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专题复习!必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拔是不是绝对高度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专题复习!必看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专题复习!必看

2024-06-02 19: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D.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 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密集。

(3)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

(4)A点海拔H是900<H<1 000米,A、B的相对高度Δh为500<Δh<700米。

(5)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500≤H<6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为200≤Δh<400米。

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200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3)坡的类型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高距相等。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如下图中的甲、乙;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下图中的丙、丁。

河流流向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4.地貌类型的判读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4)高原:海拔高(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海岸线海拔为0米。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