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套机械加工方法与流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气缸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种气缸套机械加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气缸套机械加工方法与流程

2024-06-03 0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缸套机械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气缸套分为湿式和干式,现有的湿式和干式气缸套在加工时普遍先进行粗加工工序,然后再进行精加工工序。湿式气缸套的具体加工工艺是:切两端、车外圆→粗镗内孔(或粗镗内孔→切两端、车外圆)→半精车外圆→精镗(或精铰)→精车支承肩及水道→切支承肩宽度→切水封槽→粗珩磨内孔→精车上、下腰带→精珩磨内孔。干式气缸套的具体加工工艺是:切两端、车外圆→粗镗内孔(或粗镗内孔→切两端、车外圆)→半精车外圆→精镗(或精铰)→精车外圆→精车支承肩宽度→粗珩磨内孔→粗无心磨→精珩磨→精无心磨。

湿式和干式气缸套的共同之处为:在加工内孔时,以气缸套外圆为定位基准;车外圆或支承肩时以气缸套内孔为定位基准。这种反复交替、互为加工定位基准的工艺路线,会使最初粗加工工序加工出的内孔或外圆形状误差,特别是粗加工后的内孔,在没有进行珩磨的情况下,内孔的误差更大,则造成接下来的车外圆和车支承肩的误差增大,被加工表面进行反复复制,导致了气缸套内、外圆的形状误差被反复复制和叠加,形成最终产品形状误差不良或超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明显减少误差的气缸套机械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套机械加工方法,先进行粗加工工序,然后进行粗珩磨内孔,再进行精加工工序。

所述气缸套为湿式气缸套。

所述粗加工工序为:切气缸套毛坯两端后车外圆,再进行粗镗内孔,或先对气缸套毛坯粗镗内孔,再切两端、车外圆;然后进行半精车外圆,或精铰。

所述精加工工序为:先精车支承肩及水道,然后再进行切支承肩宽度和切水封槽,最后进行精车上、下腰带和精珩磨内孔。

所述气缸套为干式气缸套。

所述粗加工工序为:切气缸套毛坯两端后车外圆,再进行粗镗内孔,或先对气缸套毛坯粗镗内孔,再切两端、车外圆;然后再进行半精车外圆,或精铰。

所述精加工工序为先进行精车外圆,然后再进行精车支承肩宽度和粗无心磨,最后进行精珩磨和精无心磨。

本发明将粗珩磨内孔移至粗加工工序之后,也就是精加工工序之前,再精镗或精铰工序之后进行粗珩磨内孔,使粗珩磨工序的磨头在低涨缩压力之下珩磨气缸套的内孔,以达到去除气缸套内孔表面余量和修正内表面形状误差的目的,经过粗珩磨的内孔精度较高,误差已大大减小,使得精加工工序进行的以内孔为基准的精车外圆或精车支承肩的误差也大大减小,基本上从源头切断了精加工工序的误差叠加情况,从而提高了气缸套内、外圆的精度,使最终的气缸套符合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湿式气缸套的机械加工工艺:切气缸套毛坯两端后车外圆,再进行粗镗内孔,然后进行半精车外圆、精镗;粗珩磨内孔,再精车支承肩及水道,然后再进行切支承肩宽度和切水封槽,最后进行精车上、下腰带和精珩磨内孔,得到气缸套成品。

实施例2:湿式气缸套的机械加工工艺:先对气缸套毛坯粗镗内孔,再切两端、车外圆,然后进行半精车外圆、精铰;粗珩磨内孔,再精车支承肩及水道,然后再进行切支承肩宽度和切水封槽,最后进行精车上、下腰带和精珩磨内孔,得到气缸套成品。

实施例3:干式气缸套的机械加工工艺:切气缸套毛坯两端后车外圆,再进行粗镗内孔,然后再进行半精车外圆、精镗;粗珩磨内孔,再进行精车外圆,然后再进行精车支承肩宽度和粗无心磨,最后进行精珩磨和精无心磨,得到气缸套成品。

实施例4:干式气缸套的机械加工工艺:先对气缸套毛坯粗镗内孔,再切两端、车外圆,然后再进行半精车外圆、精铰;粗珩磨内孔,再进行精车外圆,然后再进行精车支承肩宽度和粗无心磨,最后进行精珩磨和精无心磨,得到气缸套成品。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