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砺 水旺城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浐灞版图 三年磨砺 水旺城兴

三年磨砺 水旺城兴

#三年磨砺 水旺城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年前,这里长蒿满目,残沙遍地,孤雁如泣。千年前的繁华鼎盛、风流骚雅弹指化为俯首间的萧条零落、低吟哀唱。山水之间,故土怀伤;天地之内,怆然涕下……山似故山,水似故水,诗情不再,芳华难觅。

  三年后,这里碧柳如烟,清流浩浩,渔歌唱晚。虽无当年宫辇频驻,却胜往昔天上人间,重抒千年文章的纵横豪气,再谱万载繁盛的无上荣光。山水含情,玉宇有意;天道酬勤,万象更新……山非故山,水非故水,三年磨砺,水旺城兴!

  9月9日,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一个从无到有,从破到立,从荒到盛,从平凡到辉煌的灿然转折;一个继往开来创新历史的伟大时刻;一个承载着前人梦想和实践今人期望的光辉印记。

  浐灞,一个举世瞩目的传奇。一个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增值城市价值,升华城市精神的创新之举;一个洋溢现代活力、充满激情超越的范式之作;一个风生水起复兴盛世西安的信仰和符号。

  对西安来说,9月9日是一扇门。推开这扇门,迎来了又一个划时代变革,奏响了千年西安更加繁荣辉煌、灿烂美好的恢宏乐章。

  对世界来说,浐灞是一颗火种。点燃了这颗火种,不仅照亮一方热土温暖一方人民,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点燃了生态化河居时代的熊熊火焰!

  跨越

  生不逢时

  熟悉浐灞的人都知道浐灞难。

  难什么?生不逢时。

  上,开发区政策调整,由支持鼓励转为清理整顿;中,土地政策紧缩,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下,金融政策紧缩,资金来源趋紧。浐灞尚处襁褓就已面对令众多成熟开发区掣肘的三大生存危机。

  怎么办?闯!

  浐灞人知道,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只有用敢为天下先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用生态区建设的日新月异来证明,用快乐创业、激情创业、勤俭创业的精神来证明,我们能行!

  ……投资者来了,170个亿的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了,上百亿资金快速到位;项目启动了,欧亚经济论坛、浐灞河综合治理、中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广运潭生态景区等项目纷纷上马,区域骨架迅速确立;环境改善了,4000亩大绿工程构筑浐灞绿色风骨,综合治理万亩水域再造往昔浩浩清流。浐灞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出形象、出效果、出效益,虽谓生不逢时,却谱写出了范式性的浐灞奇迹!

  生逢其时

  了解浐灞的人都羡慕浐灞幸。

  幸什么?生逢其时。

  上有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为浐灞构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中遇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战略目标,为西安的千年复兴创造绝佳良机,为浐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提供了必要土壤。

  下逢城市化进程的高度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投以前所未有的关注,期盼拥有更和谐优质生活环境,为浐灞的跨越发展营造了万众期待的心理需求,系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不仅如此,浐灞抱二水、枕三塬,生态优势独特;北控渭水,东取潼关,南截秦岭,西临长安,堪称西北交通要冲,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在西安城市化进程中,浐灞是一个“异类”,一个在西安密不透风的九宫城市格局中唯一不受限制没有条条框框的“留白”,我们由衷赞叹历任城市规划者们的匠心独具,赞叹他们超前发展的眼光,正是因为有了这块别具特色的留白,浐灞才能在白纸上绘就最美丽的图画。

  浐灞何其幸哉,这片土地期盼了千年,等待了千年,终于迎来了历史的机遇;仿佛一颗沉睡的希望之种,沉寂千年之后,终于破土而出,成就惊世之作!

  继承与跨越

  浐灞是善于继承的。

  启于半坡原始先民,壮于夏商周秦,兴于隋唐盛世。

  昔为西周“王畿”要冲,成穆公天下霸业,驻“霸上”百万雄兵。

  曾是大唐“三辅胜地”,扬扬“灞柳风雪”,依依“折柳离情”。

  今有西安走向国际化的扛鼎之作欧亚经济论坛,又有体现生态人文和谐之美的广运潭生态景区。

  上承华夏千年源脉,下继现代和谐社会文明。

  浐灞是高度跨越的。

  129平方公里区域范围、89平方公里集中治理区是跨越,其手笔之大、期望之殷,在西安城市发展史上是超常规和极度罕见的。“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开发理念是跨越,超越了“从污染到治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的传统认识,颠覆了“生态治理只投入不产出”的传统模式,为渭河城市段综合治理树立了标准范式。

