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喷”出的地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气孔状玄武岩结构和构造 火山“喷”出的地貌

火山“喷”出的地貌

2023-03-24 1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特约撰稿 覃轩

  地球内部处于高温和高压的状态,当上覆岩层发生破裂或地壳背斜褶皱升起时,地下的炽热岩浆就会沿地层的破裂面或背斜轴部喷出地表,形成火山。这种喷出的现象就是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貌,就是火山地貌。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火山地貌。

  大同火山群

  我省最有标志性的火山地貌是大同火山群。大同火山群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北部的黄土丘陵中,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也是唯一一处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死火山群。数十个锥状火山中,高大且有名的有阁老山、黑山、狼窝山、金山、排楼山、昊天山、马路山等。它们均为截顶圆锥状,高50—150米,底盘直径为0.5—1.5千米,稀疏分散在近百平方千米范围内。根据专家论证,这些火山的喷发时间在距今十几万年到几万年之间的上更新世,均属于早已熄灭了的死火山。

  火山早期都有铁锅状火山口凹地,如今大部分已被晚期玄武岩流冲开缺口。大同火山群的火山大都是有缺口的火山。

  熔岩地貌中最独特的是保存有形态标准的水下流动构造—枕状构造的玄武岩河道充填体。在阳高县西窑村的进山路中,可看到火山弹欲爆未爆形成的一环环隐爆纹,更多是红色熔岩团成球状从火山口滚出形成的一个个火山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由于熔岩在水体下喷出后,其外壳迅速冷凝构成硬壳,硬壳在内部流体的挤压下破裂,熔岩挤出并再次冷凝形成一个硬壳,如此反复作用所形成的。

  固体物质形状大小各异

  火山群火山喷发的固体物质以形状大小各异的火山渣、火山弹为主,时而溢出熔岩,后期喷发熔结状火山渣和大火山渣,形成火山渣锥,最后形成侵入岩脉。

  火山锥是由火山口中喷出的火山渣、火山弹、火山熔岩自下而上,自中心向外部,呈圆锥状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的。大同火山群同时保存火山渣锥、混合火山锥、熔岩锥3种火山锥。这三种火山锥的区别在于锥体的构成物质不同。

  在大同火山群南部的阳高县大峪口村,有一处火山渣锥,锥顶为灰黑色致密状玄武岩,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气孔不发育。中部为20m厚的火山渣,这些火山渣表面呈炉渣状,中间呈蜂窝状。

  火山渣锥以火山渣体为主,它们像炉渣般多孔,每层堆积都有下大上小的变化韵律,其间混杂着大大小小的火山弹。

  火山弹是由炽热熔浆团抛入空气中冷凝后掉下来的,有的落地时还呈塑性状态,有的摔成饼状、半环状、扭曲状,有的在空气中旋转成纺锤状,有的落下成滴水状,有的拧成麻花状。火山弹均有浑圆的外形,以纺锤形居多。由于岩浆中的火山气体要跑出来,所以会凝成一个个气孔,有的充盈在冷凝皮壳内侧,有的聚在火山弹中心。

  距离大峪口村火山渣锥不远的西窑村,有不少熔岩锥。最大者东西长15m,南北宽12m,高3m,是第四纪中更新世的火山喷发形成。

  熔岩顺着鼓包持续向周边流动3—5m,局部被黄土覆盖。熔岩流可形成熔岩舌、熔岩垄、熔岩被、熔岩丘、冲沟充填体、河槽充填体、玄武岩脉(构成火山机构的侵出相)、挤出体等。

  熔岩锥靠上部常夹有层状玄武岩,一般为黑色致密块状,它是岩浆由火山口涌出向低处流动形成,有的冷却后表现出绳状、扭曲状流动构造,有的冷却后形成六边形的玄武岩柱。

  绳状熔岩沿流动方向可呈弧形弯曲或链形排列,弧顶多指向熔岩流动方向。这些熔岩表壳构造形成于溢流过程中。熔岩表壳冷却形成塑性外壳,内部的熔岩冷却相对较慢,液态熔岩仍继续流动,并逸出气体,表壳受到推挤拖拉、扭动和膨胀从而产生这种表面波状起伏、似长绳盘绕的塑性变形。

  距离上述两处火山渣锥和熔岩锥不远的秋林村,还有一处混合锥。这处混合锥位于大同火山群的东南部,六棱山与大同盆地交会处,火山活动受六棱山山前断裂控制,晚更新世玄武岩沿六楼山断裂喷出,火山碎屑与熔岩流顺山坡向下流动,挂在北坡形成混合火山锥。秋林混合火山锥由层状的火山碎屑与熔岩构成。锥体中心位置,锥体顶部出露厚20m的火山渣,表面呈炉渣状,中间呈蜂窝状,有灰红、灰紫、灰蓝3种颜色。下部出露灰黑色致密状玄武岩,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气孔不发育。火山锥西北坡可见玄武岩熔岩层面构造、火山锥以罕见的山麓半锥的形式保存在盆地山前断裂带的山麓带,是不同期次和喷发方式的产物。

  火山岩有时会将地下上千米深处的幔源物质结晶矿物带出来,大同火山群中就常常有橄榄石晶体。那种翠绿色透明的晶体当粒度超过4—5毫米时就能形成宝石。有时火山岩会将高温高压下结晶的刚玉(AI,O) 带上来,结晶成透明晶体时,就形成高档的蓝宝石。我国的山东、辽宁、青海等地的蓝宝石,都产出在玄武质火山岩,或火山岩被风化后成砂砾石沉积在附近沙土砾石中。火山爆发形成的气孔,常常被随火山带上来的水溶液所充填,形成白色的方解石(CaCO)或石英(SiO2)。有时SiO2会因所含不同的微量元素,而变为色彩绚丽的玛瑙。

  如果在火山区黄土表层注意寻找,常能发现鸵鸟蛋的化石碎片——白色弧形薄片,可能只有1—2cm2。有时在砂砾中还可找到石器,甚至穿孔贝壳等古人的时髦饰品。这种情况反映出,几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这里当时曾是半干旱气候,适宜热带草原鸵鸟生存。大同市东面阳高许家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猿人化石也证明火山爆发不是天天发生,大部分时间仍适合人类生存。

  大同火山群属于第四纪地壳运动的典型遗存,处于平坦宽广的大同盆地东翼和桑干河中游的河谷地带,拥有规模宏大的火山群、奇特的玄武岩峡谷、秀丽的自然山水、点缀其间的村落和人文遗迹,是特色突出的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的国家地质公园。这些火山从宽广的桑干河河谷拔地而起,从高空俯瞰,就像一群具有生命形态的活物在奔跑。大同火山群集典型的地质遗迹、奇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于一地,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和“火山地质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