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才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以创新思维推动乡村文旅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沉浸式体验项目思维导图 吴志才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以创新思维推动乡村文旅发展

吴志才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以创新思维推动乡村文旅发展

2024-06-08 0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其中与文旅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提升”中,包括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两个部分。文件从关键切口入手,针对乡村文旅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包括村民和村集体参与文旅发展的模式单一导致带动作用有限、“网红乡村”大流量小留量、一二三产融合中较轻视二产发展、乡村特色资源未能充分挖掘和打造、同质化竞争等,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与指引,蕴含着乡村文旅发展新思维。要久久为功、时刻复盘,创新思维推动乡村文旅发展,从而探索走出一条乡村文旅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清远古龙峡景区。

坚持农本思维,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文件重点提出“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多次强调“小农户”。对于乡村文旅发展,必须明确好“为谁发展”和“谁来发展”关键问题,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依靠农民而发展。一方面,在乡村文旅项目规划建设中,通过多种方式邀请农民全过程参与,为项目建设出主意、提意见,让产品有乡情、更富农味。另一方面,要让村集体、农民从乡村文旅发展中的“打工者”转变为“合伙人”,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企业+村民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模式,在工资性收入的基础上增加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坚持共生思维,让文化焕发新活力。乡村是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丰厚的文化内容,必须深度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成为乡村文旅的灵魂,才能使得乡村“短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首先是推动文化与公共共生,在乡村公共建筑建设与人居环境改造、乡村风貌提升中强化文化元素和符号,完善文化设施配套和文化氛围营造,从而构筑形成传统视觉美学和宜居空间。其次是推动文化与生活共生,持续加强跨界打造与深化文商旅融合,加快开发沉浸式生活体验项目,推动传统文化与年轻潮流、“老字号”与“新网红”互动融合,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与生活呈现。最后是推动文化与产业共生,重点实施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在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文化制造等领域构建产业新优势,以及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

坚持集群思维,让产业集聚新动能。推动乡村文旅集群化发展,是整合乡村特色资源、集聚产业优势的有效路径,能够有效地实现文旅产品服务开发差异互补和分工合作。一是空间层面,重点围绕县域内一定集聚区不同乡村的文旅资源核心属性及旅游功能进行差异性的规划引导,明确各自特色定位、主题形象等。二是在产业层面,挖掘与整合乡村资源优势,深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注重推进农业工业化建设,构建全产业链闭环,集中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引爆点,为农业经济带来“乘数效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治理层面,着眼可持续发展,构建多方协同发力的乡村文旅集群发展治理机制,如整合政企民等力量推动集群内乡村民宿规范化发展。

坚持数字思维,让科技赋能内生力。文件重点提出“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动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文旅发展,大有可为。一方面,发展基于5G、超高清、AR、VR、AI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乡村文旅消费内容,培育沉浸式体验、智慧旅游、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模式,推出更多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另一方面,瞄准乡村文旅与治理过程中的痛点,打造有针对性的数字治理方案,培养带动一批数字政务意识的村级带头人,注重对农民的数字化技能培训与宣传,包括社群营销、电商培训等。

作者吴志才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首批专家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