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救命菜”,城里人叫它“皇帝菜”,长在海边无人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边黄须菜 穷人“救命菜”,城里人叫它“皇帝菜”,长在海边无人识

穷人“救命菜”,城里人叫它“皇帝菜”,长在海边无人识

2023-05-26 09: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穷人“救命菜”,城里人叫它“皇帝菜”,长在海边无人识

一米视觉

|

2021-01-07 17:31:27

0

味道比海水咸,穷人“救命菜”,城里人叫它“皇帝菜”,长在海边无人识

说到美食,相信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海鲜了,不说吃鲍翅参了,就是虾爬子、海蛎子、梭子蟹、虾蛄蛏子……也是食材里面之翘楚,若能隔三差五吃上一顿也是极美的。俗语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生活在海边人来说,海水里的食物再熟悉不过,但有一种生长在海边滩涂盐碱滩上的野菜,滋味鲜美一点不输于海鲜。

它主要生长在滩涂芦苇旁,一蓬蓬,一簇簇,是困难时期穷人拿来充饥的“救命菜”,以前免费随便采摘,如今成了绿色养生蔬菜要花钱才能买到,市面上2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城里人叫它“皇帝菜”,真的有这么好?

野菜自然生长,在农村它们基本没有正式名字,往往根据口感味道或生长环境及方式来命名,比如面条菜、毛妮菜、地梢瓜,这种生长于盐碱地里面的植物,叶子条形呈半圆柱状,稍扁,茎叶脆嫩含有盐分,汁液闻起来有微酸的咸香味,滋味鲜咸。

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像盐巴菜、海蓬菜、碱蓬菜、黄须菜,皇席菜,因为有很好的食用及营养价值,黄须菜叫顺嘴后,就成了“皇帝菜”,这种植物真正名字叫“盐地碱蓬”。

黄须菜(盐地碱蓬)为一年生藜科植物,生长于滨海入海口处的盐碱滩上,植株姿态优雅,有趣的是其茎叶会随着沙土里的盐分、沙土湿润与干旱改变颜色。沙土里面的盐分少黄须菜植株高大呈深绿色,而靠近海岸盐分高沙土湿润,黄须菜植株低矮,叶片则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浅红或紫红颜色,有“翡翠珊瑚”的称呼。

黄须菜长于海滨盐碱含量高的泥沙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等矿物质,同时胡膳食纤维、萝卜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也不容小觑,其中每100克黄须菜含素C78毫克,《本草纲目拾遗》载有黄须菜“咸凉无毒;功用:清热、消积。”适量食用可以补充矿物质维持酸碱平衡,降糖降压,增强免疫力,有防止衰老的作用,不失为天然绿色蔬菜。

在盐碱滩涂上,常见色彩红绿相间的黄须菜生长,不仅是一道美丽风景,同时黄须菜的嫩茎叶又是一道“菜”,在缺粮的年代解决了很多人的温饱,老一辈称它是穷人救命菜。

采摘黄须菜嫩茎叶,用开水焯烫一下,然后放在清水浸泡去掉里面的养分,可以凉拌、拌馅包饺子、蒸包子、烙菜盒子,吃起来味道更鲜亮,让人停不了口。将黄须菜种子榨油,用来炒菜香气四溢,是食用野菜中的佳品。

相比常见野菜来说,黄须菜不仅营养更丰富还有鲜咸“海鲜”风味,以前食物少的时候海边人才采摘黄须菜吃,现在生活好了黄须菜成了稀罕美食,在市场上一斤卖20多块。朋友们吃过这种“海鲜”野菜吗?您家乡还有哪些美味的野菜?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