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用法用量和使用禁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沃柑橘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用法用量和使用禁忌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用法用量和使用禁忌

2024-06-16 08: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a.黄芪15g、大枣10g,加工制成冲剂2小包,成人每次1包,日服2次。观察160例,可有效的防止感冒发生,明显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4):13〕

b.黄芪100g,加水3000ml,煎至1000ml,过滤去渣,加防腐剂苯甲酸钠10g,静置24小时,用空针筒吸取上层澄清液,注入消毒玻璃眼药瓶内备用。每日早中晚各滴鼻1次,每侧鼻孔滴3~4滴,然后轻捏鼻子数下。观察123人,发生感冒者8人次,两个月发病率为6.5%,发病的8人次病程平均3~4天,不发烧,症状轻。对照组124人,两个月内发生感冒者43人次,发病率为34.6%,平均病程为5~6天,有4人发低烧。〔《江苏中医杂志》1983;(5):51〕

2、治疗慢性气管炎:黄芪24g、旋覆花10g、百部10g、地龙6g,制成浸膏片,每次2片,日服3次,连服30日。治疗254例,临床控制发作90例,显效86例,好转73例,无效5例。〔《新中医》1982;(2):22〕

3、治疗肺结核盗汗:黄芪、生牡蛎、浮小麦各30g,生熟地各15g,当归、炒黄芩、炒黄柏、麻黄根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61例,盗汗消失140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新医药学杂志》1979;(5):32〕

4、治疗肺心病:黄芪30g、附子9g、白术12g,水煎服,可随证加减。治疗7例,一般服药2至3剂,症状可明显好转,服3~7剂治愈者6例,服10剂治愈者1例。〔《黑龙江中医药》1982;(1):39〕

5、治疗早搏:黄芪30g,苦参、柏子仁各15g,当归9g,水煎服。治疗30例(室性早搏19例,房性早搏7例,多源性早搏4例),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多数患者服药3~7天即见效果。〔《中草药》1981;(3):23〕

6、治疗脑血栓形成:黄芪30g、丹参30g、红花10g、川芎10g、地龙15g、川牛膝15g、桂枝6g、山楂30g,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通络舒络注射液(由黄芪、丹参、川芎、赤芍四药组成)静脉滴注,每日250ml。用上述二方共治疗110例,治愈52例,显效36例。〔《辽宁中医杂志》1983;(11):19〕

7、治疗颅内血肿:

a.生黄芪120g、当归9g、赤芍9g、红花9g、地鳖虫9g、川芎9g、丹参40g,水煎服。每日1剂。其中丹参可改为注射液,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1):30〕

b.黄芪60~120g,当归、生苡仁、郁金各15g,石决明、丹参各30g,天麻、制大黄各10g,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10例,全部患者于服药2~3天精神状况好转,1周后视乳头水肿消退,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消失,20~25天后,CT复查显示血肿全部吸收。〔《浙江中医杂志》1987;(12):536〕

8、治疗萎缩性胃炎:黄芪30~60g,莪术10~15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萎缩性胃炎,可使器质性病变之病理性变化获得逆转。〔《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1):38〕

9、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黄芪800g,儿茶、白芨、海螵蛸各500g,五倍子、川楝子、木香、砂仁各250g,研为细末,每次10~15g,日服3次。治疗51例,临床治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吉林中医药》1983;(1):18〕

10、治疗乙型肝炎:黄芪150g,虎杖、白术各94g,黄芩、土茯苓各68g,紫草37.5g,浓煎成500ml,每日服3次,每次25ml。治疗HBsAg持续阳性者114例,用药2~3个月后,42例转阴,38例滴度下降,总有效率为70.17%。〔《辽宁中医杂志》1983;(3):25〕

11、治疗慢性肾炎:生黄芪30g,白蒺藜30g,车前子30g,蝉蜕10g,白术10g,茯苓10g,泽兰10g,菟丝子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慢性肾炎长期尿蛋白不消者,疗效确切。〔《新医学》1983;(5):240〕

12、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a.川生黄芪30g,苏条参15g,小红枣20个,水煎服。治疗他巴唑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14例,疗效良好。〔《云南中医杂志》1980;1(2):28〕

b.黄芪18g,白术、当归、赤芍、熟地、巴戟、仙灵脾各9g,鸡血藤30g,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一疗程。治疗57例,有效50例,一般用药1~2疗程收效。〔《福建中医药》1984;(4):57〕

13、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黄芪、血余炭各30g,当归10g,生甘草、仙鹤草各15g,随证加减。治疗24例,临床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5例。〔《中医杂志》1984;(5):36〕

14、治疗尿潴留:生黄芪200g,宣木瓜30g,葱白10茎,水煎至1500ml,熏洗会阴15分钟,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用2次可排尿。治疗10例均获效。〔《江西中医药》1983;(5):64〕

15、治疗关节炎:黄芪30g、牛膝、石斛、银花各20g,远志15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急、慢性关节炎及术后关节积液25例,除1例大骨节病因多发关节积液再次治愈,另1例化脓性关节炎配合抗生素及穿刺治疗外,其余均用本方治愈。一般服药3~11剂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河南中医》1984;(1):27〕

16、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黄芪30~90g,水煎服,每日1剂。部分病例配以中、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17例,显效6例,有效11例。〔《临床医学杂志》1985;(2):24〕

17、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生黄芪100g、滑石30g,水煎两次,其药液和匀,另取琥珀3g,研粉兑入,空腹分服。治疗52例,症状消失,小便能畅,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正常者38例;症状好转,小便欠畅,直肠指检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缩小者13例,无效1例。〔《新中医》1987;(10):84〕

18、治疗外科溃疡:黄芪250g、当归25g、蒲公英30g,水煎服,日1剂。治疗应用各种抗生素无效的虚性疮疡56例,痊愈27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2例。〔《吉林中医药》1987;(6):23〕

19、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黄芪,1岁以上5g,1岁以下3g,水煎服,每日1次;干扰素,20000U/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25例,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愈时间最短12小时,最长96小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9):564〕

20、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黄芪30g,制附片10g(先煎),白术、甘草各10g,苡仁20g,土茯苓3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24例,治愈16例,好转8例。〔《中医杂志》1983;(11):44〕

21、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生黄芪、丹参各30g,川芎9g,水煎50分钟,取汁500ml,每日早晚饭后分服。治疗40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平均16天。〔《山东医药》1981;(5):3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