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日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阴城市面貌 江阴日报

江阴日报

2023-06-18 03: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无论走得多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牵挂——江阴;无论发展得多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暨阳亲友;无论飞得多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江阴的未来更美好。

昔日,他们敢闯敢拼,逐梦“星辰大海”;如今,他们应邀而来,共谋江阴发展。在第三届江阴发展大会暨2021经贸洽谈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亲友们回到江阴,大家欣喜于江阴的美丽蜕变,惊叹于家乡的创新活力,更乐于为江阴的发展献计献策。当归来的喜悦和回报的热忱交织汇聚,喷薄出的是强大的发展力量,齐努力、共江阴、创未来,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将更加璀璨夺目。

“在长江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顾明远

执教杏坛七十载,桃李芬芳满天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是顾明远的终生奋斗目标。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关心支持着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我们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奉献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顾明远认为,人才和教育是江阴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为此,他亲自指导建立了“明远基础教育思想研究所”并成立“明远书屋”,助推江阴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在长江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 徐政和

徐政和长期关注江阴的发展,他注意到,江阴近年来开工建设的重大产业项目中,既有爆发力强、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也有投资总量大、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这其中,科技创新展现出了蓬勃生命力。“科技创新对一个产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有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徐政和说,江阴涌动的创新因子预示着江阴发展的强劲动能。

徐政和表示,当前,发展进入新阶段,江阴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节约、更绿色、更持续的发展,来守护青山绿水和美好环境,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全市百姓。

“‘科创江阴’未来可期”

台湾华新丽华集团董事长 焦佑伦

从小吃着父亲做的家乡菜,听着父亲说的家乡事,焦佑伦心中对江阴有着挥之不去的牵挂,正是这缕乡思乡情,坚定了他在江阴投资的信念。20多年来,他秉承父辈心愿,在江阴投资兴办了华新钢缆、瀚宇博德等多家优秀企业,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提到江阴的发展,他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感,“短短的时间里,江阴的新兴企业不断发展,已经像天上的繁星一样不计其数,其中有‘大树’也有‘小苗’。”他说,“江阴正处于企业集聚发展的爆发期,‘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已经成为江阴发展的大趋势,‘科创江阴’未来可期。”

“江阴每次都给我新惊喜”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香港江苏社团总会荣誉会长 张国良

第二次参加江阴发展大会,张国良惊叹于江阴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速度。在江阴城市记忆馆回顾江阴的发展历史时,张国良说:“每次来到江阴都能见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面貌。”

“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给张国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华夏A股第一县”、人均GDP稳步增长……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江阴全市上下实笃笃的建设脚步。对于江阴未来的发展,张国良充满期待:“我能真切感受到江阴人续写光荣与梦想的坚定决心,希望江阴未来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赋能江阴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徐红星

“看到江阴市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我内心十分激动。”在徐红星看来,科创中心启用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惊叹。不过,他在参观江阴城市记忆馆时找到了答案,“我觉得这和江阴精神密不可分。”

徐红星是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该院的半导体学科是武大的一个传统优势学科,早在20世纪80年代,武大半导体专业就拥有一条完整的晶体管硅平面生产线。徐红星希望此次与江阴签约的珞珈集成电路专项基金项目,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发展成为赋能江阴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平台。

“要大力发展体育健康产业”

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章小奇

“家乡不仅经济发展得好,对生态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在一步步提高。”此番回到家乡,章小奇感慨道。他认为,江阴不仅要发展经济,更要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

“未来的发展中,体育健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命题。”章小奇建议,江阴要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体育健康产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拓展全民健身网点,进一步引进各类市民喜闻乐见的世界级赛事、城市品牌赛事,以信息化、数字化培育智慧体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江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家乡经济强、百姓富、生活美、环境好。

“打造人人向往的宜居城市”

中国室内空气净化品牌集群执行主席 顾士明

顾士明是土生土长的江阴人,虽然在外打拼已有数十载,但他对于江阴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自我介绍时,“江阴人”的标签都让他倍感自豪。

时隔两年回到家乡,长江岸线的华丽蜕变让他眼前一亮。“江阴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换来了沿江美丽风景,这是一件造福人民的实事,现在的江阴已经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顾士明长期专注于室内环境和室内空气净化领域,未来,他希望能和江阴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让生活在江阴的百姓更幸福。

“科学引‘智’助力城市发展”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 任敏华

作为一名从江阴走出去的科技工作者,任敏华始终关注着家乡江阴的发展变化,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等院校相继落地,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打造城市“智核”,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这些都让任敏华印象深刻。

