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国的兴衰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朝衰退的原因 东汉帝国的兴衰史

东汉帝国的兴衰史

2024-04-21 1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元前9年元旦,西汉外戚王莽夺权,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为巩固统治,开始实行新政,结果事与愿违,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绿林、赤眉起义。绿林军中有位将领名叫刘秀,是西汉皇帝的远之皇族,此人在推翻王莽政权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25年,刘秀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成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光武帝十分重视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他采取措施削弱功臣的权力。扩大监察机构尚书台的权力,同时取消郡国都尉的设置,以抑制地方军权。另外在经济方面,实行精兵简政,减轻田赋、组织屯田、兴修水利等措施。刘秀还多次下令释放官司女卑,限制女婢主暴虐,并下令检查垦田与户口实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汉后期徒弟兼并的问题和奴隶的问题,对东汉初期国力的恢复产生了积极影响,史称“光武中兴”。继光武帝之后的汉明帝、汉章帝都继续推行其做法,东汉经济呈现出自给自足的和谐局面。

但是东汉从汉和帝开始,基本上都是幼年皇帝即位,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这两股势力斗争不断,使得汉王朝日益衰退。公元189年,朝廷爆发了“党锢之争”,此后统治集团内部更为腐朽,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到了恒帝、灵帝时期,腐朽程度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这时的东汉江山已是风雨飘摇。公元184年,巨鹿人张角领导的声势大的黄巾起义爆发,给垂死的东汉王朝以致命一击,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互相混乱。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代汉称帝,东汉王朝正式灭亡。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