  “规划先行、规划立区”的规划思路是跨越,从参与国际招标的40多家海内外知名规划机构中遴选德国科斯迈、同济大学,为浐灞的国际化高端起步、大手笔科学规划奠定基础。

  全流域治理的河流治理思路是跨越,从雁塔、灞桥、未央等三区分治到统一规划、统筹调度,从河流分段治理到全流域上下同治,在三区与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浐灞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人居和谐”的第三代新城理想是跨越,产业、居住、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城市体系,将西安城市发展推向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为西安加快进入城市价值兑现期增添强劲动力……

  这样的跨越,浐灞还有太多太多;美好的理想,浐灞还有太多太多……但浐灞的目标只有一个,加速城市科学发展,让群众安居乐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聚变

  三年前,有人劝你在浐灞投资置业,你会觉得不可思议;现如今,有人劝你别在浐灞投资置业,你会对他的短视不屑一顾。浐灞,正以其独特的生态、人文价值为城市创造更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超前的跨越发展极速为城市增值、为财富扩容。

  从不毛之地惊变为现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高亢强音,从荒芜之野积淀出历代文化艺术的绝美精粹。凡到过浐灞的人都在感叹,西安变了,变得不像西安;浐灞太美了,美的不像西北。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发生须臾之间,却又不只在须臾之间。

  谋定后动

  成立之初,浐灞该往何处去是摆在建设者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在推动西安城市发展的“两轮”中,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上如日中天;曲江新区已在旅游产业方面先锋在前。浐灞要在强手环伺中谋一席之地,必须在“两轮”格局上大胆创新,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与其他区域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走出浐灞特色的路子来!

  浐灞的开发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注重协调发展;浐灞的发展不可能简单重复其他开发区搭乘国家扶持性政策而快速发展的模式,只能采取市场化模式推动区域的开发;浐灞发展在科学的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城市结构和功能分区一旦确定就严格控制,不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序发展。

  高点起步,按照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业规划的步骤,实施分级推进的规划模式。邀请张曙光专家团队、北京华高莱斯国际顾问公司、王志纲工作室等研究策划机构与管委会一起对浐灞未来15年的功能定位、远景目标、发展模式、开发路径、产业特色等方面做了前瞻性、统筹性的战略研究和规划设计;聘请德国科斯迈与同济大学完成区域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40多项课题研究、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构建起浐灞科学系统的规划体系。

  先通过生态重建实现土地增值,后进行有序出让的资金回报模式。不急于出让土地获得短期经济效益,而是通过水环境治理、道路、管线、绿化等河流综合治理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生态功能,改善区域自然环境,通过实施生态建设使区域土地实现极速增值,然后有计划的、科学的逐步实施出让,谋求土地价值最大化。如今,投资商蜂拥而至、银行蜂拥而至、项目蜂拥而至,浐灞从昔日的荒野一举成为投资焦点,区域地价从15万/亩增值到120多万/亩,这个价格还远远没有到达顶点……

  政府建框架、企业做项目的建设模式。80平方公里集中治理区决定了浐灞需要高强度、大规模的建设投入,但不可能单纯依赖政府,走政府投资的路子,更不可能不分主次、没有重点,求全求大。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搭骨架、建格局、定方向;企业做能够赢利的事,按照区域总体规划做项目、做产业,做内容。

  大招商、招大商,以商招商的招商模式。不是招商引资,而是“选商选资”,精挑细选理念科学、信誉佳、品质好、有实力的大型投资商、城市运营商参与区域开发建设,强强联手,通过各地驻陕商会、各类投资推荐机构传播理念、营销品牌,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平台,打造西安最佳投资洼地。如今,陕西银河集团带着30亿银河基地项目来了,香港香江集团斥资30亿的“浐灞财富半岛”签约了,深圳振业集团50亿生态节能环保示范社区落户了……中新浐灞半岛千套住宅开盘当日销售近空的事实演绎出全国房地产销售的新神话……浐灞已然成为新西安最具增值期望的“兵家必争之地”!

