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上百种汽车故障,拿下“技能首奖”,工友叫他“汽修小百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汽修技师证有用吗 模拟上百种汽车故障,拿下“技能首奖”,工友叫他“汽修小百科”

模拟上百种汽车故障,拿下“技能首奖”,工友叫他“汽修小百科”

2023-05-07 18: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工匠名片:杨斌,男,1984年出生。四川华星锦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成都市技术能手、奔驰技术服务大师、2022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一类赛)第一名。

工匠语录:工匠祖规矩定方圆,百世功准绳定曲直。                                    

近些年,成都市扎实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特别是人才强市、制造强市的建设,着力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评选“成都工匠”、工匠学院建设、礼遇“成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五大环节,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构建形成串环成链、共振融合的工匠人才全链条工作体系。

这让四川华星锦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杨斌感觉十分幸福,18年过去了,从一名汽车机电维修的初学者成长为公司的首席诊断技师,并荣获“成都工匠”,他十分感慨,“特别感谢成都这座城市和企业给了我如此宽松的环境,鼓励我们学习,容许我们试错,就像一座灯塔一样,让我们在埋头干活的同时,也能抬头看看路,让我这个‘平凡’人有一天也能成为大家眼中的‘学习榜样’。”

苦练汽车“诊断”本领

专治“疑难杂症”

1984年,杨斌出生在成都温江的一个村庄。高中毕业后,他本想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一辈子务农的父母却悄悄从亲戚朋友那借来了学费,将他送入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从此,他便与汽车维修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杨斌进入企业实习,第一次看到了工友们和各路高手在技能竞赛的赛场上挥洒汗水、展现自我,看到获奖选手站在领奖台上收获荣誉,享受掌声,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技能竞赛这个舞台提升自己、赢得荣誉。

2008年,杨斌第一次参加了企业的技能比赛,300分的总分,仅仅得到了20分。“这个经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与高手们的差距,也将我的自信打击得荡然无存。”杨斌回忆道。不过,身边的父母和师傅鼓励他,不要因为一次比赛就气馁,想练出“真本事”,就要下“笨功夫”。

于是,一有时间他就去各种书店借阅车辆维修相关的资料书籍,一歇下来就守着师傅询问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车间里哪台车有了“疑难杂症”,总会在旁边看见他的身影。“师傅当时还把师爷送给他的对联‘工匠祖规矩定方圆,百世功准绳定曲直’送给了我,这句话至今都是我的座右铭。”杨斌说。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就这样,他把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用于学习和复盘上,不断补充日益更新的车辆知识,琢磨每一个工作流程和细节,上手练习每一个标准动作,技能水平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工作中遇到车辆的各种疑难杂症,他都能快速解决了。

反复模拟故障

争分夺秒拿下“技能首奖”

杨斌坦言,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技能比赛的锤炼和磨砺。2014年的某汽车品牌全国技能大赛中,有一个项目需要在75分钟内发现并修复车辆上三个不同难度级别的故障,这相当于医生要在短时间内诊断出病人的三个病因并完成治疗,杨斌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怎么办?无法完成这个项目,比赛不可能争先。一天,同事一句无心的话点醒了他:“除非能够事先掌握所有可能的故障点,不然这么短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是啊!如果提前将可能出现的故障全部模拟出来,那应该就能在75分钟内完成修复吧!对!说干就干,在工友的协助下,杨斌开始梳理车辆上的每一条线路和每一个信号,把能想到的每一个故障都进行模拟。“店内的工作车被我拆了装、装了拆,已经不记得多少遍,各种维修资料、参考案例被翻来覆去地研究,也不知道有多少回,经常不知不觉就工作到了凌晨。”杨斌说。

通过3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上百种故障的逐一模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修复手段,成为了国内率先完成这一比赛项目的团队。

2022年,杨斌被推荐参加了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赛前,他反复琢磨每个细节,每一个螺栓的尺寸甚至螺纹圈数都进行了记录,每一个工具部件的测量方法、摆放位置都进行了规划,每一个动作练到形成肌肉记忆。

“比赛时,我遇到了一个难点,需要依靠一把长20厘米的一字螺丝刀的微弱磁性,从宽度不到1厘米的狭小空间,往里安装大小仅仅0.5厘米的气门锁片。”杨斌回忆道,前两次安装都失败了,随着比赛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手开始不听使唤地抖动起来……这时,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要稳住!多年来的练习也终于发挥了作用,他俯下身将胳膊肘抵在工作台上,用下巴靠住手背,让手与身体形成三角支撑,调整好工具和零件的角度,5毫米,3毫米,1毫米……终于,锁片稳稳地放在了气门杆与弹簧之间。成功了!他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汽修“小百科”传帮带

“不能再让老外看不起我们”

公司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辆汽车前,一群工人簇拥着一位师傅,仔细聆听他讲解汽修知识,他就是杨斌。“技术这个东西保留是没有用的,要给别人解决实际困难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杨斌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他从学徒成为了保养技师、诊断技师、首席诊断技师,一批批年轻的工友也进入了汽车维修这个行业,为了不让同一个故障难倒第二位工友,杨斌又扮演起师带徒的角色,为他们讲解和指导汽车维修技能。

“记得当年刚到公司的时候,由于技术人员都是外国人,我们不允许进入技术办公室,只能在垃圾桶里面翻找技术资料来学习。”发现好的案例和知识点杨斌会一点一滴记在笔记本上,这些年,他特地将多年来的学习资料整理后,每天分享给年轻的同事,“目的只有一个,不能再让老外看不起我们。”杨斌坚定地说。

为了这个目的,杨斌不但毫无保留地把多年来掌握、练就的维修技巧传授给大家,从2016年开始,他带领200多位工友共编写了4000多例典型的维修案例,参与了国内首个企业TQA技术分享问答平台的搭建。截至目前,平台已形成经验分享3.1万个,发起提问4.5万个,回答51万条,浏览量达500万以上。杨斌也被工友们戏称为平台的“汽修小百科”。

近年来,成都市对接“成都工匠”在公共交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推动出台《成都市礼遇“成都工匠”十条政策措施》,让杨斌感到十分温暖,“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政府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平台,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让我特别特别感恩。”

“当初的心怀梦想,日常的持之以恒,让我相信,只要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都将在成都这座城市的建设中闪耀出自己的光芒!”杨斌说,下一步会继续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通过思想与技能双管齐下的手段,用工匠精神助力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成都市总工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