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的参照系:根据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浮士德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的参照系:根据什么?

翻译批评的参照系:根据什么?

2023-03-17 08: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参照系或参照物原是物理学用语,引申至一般现象,指描述事物时用于比较的另一个事物,或做判断时作为基准的一个标尺,即这些描述或判断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由于同一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从不同的参照系看来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有先选定参照系,才可能对物体的状态做出描述或判断。事实上,这也是逻辑本身的需要,很难设想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能做出什么令人信服的判断。比如,在分析译本语言相对于原作的“变”与“不变”时(西方译论中与此相关的是对于shifts的研究),如果不说明是相对于什么而言(如:是在哪一级语言层次上的“变”,依据的语言结构分析是基于原语还是基于译语),甚至连分类都无法进行。

物理学对参照系还有一个说明,就是这些参照系和所要描述的物体相比,是相对静止或相对稳定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使用参照系概念时很容易出现的相对主义有所控制了。

翻译批评少不了要描述或者判断,因此也必须有参照,即有所依据。在做具体的比较、分析时,翻译批评需要选择与译本相关的一些横向或纵向因素作为参照,如比较重译、复译本时,要参照前译本、其他译本等等,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这是就操作层面而言,这种参照,或可称作参照物。参照系则是一个比较宏观、比较抽象的概念,一般指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即便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也是意在由“物”中多种因素形成的某个系统。

按常规理解,翻译批评最根本的依据是批评的标准。董秋斯就认为,翻译理论问题不解决,批评就没有一个可资依据的标准,翻译质量就无法提高(罗新璋,1984:540)。我们知道,翻译批评标准不完全等于翻译标准,二者的视角和范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前者可以涵盖后者。翻译标准受多种因素制约,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为译者设定标准提供参照的两个基本要素一般是原作和(主要是由翻译目的所确定的)读者,而翻译批评除了必须考虑译者所要参照的这些因素以外,还要讲道理,这就突出了理论依据的作用。这些理论依据可以是综合多种因素形成的翻译批评标准,也可以是服从于特定的批评目的所采用的各种理论。此外,翻译批评还可能根据需要参照包括译者本身及其所处环境在内的其他因素,体现了翻译批评毕竟不同于翻译活动的多维视角。

这样,就形成了翻译批评的三个主要的参照系。也就是说,翻译批评考察的是译作、译者等等,依据的是什么?是原作,是读者反应,是理论根据。在这三个参照系中,原作和读者经常作为翻译标准的两极出现,而理论依据则是内涵比较丰富的一个概念,也是翻译批评所独有的。根据不同的理论依据,翻译批评甚至可以对另外两个参照系,即作为基本要素的原作和读者,做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解释和体现不同侧重的选择。

在翻译批评中,这三个参照系的资料来源分别是:

1. 原作

批评者的依据主要来自:①本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②对相关背景资料的占有;

2. 读者反应

批评者可以:①以自己作为读者的体验为依据;②采用设计合理、分析客观的调查结果作为支持或补充;③采用其他来源的资料;

3. 理论依据

翻译批评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翻译理论研究,尤其是翻译标准研究。广义翻译批评的理论来源可以大大超出翻译理论的范畴,许多其他领域的理论,如文学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等等,都可以应用于翻译批评,这同样是因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活动的视角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以译作为对象的翻译批评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聚网”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的翻译思想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对翻译理论的论述 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的翻译理论和思想 “增加”、“增大”、“提高”等的科技英语表示法 术语翻译的方法 科技英语中“距离”、“间距”、“间隔”等的表示 衔接与连贯 汉语的意合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意义与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英对照) 外交照会翻译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英对照)I Episode在医学中的翻译 医学英语术语五大特征 《内经》、《脉经》等的翻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