  小政府,大支持系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复杂的办事流程、条条款款,有的只是精简、高效;没有复杂的关系,有的只是欣赏、信任、简单;没有夸夸其谈,有的只是务实创新、脚踏实地。这就是浐灞的团队,最精简的人员、最直接的方法,以各类社会专业资源为后盾、为智力库、为支持系统,快乐创业、激情创业、勤俭创业,以最快乐的心,做最快乐的事。

  道法自然

  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血脉流动,泛扬动静。

  河流是大地的经脉,中国人自古就知道,治河如治病,那就是上下同治,内外同修,道法自然。

  浐灞既以生态为立区之本,如何解决区域生态问题是浐灞成立后的最关键要务。治理见效,方有立足之基,存在之理;治理无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态立区便成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循形顺势,科学治沙。由于质地均匀、颗粒细润,浐灞河沙是公认的最佳建筑用沙,多年来的日挖夜取,不但使河床严重下切,无数深浅不一、大大小小的沙坑更如疥疮般遍布浐灞河周身上下,地质灾害隐患严重。浐灞河管委会成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治沙患。短短数月,40多家非法采沙厂被取缔,西安一时“灞河沙贵”;广运潭生态景区项目上马后,因地制宜,将采沙形成的沙坑进行整形,取坑为湖、取陆做洲,引灞河之水以济之,遂湖中有岛、岛洲相连,洲内有潭、积潭成渊……如今,得宝湖、永丰湖蓄水,昔日烟波浩淼千帆百舸的广运潭不日又将重现眼前。

  人弃我用,变废为宝。处理垃圾问题不能只靠清运,单纯的“请出去”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以现代技术进行防污处理,再聚之成山,覆土其上,广植桃花,使曾经的垃圾场幻化为“桃花岛”,又辟水而入,曰“桃花潭”……不但有效的解决了垃圾问题,更形成桃花潭水深千尺、浐灞风光浐灞情的别样风光。

  师法自然,生态治污。浐灞河上下共有城市排污口30多处,年排生活、工业污水4400多万吨,曾经名噪一时的“玄灞素浐”只能望污悲切。浐灞碧水工程实施,17公里的截污管道将污水导入第三污水处理厂;雁鸣湖千亩湖泊湿地,树立非人工净化治污模式;污水资源化示范工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变污水为资源水,实现治理效益化。

  道法自然,因势利导,浐灞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当地多年的三大环境问题,迅速立稳了脚跟,更在此基础上厚积薄发,酝酿出惊世之变。

  惊世聚变

  看到不久前的沙坑数月内拔地而起成为超五星级酒店和国际会议中心,看到F1摩托艇赛场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完毕通过验收,国际摩联主席尼克鲁感慨的评价浐灞:中国人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不仅尼克鲁没有想到,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浐灞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投资30亿元,相继开工和完成各类工程40多项。

  没想到浐灞在建成道路40多公里的同时,还同步修建雨污水、电力、电讯等各类管线160多公里。

  没想到浐灞迅速打通了二环路、十里铺、灞桥镇、东三环、杏园、新筑等六个区域主出入口,实现了与主城区全面对接。

  没想到一座拥有15000亩蓄水能力、4000亩绿化的生态滨水新城已在西安东部悄然崛起……

  没想到弹指一瞬间,浐灞居然酝酿出如此之多的惊人聚变!

  更何况举世瞩目的欧亚经济论坛即将建成开放,西安的国际化进程因浐灞又迈进了昂扬的一步。

  更何况广运潭生态景区一期已建成开放,灞上烟柳长堤正成为西安人津津乐道的“赛江南”。

  更何况F1摩托艇世锦赛成为亚洲首站,世界顶级体育赛事也能在西部城市举办,西安人在家门口就可领略国际领先的水上先锋运动。

  更何况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申办成功,世界园艺之花将在浐灞快乐盛放,不仅是浐灞三年来的厚积薄发,更是整座城市品质的飞升。

  浐灞还有太多的想法和希望,浐灞还有太多的梦想和可能!

