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媒体]汶川地震为何震感波及武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汶川地震对成都的影响 [其他媒体]汶川地震为何震感波及武汉?

[其他媒体]汶川地震为何震感波及武汉?

2024-06-17 1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专家解读汶川地震发生原因,为何地震短期预测难

  12日下午发生的里氏7.8 级强烈地震,其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距武汉市约有1040千米,为什么武汉会有震感?汶川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很难在短期内准确预测地震信息?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教授徐世球。

  地震·原因 “汶川县地处易震区”

  “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与该地区地质结构不太稳定有很大的关系。”徐世球解释说,“该地区的地层结构中,有非常多的岩石断裂层,且这些断裂层比较深。而根据地壳运动的原理,只要有岩石破裂、错动,就容易将地壳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震。”

  对于汶川地震发生的原理,徐世球用了一个浅显的比喻:“大家熟悉的自行车车胎,如果不停地充气,当快超过车胎的极限时,还在不停充的气体就必然要找一个地方爆发出来。那会在什么地方先爆发呢?当然是车胎最薄弱的地方先破。”

  地震·性质 “浅源地震,破坏力最大”

  徐世球说,“汶川地区发生的这种地震称之为构造性地震,占世界上地震的90%左右。我国地壳都在一个板块以内,90%以上的地震又属于浅源地震,即离地表深度不超过70 公里,但往往这种浅源地震的破坏力最大。而在两大板块的结合处,则容易发生中源及深源地震。

  像此次汶川地震应属于浅源地震,震级大、震源浅,所以全国多个地方均有震感。”

  地震·预测 “好比拉发丝,不知何时会断”

  在地震突然发生时,为何事先很难预测呢?徐世球说,要准确预测短时期内的地震信息,目前在全世界都是还没有完全攻克的难题。

  徐世球解释说,在地质力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应力。地应力活动会产生或影响地质构造,剧烈的地应力活动会引起地震。“目前,人类对于地应力已经有了突破性的研究,已经可以预测地应力的发展趋势。”徐世球说,“特别是对地质结构断裂层比较多的地震多发地带,往往是要密切关注其地应力的变化,但这种预测往往是中长期的预测,却很难做到短期内的准确预判。”

  “比如说,假设某地地表断裂处的岩石能承受的地应力是100 个单位,而目前监测到的地应力已经达到80,且一直呈上升趋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就有可能根据地壳运动的原理对该处可能会发生的地震信息做出中长期预判,因为该处的地应力只要接近或超过100,就可能地震。但这种预判,最难的一点是不清楚该处的地应力何时会涨到100,而且往往是地应力还没达到100 时,地震就发生了。

  就好比用两只手拉扯一根头发丝,明知道用力拉头发丝会断,但谁也说不清楚会在何时断。”(记者 何辉)

  ◇地震·前兆?   数万只蟾蜍跳上岸   本报综合消息 5月10日,江苏省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了黑压压的数万只小蟾蜍,场面蔚为壮观。当时有专家解释说,这种奇异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近期河水缺氧,大量小蟾蜍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只得集体迁移。

  此外,《华西都市报》10日报道,四川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日前出现了大规模的蟾蜍迁徙:数十万只大小蟾蜍浩浩荡荡地在一制药厂附近的公路上行走,很多被过往车辆压死,被行人踩死。当地林业部门对此解释说,这是蟾蜍正常的迁徙,说明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专家:“地震云”可能是巧合

  本报讯(记者 何辉 喻晓璐)四川汶川发生7.8 级地震后,有网友曾发帖指出,事发前三天曾在天空发现怪异的云彩现象,并称之为可以预测地震的“地震云”。

  昨日记者采访武汉的地质和气象专家,他们均不认同“地震云”的说法。

  湖北省气象局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气象专家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教授徐世球均认为,地震是地球内部的岩浆运动,属于地质运动。而云彩属大气运动,是天气现象。目前,并不能科学地解释,地震与云彩之间有什么必要的联系,“要有的话也可能是一种巧合。”

  徐世球说,“ 不过,在地震发生前的确会有一些预兆。比如说水井或较清澈的水突然变得浑浊,再比如动物会发生一些反常现象,如鸡、鸭、牛、羊等死活不愿意进圈或进栏,蛇、蟑螂等动物会大量出现等。”

  ◇地震·震级   震级高一级,能量增30多倍

  据新华社电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 多倍。也就是说,一个8 级地震相当于发生了30 多个7 级地震,约1000 个6 级地震。以下是根据震级划分的地震名称:

  超微震:小于1 级

  微震:大于等于1 级,小于3 级

  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 级,小于4.5 级

  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

  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

  大地震:大于等于7 级

  巨大地震:8 级以及8 级以上

  ◇地震·自救

  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身处楼房,千万不要跳楼

  因为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而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时躲避。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历史经验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2.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

  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应养成习惯,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关闭火源。

  3.不要慌乱地跑到室外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时会因为地震的摇动而使房门歪斜而打不开。请打开门以确保出口。

  5.在室外时应保护头部,躲开危险的物体!

  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围墙倒塌,窗户玻璃或招牌等落下。应到安全的建筑物中或附近较大的场所避难。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地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汽车靠左停车,在管制区域内禁止行车

  请根据汽车收音机的信息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

  9.请徒步避难,携带品控制在最小程度!

  使用汽车会引起堵塞,妨碍灭火、救援、救护活动。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本报记者张鲲翼 何辉整理)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