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导入技能(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水调歌头导入 第5章 导入技能(2)

第5章 导入技能(2)

2023-04-15 2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注意与导入

注意状态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分心则是学习的大敌。注意是指意识的指向性与集中性。所谓指向性,是指意识指向某一对象或活动而离开另一对象或活动。注意的指向性使人能够选择对个体具有意义的外界信息,并在头脑中对它继续加工。所谓集中性,是指注意对所指向的对象保持高度的紧张性。注意还具有维持的功能与调节的功能,是人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经常是由无意注意引起的。心理学认为: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从刺激物来看,强烈的刺激,如巨大的声音,对比突出的事物,如声音的突然升高和降低,变化的刺激物,如闪烁不定的灯光等,都容易引起人们不由自主地注意它们,但关键在于刺激物的新奇性。任何新奇的东西都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习惯性刺激物就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另一类原因是外部刺激物符合人的内部状态,凡是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的兴趣的事物,都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凡是能激起某种情绪的刺激物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课堂教学的环境虽然已是经过人为控制的环境,隔绝了一定的干扰学习的因素,但也并非是真空世界,仍然存在大量的各种刺激,有的刺激是属于重要的学习内容,有的刺激是属于次要的学习内容,还有的刺激与学习内容毫无关系,甚至有的刺激会干扰当前的学习活动。学生要正常地开展学习,就必须提起注意,选择与学习有关的重要信息,忽视与学习无关的信息。注意就像心灵的窗户,知识的阳光必须通过注意才能照射到心灵中来。因此,在教学的初始阶段,不少老师在导语设计上细细揣摩、再三斟酌,以便通过某些教学行为来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课外活动形成的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上来,使学生饶有兴味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总之,导入要成功,兴趣、动机、注意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动机是学习的驱动力,注意则是学习的门户。有效的教学导入所获得的结果就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集中注意→自主学习和有意学习。

三、导入技能案例分析

导入有一定的规律,但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不会相同;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设计适宜的导入。下面我们介绍一些例子,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目标

教室上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不容置疑的问题。但是,教学目标是否要让学生知道,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就如同剥笋,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习中,最后让学生豁然开朗,发现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有的认为,上课开始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主动地研讨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从现代教育理论上来看,上课开始阶段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加涅就主张告知学生学习目标,这样做可以促使学生为学习做好准备;克劳尔也认为,学习目标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某些信息而忽视某些信息。

因此,需要教师研究的问题在于:上课时怎样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才是最有效的。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几种呈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例1-3】师:今天我们学习《小麻雀》这篇课文,主要是指导同学们学习自己读书。自己读书当然不是随便看看就完了,而是要有目的、有要求地认真读、认真思考,求得深刻理解,学到本领。今天我们就来试一试。

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第一,学习作者是怎么样写小麻雀的;第二,体会作者在写小麻雀的过程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也就是要领会这篇文章的中心。

这一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堂课我们再讨论第二个问题。(《小麻雀》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例1-3的教师直接讲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先是说明学习这篇课文的整体的学习目标,然后分别说明学习这篇课文需要两节课,并分别说明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每节课都是以一个学习目标为主,学习目标集中突出,教师的陈述语言简明扼要。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板书或多媒体等方式呈现教学目标。

【例1-4】师:学习这篇课文,老师准备教会大家哪件事呢?(学生七嘴八舌,老师边重复边板书:学习重点: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裨益。)师:大家听我喊“预备——起”,用一分钟看课文下面注释,然后自问自答,可以出声。(学生迅速翻开书看)

师:我暂时不提问,下面做第二件事,老师想领着咱们思维的战舰驶向何方呢?(学生边思考边说,教师板书;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裨益。2.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3.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统筹方法》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在例1-4的课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并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在学生提出的众多的学习目标中挑选符合教师心目中的教学目标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的权利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感觉到学什么是自己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主人公的心态。

【例1-5】师:上课前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生:(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课前曾思考这个问题。教师准备进一步引导时,突然,后排的一个同学举手)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师:非常正确!你怎么知道的?

生: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师:好!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同学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说明,从中发现课文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单元提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师: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生沉默。)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惊讶: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两分钟过后,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

生1:“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

生2:“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

生3:“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生4: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师: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这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下面我们就去揣摩这篇课文的语言,进而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荷塘月色》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在例1-5的课例中,教师也是引导学生自己根据课文特点和单元要求来确定学习目标,但和例1-4有所不同。例1-4教师问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初步感觉作出不同的表述,教师从中加以选择来确定教学目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当时思考确定学习目标时含有一定的随感性,虽然确定了学习目标,但由于教师没有问“为什么”,多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例1-5则不同,教师问要学什么,学生回答了,教师不满足于此,而是再追问“你怎么知道的”,也就是让学生理性思考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寻找理由,分析依据,学习也就从下意识的随意性的活动发展为有意识的有理由的活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如果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学生会逐渐形成自我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当学生离开教师,课外自学时就能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二)复习旧知识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常运用已有知识可以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巩固、保持,并有利于获得新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很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在每堂课开始时,通常采用复习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有机地联系起来,也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我们来看看下面通过回忆旧知识导入的课例。

【例1-6】师:同学们,以前我们背过很多诗词,现在请大家回忆,在我们背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月亮或月光的?

生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是谁的诗?表达什么感情?

生众:李白的《静夜思》,表达思乡之情。

生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师:这又是谁的诗?

生众:李清照的《一剪梅》,表达思亲之情。

生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思友之情。

师:(启发)月落乌啼霜满天……

生4: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这表达了?

生4:失意怅惘之情。

生5:柳永的《雨霖玲》“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达离愁别恨之情。

生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表达凄婉忧郁之情。

师:(启发)明月松间照……

生7: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幽静和谐环境气氛。

生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悠然闲适之情。

生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山园小梅》,表现朦胧幽雅的环境气氛。

师:太好了!通过复习,大家知道我国的文人常用月亮、月光表达对故乡和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或表达离愁别绪凄婉之情,或表达幽静闲适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月的词,请看课题(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们来看看这首词表达的是什么情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实录片段)例1-6的这位教师执教宋代名家苏东坡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是指导学生仅仅就该词进行解读,而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建构起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的丰富内涵,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去研读该诗词,其起点就更为高远。我们知道,我国文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尤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们常常借月抒怀,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更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月亮”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这位教师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起有关月亮的文化内涵。

由于学生群体思维会有一种互相暗示的导向,因此教师需要适时加以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多向发散。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月的诗词,学生很自然想起最熟悉的《静夜思》,从而形成了思乡、思亲、思友的回忆思路;教师在学生完成这一月亮意象回忆后适时进行启发,给学生提示新的思路:“月落乌啼霜满天”,从而引导学生换一个回忆思路,进入离愁别绪和忧郁的意象回忆;然后,教师又在适当的时候提示“明月松间照”,再次引导学生转换回忆思路,于是又进入了清幽闲适的意象回忆思路。正是在教师的恰当启发下,学生形成了古诗词有关月亮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象,既把原来零散的知识建立起网状的认知结构,又形成了学习新内容的厚实的基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月亮的文化意蕴是什么?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