通过内核旁路以及FPGA技术实现对网络层的加速,为上层应用提供微秒级时延的传输速度。四是分布式一致性,一致性是所有分布式系统必须面临的问题,华锐中间件平台自研高性能的集群内共识协议,为应用集群提供强一致的原子广播通道。五是高性能高并发技术,华锐中间件平台采用高度并行化的程序架构设计,充分挖掘利用处理器多核架构,并针对CPU指令集和微架构进行深度优化,为上层应用提供高性能的业务处理框架。六是系统适配,中间件平台从商业上首先支持了Intel X86架构,之后需要快速支持X86架构和ARM架构。

华锐在过去5年时间内已经将以上挑战逐一落地,填补了国内金融领域低时延消息中间件的空白,华锐还积极在这些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为了模拟最真实场景进行预研与实测验证,2017年4月,华锐建设了当时行业唯一的分布式技术实验室,将最强的技术力量都投入到分布式低时延中间件AMI的自主研发上。

图1 2017年4月华锐分布式技术实验室建成,坐落在深圳市福田区天经大厦厂房6楼和2楼。

每天晚上灯火通明,永远是天安数码城园区最晚关灯的楼层。

从2017年AMI发布第一个版本至今,AMI历经了超过20个版本的迭代和打磨,终于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在一家国家级金融机构组织的测试中,AMI与世界级低时延中间件同台竞技,其高可用、低时延、高并发、可靠性、易用性、监控管理、集成能力等重要指标均实现对国外产品的超越。

功夫不负有心人,锲而不舍的努力使AMI得到了证券行业的高度认同,成功进入证券公司的企业基础架构,融入客户自研体系,在前10大券商中有6家使用AMI开发了分布式低时延关键业务系统。

基于AMI的分布式低时延基础技术,华锐推出了分布式核心交易平台ATP、实时风控平台ARC、高速行情平台AMD等产品。目前,在中国证券行业,已有基于AMI的28套110多个节点的分布式核心交易平台、24套实时风控平台、22套高速行情平台在近40家证券公司生产运行。

如今,华锐技术已经成为中国证券行业下一代分布式基础技术及核心业务系统当仁不让的硬核技术工厂。邹胜感慨,华锐作为分布式低时延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布道者,回顾过去5年的发展历程,非常高兴地看到,由华锐引领的分布式、低时延技术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选择与趋势同行。

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

“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分布式低时延技术的引领者,华锐的使命是提升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自主能力。邹胜认为,未来几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技术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华锐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推动全行业完成核心系统的分布式转型,替换全行业所有集中式主机系统。

华锐在研发方面一直保持高强度投入,短短几年,员工人数已增长到700多人,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过80%,申请了超过80项发明专利。华锐注重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合作,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共同研究分布式低时延关键基础技术,包括高可用低时延中间件、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设施、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技术、操作系统优化等,致力于将国内金融等行业的分布式低时延基础设施能力提高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实现软硬件系统的国产化替代。

2018年,华锐与华为南京研究所联合攻关了第一代低时延网络交换机。当时,华锐还在厂房办公,分布式技术实验室的条件非常简陋,双方排除困难,完成产品测试、优化和定型,推出CloudEngine 8868机型,华锐成功将产品交付到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投入交易网络生产环境中。这是华为第一款低时延网络交换机,也是证券行业第一次将国产网络交换机运用到核心交易网络中,打破了思科的垄断。

图2  2018年的华锐分布式技术实验室内部与华为第一台低时延交换机CloudEngine 8868

双方工程师为了优化定型在这里没日没夜奋战了4个月,最终8868成功交付到国泰君安证券核心交易网

2019年5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制裁华为。5月17日华锐、华为、国泰君安宣布,将启动新一代分布式证券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全国产化项目的研发工作。6月,华锐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华为公司在证券软件行业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鲲鹏生态核心成员。

2020年9月,在华为全连接大会上,华锐和华为联合发布了AMI 3.0,全面支持鲲鹏处理器,基于AMI构建的应用系统可以同时兼容X86和ARM架构服务器。同年,华锐基于AMI构建交易、风控、行情等产品线也都完成了与ARM架构的兼容适配。不仅如此,还实现了对麒麟操作系统、GoldenDB分布式数据库以及华为的自研芯片交换机等软硬件的全面适配和支持。

2021年5月,华锐分别与中科曙光、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金融核心系统的国产化。

邹胜对记者说,华锐为证券行业提供了软硬件全栈的核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在网络设备层、计算设备层、操作系统层、分布式中间件和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层、应用系统层这五个层面全面实现自主可控。

当前,华锐正在和国泰君安证券共同实施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交易系统NGTP,系统采用两地三中心高可用容灾解决方案构建,不仅将支撑国泰君安当前2000万投资者的零售业务,还将满足国泰君安未来5-10年的发展需要,实现对5000万投资者每秒几十万笔业务并发的支持。经过双方两年多的合作研发,系统已经正式投产,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客户切换工作。值得一提的是,NGTP的核心交易网络全部采用了华为设备,这是证券行业第一次在大规模核心交易生产网络中全部采用国产设备。整个核心交易系统还将基于华锐AMI 3.0对X86与ARM架构芯片可同时兼容支持的能力,构造“双芯”交易系统,目前基于鲲鹏处理器和麒麟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的信创交易节点已经试点投产,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水平扩展。

接下来,华锐还将与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方正证券、山西证券等行业机构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信创核心交易系统和信创行情系统。华锐期待着更多的行业机构加入核心系统信创试点建设的队伍中,共建自主创新强国之路。

邹胜表达了他的核心观点——新一代分布式技术正在重构金融核心业务系统。借助分布式低时延技术,国产ICT基础设施已经完全有能力支撑中国证券行业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分布式转型是实现金融核心业务安全可控的最优路径。

百年变局,科技当自强

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做好一款基础软件殊为不易,做好一套核心交易系统同样艰难。华锐选择的领域这么硬核,记者追问到底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才走到今天?邹胜表示没有捷径可走,华锐一直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要求自己、指导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做研发。他还表示最为佩服曾国藩,认为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打法,正是华锐用来攻克核心技术、研发关键复杂系统的适合打法。

邹胜表示,华锐在做“难而正确”的事,创业非常艰苦,没有超强的意志肯定坚持不下来。秉持科技报国的决心,以重构资本市场关键业务平台及自主基础设施为己任,华锐决心再用5年时间推动证券行业完成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替换全行业所有集中式主机系统,用硬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华锐深圳总部会议室中,记者看到“科技报国”“实事求是”两幅标语。“这是华锐奋斗的方向和标尺。”邹胜说,“我们选择的道路非常艰苦,同时也会影响到集中式主机系统相关厂商的既得利益,难免功迟而谤速。但如果用分布式低时延技术帮助证券行业成功替代所有的集中式主机系统,那这些艰苦是值得的!我们才算是真正为行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栏目编辑:韩维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