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将张辽的祖宗是西汉一个小人物,却差点改写汉朝历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朝人物谜材 三国大将张辽的祖宗是西汉一个小人物,却差点改写汉朝历史

三国大将张辽的祖宗是西汉一个小人物,却差点改写汉朝历史

2023-08-19 0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辽,是三国时代曹魏一方的首席名将,不仅位列“五子良将”之首,即使放在整个三国时代来说,也足以稳居第一流水准。关羽虽然名震华夏,比张辽的名气要大得多,但从二人的战绩来比较,张辽的军事水平绝不在关羽之下,而且他一生低调谨慎,还没有关羽骄傲自大的诸多缺陷。

  

  不过张辽和关羽倒是有一个共同点:两人都是山西人。张辽祖籍雁门马邑,大致相当于如今的山西代县一带。人们对张辽的辉煌战绩如数家珍,但少有人知的是,他的祖宗曾是西汉王朝的一个小人物,却差点改写汉朝历史。

  

  《三国志》记载,张辽本来姓聂,其家族因为躲避仇家追杀,才特意改姓张。张辽的祖上名叫聂壹,是汉武帝时期雁门马邑郡的一个商人,长年奔波于汉朝与塞外游牧部族之间,来往运送货物。聂壹长年深入塞外草原,跟匈奴人没少打交道,他对塞外的道路与边防形势也了然于胸。西汉初年,匈奴势力非常强盛,经常南下进犯中原,大肆烧杀抢掠,对汉朝北疆造成很大威胁,成为汉朝历代皇帝最为头痛的对手。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初,曾经想毕其功于一役,对匈奴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结果吃了大亏,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险些回不来。此后汉朝几任皇帝都慑于匈奴的强大武力,不敢采取强硬手段对抗匈奴进攻,只能委曲求全采取和亲等措施,勉强维持与匈奴的关系。

  

  聂壹虽然是个普通商人,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很想为国分忧,狠狠打击一下匈奴,为汉朝解除这一大患。他主动找到汉朝边将王恢,向王恢献上一计:由他前往塞外面见匈奴单于,谎称要把马邑城献给匈奴,让单于亲自带领大军入塞。汉朝大军事先利用有利地形埋伏好,等匈奴人进入伏击圈后四面围攻,就可一举歼灭匈奴大军,永绝后患。王恢觉得此计甚妙,立即上报汉武帝。汉武帝听了怦然心动,立即下旨调派重兵,“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伏兵车骑材官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单等匈奴大军上套。

  

  聂壹胆略不凡,他孤身一人出塞,拜见匈奴单于,声称已在马邑城中安排内应,只要匈奴大军一到,里应外合攻破马邑,城中金银财物,子女玉帛,尽归匈奴所有。单于非常兴奋,但多了个心眼,派遣使者跟随聂壹来到马邑,要求聂壹进城斩杀马邑郡的守将,以此为证他没说谎。聂壹急中生智,回到城中,与郡守商议后,斩杀了一个死囚,把其首级悬挂在城上,匈奴使者信以为真,回报单于。单于大喜过望,立即带领大军出发,从武州塞越过长城直奔马邑。单于行进途中,一直四下观望,来到马邑城外百余里之处时,终于发现了异样。马邑城外是连绵无际的草原牧场,但却只见牛羊,看不见一个牧人,显得别样的宁静。狡黠的单于起了疑心,下令军队停止进发,突然转向,向邻近的一处烽火台发起进攻。攻克烽火台之后,活捉了汉朝武州尉史。尉史贪生怕死,向单于全盘托出汉朝的伏击计划。单于大惊失色,急忙下令全军立即掉头,快马奔驰,撤回了塞外草原。

  

  汉朝几路大军久等不至,派出斥候侦查后才得知,匈奴大军已经迅速撤退。汉朝军队急忙追击,结果一无所获。这就是汉朝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平心而论,聂壹的这条计谋如果成功,全歼或者重创匈奴,就能以最小的代价为汉朝彻底解除这一边防大患,日后汉武帝也不必劳民伤财、兴师动众数十年来对付匈奴。没有了匈奴的羁绊,汉朝将会更为强大,其疆域可能会进一步向外扩张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可惜历史没有这么多如果。但聂壹的耿耿爱国之心,也将永垂史册。参考资料:《史记》《三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