  图腾

  自大规模城市建设浪潮席卷中国以来,50多年发展,中国许多大城市扩张了10倍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西安等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化做出了贡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西安经过了发展以计划经济为前提,构建国家均衡的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完整的国家产业体系的第一代城市阶段,如军工城、电工城、纺织城;又经历了突出产业为主导的园区发展模式,以产业聚集、政策洼地为最主要特征的第二代城市阶段,如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飞跃,西安更需要一个能够承载城市发展新战略使命和梦想的新城,一座注重可持续发展、产业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注重人文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现代新城———第三代新城。

  生态之城

  对生态的尊重,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尊重。

  让我们闭目想象,未来的浐灞:

  水面面积20000亩。

  城市公共绿地1951.1万平方米。

  人均绿地面积35.6平方米。

  绿化率达48.5%%,使西安的人均绿地面积翻一番。

  每天吸收二氧化碳3700吨、产生氧气2600吨、年消纳粉尘4400吨……

  浐灞不仅仅有万亩水面、万亩湿地、万亩绿荫,更有现代中水回用系统、污水效益化治理工程,有“零污染”排放标准……生态,不仅表现在“大水大绿、大疏大密、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上,更体现在有效降低西安城区热岛效应、极大提高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等关系市民生活的实在功用中;以自然为本,循自然之法,守自然之道,不仅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更为了缔造新时代新西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商务之城

  如果说在开发区时代,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之手———世界制造中心,那么在后开发区时代,产业结构呈现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经济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后,中国在世界地位,将逐渐从“手”上升至“脑”。

  浐灞,将倾尽全力打造一座国际化的“首脑之城”!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四大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现代商务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创意文化中心。

  以循环经济理论统领区域产业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为前提,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具有科技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征的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最大限度提升城市能级,集聚城市新兴产业,使经济投资、社会网络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宜居之城

  “白天上班起大早,晚上下班大半夜,路上再用小半天”是多数现代人的生活规律写照。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引发的城市人居与就业矛盾造成很多城市或“安居而不能乐业”,或“乐业而不能安居”。

  浐灞倡导多样性的城市发展理念,创造一个充满高度经济活力、稳定居住社区和健康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城市区域,一个具有造血功能、可自我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宜居之城。

  产业发展的多样性,构建多个产业集聚生态链和城市服务链,使经济投资、社会网络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社区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不同阶层人群的社区,使“居者有其屋”。

  交通体系的多样性,设计步行、公共交通和汽车等多种交通服务。

  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多样性,规划城市、社区、邻里不同尺度的开放空间。

  文化与景观的多样性,创造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街道与建筑景观的美学意象。

  幸福之城

  幸福是什么?

  幸福由心而发,是一种心境。

  居“小桥、流水、人家”是幸福。

  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幸福。

  三五知己泛舟湖上,青梅煮酒天南海北是幸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承欢膝下共享天伦也是幸福。

  幸福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睿智,幸福是横刀立马投鞭断流的豪情!

  幸福由感而生,是一种感觉。

  一位著名作家在笔下描绘道:浐灞之滨,万绿丛中,我将寻求绿水环绕的一个不大的居室住下来,清晨听百鸟啼啭声如天籁,午间看碧水轻吟,水天一色;晚霞中听渔歌互答、落日镕金;夜来推窗望月,如银的月光撒落在静静的水面上,晚归的水鸟轻轻的掠过广运潭,晚归的人儿从绿树覆盖的小路上轻盈地走过……

  幸福由期待而发,是一种梦想。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常说:“我有一个梦想……”

  如今,浐灞也有一个瑰丽的梦想,一个让所有人期待的梦想:

  一期重点建设包括浐河、灞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和以浐灞半岛为核心的45平方公里中心区,从2005年起大约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

  二期重点建设“两塬夹一川”的南区(杜陵塬、白鹿塬夹浐河川道地区约10平方公里),从2008年起到2015年基本建成。

  三期重点建设绕城高速以北的北区和浐灞河沿河经济带。

  通过流域综合治理、生态重建和开发建设,逐步在生态区范围内建成若干城市组团。预计到2020年,人口达到55万人,基本建成集生态、会展、商务、休闲、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区,使浐灞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宜居宜创业”的西安第三代新城!

  水,曾经决定了世界文明的版图:古埃及-尼罗河、古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恒河、中国-黄河。四大古国,莫不如此。作为人类文明聚集之地,多少城市又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如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

  水,又曾经多少次成了民族和国家之痛。英国拟用25年时间,花费25亿英镑治理泰晤士河;美国用80年耗6亿美元使芝加哥河恢复原貌,并将继续投资22亿美元使之达到游览水平。

  巍巍西安,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浐灞,承载着西安千年复兴的伟大梦想!

  浩浩浐灞,为水而生,循水之梦;

  浐灞,是西安未来发展方向的图腾!

  浐灞,三年磨砺,水旺城兴!王柏涵记者赵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