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沙漠里实现了“果蔬自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沙漠可以种菜吗 起猛了?沙漠里实现了“果蔬自由”!?

起猛了?沙漠里实现了“果蔬自由”!?

2024-06-18 19: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

第一届国际沙漠与旱地有机农业大会

在巴彦淖尔市开幕

来自国内外有机农业领域的8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各国在沙漠与旱地有机农业领域的现状和挑战,分享有机农业在防治和转化荒漠化中的成果与经验。

提到沙漠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看不到尽头的茫茫黄沙

干旱缺水寸草不生

光秃秃的没有生命的迹象

怎么还能发展农业?

但要说

沙漠里真的能种粮食、水果

产量还挺高,你相信吗

漫漫黄沙,一直被视为人类禁区

但是中国人种菜的基因

什么也阻挡不了

真正做到了征服海陆空

有条件,自然要种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种

在内蒙古大漠里

真的“长”出了绿色农田

▲库布其大漠中“长”出的绿色农田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

沙漠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这里绿油油的农田被沙山环绕

▲沙漠土壤化项目葵花

2022年,杭锦旗人民政府引进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科研团队与当地合作共建的首期2500亩“环保沙改生态圈”项目。2022年6月,完成沙漠改土工程,并开始播种,主要种植了葵花、土豆、苜蓿、大豆、花生、高粱等农作物。

如今13000亩的沙地上充满了生机,一串串翠绿修长的辣椒挂满枝头,一人高的玉米吐缨秀穗,争相绽放的向日葵似黄色海浪般涌动……各类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阿拉善高新区巴彦木仁苏木乌兰素海嘎查沙漠葡萄

这里是阿拉善高新区的沙漠葡萄

如今是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这里并不是一开始就适合葡萄生长,而是通过改造土壤,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并通过生草栽培技术,使温室内保持适宜葡萄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因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之中,空气干燥洁净,几乎没有病虫害,葡萄的整个生长周期不使用化学农药,仅仅采用一些灭蚊灯、防鸟网等物理方式进行防控。

▲阿拉善的致良田农场

这是新农人马彦伟创办的生态农场

地处贺兰山与腾格里沙漠中间

距离腾格里沙漠只有5公里

2004年,在读研究生马彦伟以环保组织志愿者身份,第一次来到阿拉善。此后几年间,他以瓜治沙,每年春耕时,找粪备粪,年复一年,用牧区的牛羊粪把一片片沙土地养成可耕的有机田。

今年8月,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里的蜜瓜开启第六个收获季——在这里,一颗颗温软甜蜜的蜜瓜终于长成,一个个圆圆滚滚地等待着采摘。

▲沙漠蜜瓜

他以一藤一瓜方式种植蜜瓜,用滴灌代替打水漫灌,每亩可产600多颗,节水达300立方米。每种一颗蜜瓜,就能帮助改善 1 平方米的荒漠化土地。

荒漠与有机农业

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AOM)的研究已经表明:在荒漠化地区的耕地上开展有机农业,可以起到减少土地盐碱化、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地下水消耗的作用,从而缓解荒漠化问题。

▲乌兰布和沙漠中的有机贝贝南瓜

2023年5月,圣牧草业在沙漠中

种下了1000亩南瓜

经过近4个月的自然生长

南瓜已到了成熟的季节

▲沙漠有机贝贝南瓜种植基地

沙漠属性耕地的昼夜温差造就了贝贝南瓜的高糖度,高淀粉含量;旱地生长使得贝贝南瓜更耐储存,不易腐烂。沙糯香甜,细而不腻,皮薄肉厚,饱满圆润。这,就是来自乌兰布和沙漠的王爷地贝贝南瓜。

在盒马,这颗小小的南瓜,有一个朴素又极具标签的名字“沙漠有机贝贝南瓜”。经过测算,每一株贝贝南瓜在成长过程中,都可牢牢抓住将近4平米的土壤,能够保证水土不流失,而消费者每吃一颗有机贝贝南瓜,就能帮助乌兰布和沙漠锁住0.25平米的土壤。

乌兰布和沙漠

地处北纬40度到47度的黄金奶源带上

年均3000小时以上的日照

和几十公里的沙丘

共同组成了隔绝污染

和病菌的天然隔离带

让这里成为了养殖奶牛

和生产有机奶的理想场所

▲中国圣牧牧草种植基地俯瞰图

有机奶也被称为生态奶,对原奶生产、加工等环节有严格要求。为了做到100%全程有机,圣牧做了三件事: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有机加工,形成封闭循环的有机生态圈,沙漠内自给,沙漠内循环。

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总裁张家旺说:“我们自2009年起,在乌兰布和沙漠累计种下9700万棵沙生树木,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现有15000公顷的有机牧草种植基地和20座有机牧场,养殖有机奶牛10万头,实现年产60万吨原奶,真正持续地在乌兰布和打造出国际领先的沙漠有机产业。”

因地制宜

既能治沙又能吃的沙漠之花

赤峰市敖汉旗

有“中国沙棘之都”的美称

是全国沙棘营造标准化示范区

沙棘繁殖速度快且耐旱、耐盐碱、耐极端气温,能在-50℃~60℃、年降水在200~300mm的沙漠地区和含盐1.5%的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存活。据调查,平均每株沙棘在种植后,第二年会有10多株根蘖幼树萌发,4~5年后地面郁闭成林,地下根幅可达10m。因此,人们形象地把沙棘比作“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

敖汉旗地处中温带,敖汉地形地势通风、透光、排水良好,适宜优质沙棘栽培及生长,有利于“敖汉沙棘”灌浆和成熟。所以“敖汉沙棘”营养丰富且均衡,富含维生素C、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如今,敖汉沙漠之花沙棘果汁已经成为赤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立秋一过

内蒙古鄂尔多斯沙地马铃薯

也正迎来丰收的季节

可以看到

内蒙古正在全力打造

沙漠里的农业奇迹

实现万亩沙漠变绿洲

我们并不是要将

所有沙漠都变成良田

而努力让沙漠也能结出灿烂的花果

这将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愿景

编辑/薛花

责任编辑/佩宣 包蕊

审核/张瑾 云航

监制/弓春伟 王玉甫

总监制/贾杰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杭锦发布、巴彦淖尔日报、三联生活周刊、赤峰市农牧局、乌审旗发布等

原标题:《起猛了?沙漠里实现了“果蔬自由”!?》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