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盛世鼓舞》舞动中国古典舞之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古典舞蹈视频双人舞 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盛世鼓舞》舞动中国古典舞之魂

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盛世鼓舞》舞动中国古典舞之魂

2023-11-27 0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编寄语:

  人生来的天性就是追求真善美!求知、想好、爱美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唯有在这三方面最大限度协调发展,生命才能实现美好幸福。人如一棵花草,要根茎叶花实都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才能长得繁茂有生气。

  美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论语》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儒家教育的宗旨。但美感教育并非人们吃饱穿暖后的奢侈享受,而是如同水和空气一样,迷漫包围在我们的生命各处,使每个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可以吸收到,并推动我们生命向前的鲜活力量。

  脱离世俗的眼光桎梏,换一个全新角度,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品读朱子诗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审美力给我们的生命注入全新力量,如同得到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一般。我们会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这世界值得陪伴美好走一遭,你依旧鲜衣怒马是少年,策马扬鞭不孤独。

  “审美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新华网文化频道自2020年推出的美育口号。第一档栏目是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大剧院共同推出的【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目前已满六十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点评,也欢迎您加入“审美力的大家庭”。

  不知不觉已一起走过一年时间,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由艺术名家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横生的文艺欣赏课,带领您在不同艺术门类中自由驰骋,充分体验艺术的美。

——新华网文化频道主编 袁思陶

  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与中国古典舞的结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何通过兵马俑的形象展现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第六十七期, 邀请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黄豆豆,为大家讲述《盛世鼓舞》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导演陈维亚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后,有感而发,编创了四人舞《秦王点兵》。1997年,陈维亚导演将四人舞《秦王点兵》改编为独舞《秦俑魂》,后来又改编了群舞版的《秦俑魂》。直到2016年初,在《秦俑魂》的基础上,大群舞《盛世鼓舞》被改编创作而成,并在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西安分会场亮相。

四人舞《秦王点兵》

独舞《秦俑魂》

  中国古典舞的形式很多,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组舞、群舞等,可根据节目的需要进行灵活的组合。中国古典舞善于借助道具展现,主要道具有:鼓、剑、折扇等。

群舞《盛世鼓舞》中的道具

  舞蹈与空间的关系:在《盛世鼓舞》中,黄豆豆老师的舞蹈是在一个大鼓面上完成的。舞蹈除了在教室、剧场表演,还可以去其它场所进行尝试。空间的变化会为舞蹈作品增光添彩。

《盛世鼓舞》中黄豆豆在鼓面上舞蹈

  中国古典舞的特点:拧、倾、圆、曲。其中圆又分为平圆、立圆、八字圆。

  黄豆豆推荐适合青少年欣赏的中国古典舞作品:一类是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作品,一类是歌颂革命先烈的作品。

舞蹈《爱莲说》

板胡与舞蹈《红军哥哥回来了》

往期回顾

第六十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艺术歌曲里的男低音之美

第六十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二胡艺术的韵与美

第六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听“京胡圣手”燕守平聊京剧故事

第六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中国民族管弦乐新在哪?

第六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晶莹剔透五千年”的玻璃艺术

第六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指挥家郑小瑛带你走进交响童话世界

第六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弹指间穿古今,共赏琵琶“新语”

第五十九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原来歌剧中的音乐是这样写出来的

第五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戏与画中的东方美学——水墨戏曲人物画

第五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带你感受好听又好看的黄梅戏

第五十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一起认识小号这件铜管乐器吧!

第五十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十分钟带你走进中国艺术歌曲

第五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以戏入画余音绕梁,水墨挥洒戏曲神韵

第五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听谭元元讲浪漫唯美的芭蕾舞剧《吉赛尔》

第五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歌曲创作很难吗?

第五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10分钟深入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

第五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郎朗把这首旷世巨作“谈”给你听

第四十九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看了这些内容,欣赏歌剧从此不迷茫!

第四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无腔不学谭——谭孝曾讲谭派老生

第四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原来“听不懂”古典音乐很正常,音乐何需“懂”!

第四十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你一定要知道的中国小提琴名曲

第四十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从《图兰朵》走近你不可不知的男高音

第四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漫谈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第四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真的应该叫“命运”么?

第四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这么流行的黄梅戏,你还没听过么?

第四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手部也能舞出动人舞姿?

第四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带你聆听中国民族打击乐名作《老虎磨牙》

第三十九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中国民乐、民歌燃起最炫民族风

第三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测一测你能说出几件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呢?

第三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中国古代女子图鉴之大美青衣

第三十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带你了解钢琴的前身——羽管键琴

第三十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戏剧可以怎么“玩”?

第三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小会徽,大学问:2022年冬奥会会徽设计背后的故事

第三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带你认识音乐厅里的庞然大物管风琴

第三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听指挥家吕嘉分享热爱舒伯特音乐的理由

第三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跟随舞剧《马可·波罗》探秘古代中国

第三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歌剧是怎样炼成的?听指挥家张国勇开讲

第二十九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看看那个“叫喳喳”的大花脸

第二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为什么说指挥是一支乐团的灵魂?

第二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看看那些能奏出铿锵有力歌曲的管乐器

第二十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打击乐不只是“咚咚锵”

第二十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听青年舞蹈家黎星讲述《到那时》

第二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中国交响乐发展知多少?

第二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为什么京剧中的老生又叫“须生”?

第二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带你聆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民歌

第二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词作家王晓岭讲述歌词创作知识和背后故事

第二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随京剧名家史依弘细品四大名旦之美

第十九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雷佳带你看懂中国民族歌剧

第十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快来认识一下音乐世界的“长篇小说”——交响曲

第十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十分钟带你认识戏曲中的“丑行”

第十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五胡乐女”带你认识胡琴

第十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小提琴为什么这么贵?

第十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张继钢告诉你创作舞蹈《千手观音》总共分几步?

第十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从“反弹琵琶”到“十面埋伏”,吴蛮带你走进琵琶的世界

第十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随张维良走近笛箫的世界

第十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芭蕾舞剧《睡美人》的故事

第十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猫和老鼠》中耳熟能详的钢琴曲

第九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钢琴家的童年是怎样的?

第八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如何优雅地欣赏合唱?

第七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讲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第六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孔雀舞》的故乡——水一样的傣族

第五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当筝遇上诗,更惹人儿心沉醉

第四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昆曲,戏曲百花园中的“空谷幽兰”

第三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小提琴家吕思清给琴童们的一些话

第二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跟王亚彬学习中国古典舞

第一期:审美力·艺术微课堂丨胡文阁讲“梅派”到底美在哪?

出品: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家大剧院

策划:袁思陶

统筹:邢贺扬

编辑:常宁、谭雪莉、伊媛、刘兰芳

【纠错】 【责任编辑:邢贺扬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