“江阴产业基础坚实,经济实力强大,我身为江阴人觉得很骄傲。”任敏华说,希望江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引资更要引“智”,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有针对性地为江阴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地方企业、经济发展做好“智囊团”,助推江阴经济再次腾飞。

“江阴是高校技术落地的首选之地”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海仁

“江阴有非常强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产业链齐全,如果今后我们高校的新技术要落地,江阴一定是首选之地。”谭海仁虽是第一次来到江阴,但已经在脑海中绘就了今后与江阴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谭海仁从硕士研究生阶段便开始专注于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在海外经历了三年博士后工作后,萌生了用所学知识服务祖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发展的想法,于是毅然回国。“大区大港、开放包容”是谭海仁对江阴的第一印象,他说:“江阴人敢攀登、创一流,江阴经济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南京大学期待与江阴结出累累科研硕果。”

“让地方特色文化活化、产业化”

南京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 奚建平

“这次回来,发现江阴又有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城市建设、文教事业,还是新兴产业方面的发展,都让我感到很惊喜。”奚建平表示,希望江阴能继续走在全国县级市前列,建设成为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

奚建平认为,江阴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使之活化、产业化,并且以现代旅游技术,把江阴推向全国、全世界,“徐霞客是江阴人,更是一个知名的旅游IP,要充分利用好故居等特色资源,持续打造徐霞客名片,助力江阴旅游产业发展。”

“弘扬江阴精神,勇立时代潮头”

新华日报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主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薛颖旦

走在窑港口长江湿地保护区,江水清清,芦苇悠悠。薛颖旦感慨说:“这几年,我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江阴的长江岸线保护得特别好。家里人告诉我,他们会经常到长江边散步,刚刚也看到老百姓在江边徜徉,我感觉到长江大保护不仅改善了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使水清、岸绿、景美,更提高了沿江百姓的生活质量。

“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总是给薛颖旦带来力量,“作为一名江阴人,我感到特别自豪,我们凭借江阴精神,总是能克服很多困难,希望江阴继续在各个方面勇立潮头。”

“期待与江阴共赴理想新未来”

摩芮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北亚区总裁 钟凯

有机会走进江阴、了解江阴、投资江阴,钟凯非常高兴。摩芮思集团是一家国际性独资公司,主要在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运营以及数字领域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在和江阴地方政府沟通交流的这段时间,他深切感受到江阴这座城市迸发出的强劲科创动能,也体会到高新区对项目提供的周到保障和优质服务。

“未来,我们将在高新区投资建设研发中心,涉足电子电器、电子汽车、软件工程等领域。”钟凯说,对未来项目的发展他信心满满,期待与江阴一起携手“共赴理想新未来”。

“江阴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远东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驻江阴已有十余年,“江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澎湃的发展势头。”说起选择江阴的理由,王远东滔滔不绝,他说,江阴这片热土给了他干事创业热情,让他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王远东的企业主要从事高铁接触线、承力索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此次大会期间,企业总投资2亿元的电气化铁路电缆项目在江阴签约落户。王远东希望公司能够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创新发展、茁壮成长,为中国高铁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更大活力。

“让文化为城市添彩”

江苏省华侨书画院副院长 徐澄

作为一名从江阴走出去的书法艺术家,一直以来,徐澄十分关心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江阴的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文化活动举办总是倾力支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艺术欣赏能力和水平也上了新台阶。”在徐澄看来,未来江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高质量建设,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江阴特色文化品牌,让文化为城市添彩。“我将帮助江阴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助推江阴书法艺术实现更好发展。”

“让江阴的人文风景线更亮丽”

江苏丽芙之心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靓

江阴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条件优越,这也是江苏丽芙之心玩具有限公司入驻江阴的重要原因。随着江阴第三过江通道的建设,江阴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融合度将进一步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让李靓暖心的,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先后享受到了资金信贷、工业环保建设、税务减免等“一条龙”全程式服务。有了政府的支持,企业正快速腾飞成长,朝着打造全球最大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仓储物流中心努力,并用企业的软文化类产品为江阴增添一抹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江阴让我宾至如归”

浙江中园慧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锦辉

“江阴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这里环境好、招商政策优,我们来到这里感觉特别踏实,真是宾至如归。”周锦辉说。

此次回乡,周锦辉是带着项目而来,将在临港开发区落地中园慧创PMC(江阴综保区)科创产业总部项目,“用绿色环保的高科技表面处理技术取代部分传统印染技术,既符合江阴园区升级改造的发展规划,也对江阴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周锦辉说,经洽会为企业投资搭建了桥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合作项目落户江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