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观变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在推动力》汪丽梅著【摘要 书评 在线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汪丽梅华中师范大学 《知识观变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在推动力》汪丽梅著【摘要 书评 在线阅读】

《知识观变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在推动力》汪丽梅著【摘要 书评 在线阅读】

2023-05-25 15: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商品介绍作者:汪丽梅著:汪丽梅译装帧:简装定价:35.0ISBN:9787562280897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开本:16开语种:中文版次:1出版时间:2018-03-01页数:217外部编号:1202088740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章 知识观变革与教学方法演变之关系 节 知识观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一、知识与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 二、知识观转变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新知识观的发展 第二节 知识观变革推动教学方法的演变 一、西方教学方法的演变 二、我国教学方法的演变 三、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 教学方法改革的“唯技术”误区 节 教学方法改革误区及其主要表现 一、教学方法改革走入“唯技术”误区的表现 二、教学方法改革走入“唯技术”误区的实质问题 第二节 教学方法改革误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技术主义取向 二、缺乏知识观的内在支持 第三章 知识价值观与教学方法改革取向 节 教学方法改革的知识价值选择 一、个体层面的知识价值 二、知识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不同知识导向 第二节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生成性取向 一、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知识背景 二、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知识价值重建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生成性取向 第三节 教学方法改革目标的设计 一、教学方法改革目标设计的几个矢量 二、W小学“反思学习”目标的设计 三、对反思学习目标设计的简要评析 第四章 知识获得观与学生学习方法 节 对知识获得的阐释 一、知识获得观 二、知识获得的内涵 三、知识获得的条件 第二节 知识获得标准与教学方法 一、知识获得的“掌握”标准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二、知识获得的“意义”标准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第三节 基于知识获得方法的学法特性 一、知识获得方法的“情境依存” 二、置于知识情境中的学法 第五章 知识传递观与教导方法 节 知识传递观 一、知识传递的认识 二、知识传递的功能 三、知识传递对教导方法的促进及限定 第二节 基于知识传递观的教导方法 一、课堂教学知识传递的本质探讨:“知识中心”和“文化交往” 二、基于“文化交往”知识传递观的教导方法 第六章 教学方法改革主体的知识观变革 节 教师的生成性知识观的变革趋向 一、教师培养生成性知识观的必要性 二、教师培养生成性知识观的可能条件 三、教师培养生成性知识观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基于生成性知识观的教师角色与行为 一、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知识生产者转变 二、教师的反思性实践 三、实现教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汪丽梅,女,云南保山人,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4―2015年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习一年。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先后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研究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独立主持湖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与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参编书籍四部,在《教育研究与实验》《优选教育展望》《教师教育论坛》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图书简介

汪丽梅著的《知识观变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在推动力》立足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针对过往和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出现的“唯技术”问题,强调教学方法价值层面变革的重要导向性。通过对知识观变革与教学方法演变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揭示知识观变革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推动作用,从而将知识观作为引领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价值观因素。书中重点探讨了知识价值观与教学方法改革取向、知识获得观与学生学习方法、知识传递观与教师教导方法之间存在的联系,揭示知识观对教学方法特性与运用的具体影响。教师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主体,只有主动从“人――知识――方法”的整体出发,加强对知识观的思考,才能使教学方法改革更加有效。本书视角新颖,材料丰富,结合较多教学实践案例分析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