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到底怎么了?还能吃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天酱油质量怎么样 海天酱油到底怎么了?还能吃吗?

海天酱油到底怎么了?还能吃吗?

#海天酱油到底怎么了?还能吃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nightskids

  国庆期间,一则舆情引起了我的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

  国庆那天,我丈母娘问我说“海天酱油还能吃吗?”

  作为阅坑无数的理工男

  我下意识的回答道:没问题啊,吃了那么多年

  丈母娘说:就是因为吃了那么多年才不放心啊,我之前都是一箱一箱往家买的,现在网上人家说海天酱油致癌,不能吃了

  一扭脸,赶紧登陆了丈母娘爱看的DY平台,双方你来我往的好不精彩

  1、事件大概

  9月末,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买的海天酱油。在对比国内外产品的成分差异中发现在日本销售的海天酱油除了水、大豆、小麦以及食盐、砂糖之外,并无其他添加成分;同时在国内的海天酱油还添加了焦糖色、苯甲酸钠、三氯蔗糖等添加剂。

  基于上述事实,网友们愤怒于海天味业对国内外消费者的“双标”,同时有人指出苯甲酸钠为防腐剂,这进一步引发无数网友对酱油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然后,“吹哨人”这个词又一次响彻网络

  后面,海天选择硬杠到底,且相关行业协会也发声支持海天酱油

  截止目前,作为行业主管的行政部门并未发声

  包括涉及到的产品生产所在地的部门也未启动相应的调查抽检程序

  以下是我个人的思考,声明本人非相关利益关联方,丈母娘那么多年买的老抽都是自费买的

  2、让我们先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风波中的是一款名称为老抽王的产品

  在日本作为对比的那一款我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具体信息

  有心的朋友可以把具体产品的名称、生产商信息以及采用的食品安全标准一起看一看

  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来看

  所谓双标,一定是同样的产品因用途的不同,终端消费者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标准

  回到事件本身,这肯定是不存在的

  我们从外包装的标识来看,这款在日本销售的酱油应该表达为海天酱油生产的用于在日本销售的酱油制品

  基于法律层面,这款酱油应该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体系

  而在国内销售的这一款,应当遵守国内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

  除此以外,根据海天酱油的声明可以看到

  3、那么在国内销售的海天老抽王有问题吗?

  我们要首先弄清楚苯甲酸钠的用途及使用详情

  基于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海天酱油生产了一款不符合现有食品安全标准的酱油预包装制品

  我们倒推老抽王都是符合现行食品安全标准的

  这里面,就需要翻一下GB2760

  全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按图索骥,找到苯甲酸及其钠盐这一部分

  功能写的非常清楚,防腐剂

  再看具体的限量,在酱油制品的含量上限为1.0g/kg

  呐,基于上述情况

  我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一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苯甲酸钠可以在国内的酱油制品中添加,但有严格上限,且海天酱油也按照相关规定在外包装标识清楚了

  二是,以常用的500ml左右来看,单瓶苯甲酸钠的含量最高不超过0.5g,想一下,你家一瓶老抽王能用多久?作为长三角地区浓油赤酱的地区代表,我们家里基本一瓶能用很久,具体多久不清楚,肯定不是以顿来计

  除去上述结论,我们还可以在GB2760里得到如下信息

  并不是只有酱油里有苯甲酸钠,很多食品行业其实都可以添加

  呐,DY的达人们,流量来了啊

  你们可以选择其他食品继续看下去,什么碳酸饮料之类的都可以看看,说不定下一个“吹哨人”就是你哦

  4、你问我的态度?

  几年前,在和朋友讨论“垃圾食品”时

  我们的观点是趋同的,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的吃法

  众口难调,大家之所以这么关心这件事情

  一方面是基于对于海天酱油国民品牌的认可,很多时候真的是一吃就是十几年

  另一方面,这些年大家生活都越过越好,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所以酱油会出现0添加,商家生产商品一定是迎合市场的,所以,即使是添加了苯甲酸钠,这些产品能卖出去就还是说明有需求

  但是,对于这些只凭主观臆测就肆意诋毁他人的人我挺无奈的

  为了一点点流量,就可以恶意揣测他人?

  这不是“大聪明”吗?

  很多年前,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国人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人造鸡蛋”、“塑料紫菜”这些曾经的热点问题

  这与之前的“大头娃娃”能相提并论吗?

  你如果有他们作恶的事实,就请你去调查,拿事实给我们看

  这种猜测、不安和焦虑,我真的受够了

  在真相未被公布之前,我觉得“吹哨人”上面的书名号肯定是不能拿下来的

  毕竟事实未定,目前直接损失的可能就是作为上市公司的海天了

  5、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做一做

  首先,我相信可能有些抽检工作都已经做起来了,因为我看到有些官媒已经在宣传国庆期间的抽检情况了,只不过没有讲抽的是什么,根据既往经验来看,应该是本主跑不了

  其次,我知道海天的法务很牛,态度也很坚决,但是当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难道不应该是敞开大门欢迎监督吗?黑红也是红啊,危机中蕴藏机会啊,起诉这个事情早晚都要做,为什么非要着急现在做?

  第三,自媒体所在平台方要约束好用户言行,这种贩卖焦虑的行为不应当被鼓励,放任也是一种间接故意,更何况是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