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浅谈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2023-09-14 2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而小学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也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困难。而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有的小学生会产生主动放弃的想法,这也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数学本身的奥妙所在,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阐述趣味性教学的内涵,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趣味性教学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就目前来看,在不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托传统化教学,这种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得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有效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因此,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且能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趣味性教学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一、趣味性教学概述

趣味性教学,顾名思义,主要是教师通过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内容让学生感受知识本身的趣味性以及课堂的趣味性,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也能更好地去体会数学本身的奥妙所在。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定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那些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会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结合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数学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学生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消极状态,并产生更大的探究欲望与学习信心。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趣味与导入融合,在教学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而想要保证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教师就要做好课堂导入的设计工作。从实际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课堂导入中,尤其是那些占用时间不长且趣味性比较强的活动,如竞赛小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减少学生面对陌生知识时的恐惧感。此外,在趣味性课堂导入当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元素进行导入,一方面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证明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可探究性。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的特点。当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初步掌握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标准。

2. 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大多是以形象认知周围事物。教师如果想要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展开形象化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消除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困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其主要特点就是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更为形象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视频、图像、音乐等信息传播途径,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氛围。比如说在教学厘米、分米、米的过程中,不少小学生会对这些长度单位缺乏观念,在解答应用题或是计算题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长度单位标记错误而导致错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直观的角度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大象、老虎、猴子、兔子的高度通过厘米、分米、米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将三者呈现在同一张图片上,让学生彻底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差距。这样直观的展现,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从直观且形象的角度感受知识内涵。

展开全文

3.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

教师在小学数学中,应避免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惯于强调灌输性,这会让学生感到非常苦恼。我们应当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方法的选择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那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时,如简单的加减乘除法,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情境,模仿生活中的买卖,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认识水平,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趣味比赛引入课堂中,比如计算比赛、乘法口诀记忆比赛等。而且比赛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增加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在激烈的竞争中,课堂也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将一些趣味数学故事改编为小游戏,在进行游戏设置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班容量,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体验数学游戏过程,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魅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以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教学的“趣味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更多地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1 ]魏红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 ]. 学周刊,2020 (11 ):111-112.

[2 ]严建.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实践探究[J ]. 教育教学论坛,2020 (11 ):330-331.

[3 ]李汉成.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 (4 ):78.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黄渚学校,甘肃 陇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