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永昌县的寺庙在哪里 永昌: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永昌: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2024-06-02 18: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永昌: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2020年04月21日 15:02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作者:魏春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参与 评论

在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东部,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城——永昌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早期,也就是距今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

前世今生

在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东部,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城——永昌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早期,也就是距今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

汉武帝时代,为抵御匈奴的进犯,霍去病率兵出征河西。10年后,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打通了西域。再历经5年时间,永昌境地分置设立了4个县制。直到80年代,永昌县再次恢复,归金昌市管辖。  

探一探骊靬文化

来到永昌,有哪些是必须要了解的文化和必须要赏的美景呢?首先当属神秘的骊靬文化。在永昌县城南向1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骊靬村,骊靬村原名者来寨,也叫折兰寨,汉时为匈奴折兰王王府的属地,现村里有108户、348口人。有《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后汉书补注》记载:骊靬县,为骊靬降人而置。《隋书》也有记载:开皇十一年,撤销骊靬县,又改番和县。总之,翻阅从东汉以的历代正宗史书,包括《三国志》均有记载这个村子原叫者来寨,后来随着骊靬文化的发现,又将它改名为骊靬村,隶属焦家庄镇管辖。其中部分村民是骊靬后裔,具有金发、碧眼、高鼻等欧洲人种特征,同时,他们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和古罗马人有点相似,喜欢角斗,还喜欢制作一种叫千层饼的面食,也有人称为比萨饼。在古代社会把外国人、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戎”,因此骊靬人又被称为卢水胡、骊靬戎。此地至今还保留着骊靬城遗址,古战场,骊靬亭等遗迹。来河西走廊的人,不妨拐个弯,到永昌转一转。

摸一摸古长城

了解完神秘的骊靬文化,下一个目标就是汉明长城。永昌境内的这段长城,始建于汉代,明朝的时候经历过补修。这段全长120公里的古汉、明长城,妥妥地成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斑驳的城墙,仿佛在向每一个触摸它的人们,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

看一看钟楼鼓

在永昌县城中心有一座钟鼓楼。从明朝万年十四年,也就是1586年开始,钟鼓楼已经成为了丝路上一个必经的打卡点。宋冬野在歌里唱道:董小姐,鼓楼的夜晚时间匆匆,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不知道那些常年在外漂泊的古人们,在涌起乡愁思潮的时候,吟诵的又是怎样的曲调呢?

观一观圣容唐塔

有不少朋友,在旅行至一个地方的时候,看到有香火的地方,必定会上前拜拜。永昌县圣容寺塔算是河西最早的古塔建筑,没有之一。从唐代的时候,就作为一种信仰,供人们瞻仰、膜拜。人们心里有疑惑的时候,都喜欢来到这个地方,说说心里话。尽管更多的人是去圣容寺上香,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绕着塔身转悠。

品一品永昌美味

肚子饿了吗?走,上街觅食去。在永昌县,农牧业依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这里的人们,有不少都有放羊牧羊,对于羊肉的做法,当地居民也很有话语权。羊肉卷垫子就是经常用来招待亲朋好友,远方贵客的拿手好菜。

羊肉卷垫子这道菜,跟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一点渊源哟。彼时林则徐带着部下随行到了永昌县。当地百姓特地烹饪了黄焖羊肉用于招待林则徐一行人。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为了解决”人多肉少“的尴尬,智慧的先民们往里面加了面卷子。

这一加不打紧,关键是林则徐等人都连连称赞美味,好吃。以后人们也就更加喜欢用”则徐羊肉垫卷子“来称呼这道佳肴啦。先不说了,赶紧尝尝鲜,滋溜~面卷子很香,有嚼劲;羊肉也很嫩,人间至味呐~这会让人想起新疆人家喜欢烹制的”炒面片“,也是具有这样的风味。不知道大家又比较喜欢哪一种美食呢?

好啦,永昌的文字之旅就告一段落啦,若有缘,江湖再见。希望可以在美丽的永昌县与大家不期而遇。(神秘骊靬  )

[责任编辑:杨文远]

标签:永昌 永昌县 羊肉 林则徐 卷子 骊靬县 骊靬 河西 骊靬村 隋书

好文 钦佩 喜欢 泪奔 可爱 思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参与 评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