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比作和比喻有什么区别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2024-06-16 17: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作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使之更形象生动。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的作用:

①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③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一)明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比喻词:像、好像、似、如、如同、仿佛……)

例1: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用“铁”的冷来作比“布衾”的冷,突出了诗人艰苦的生活条件,反映了家人艰难的处境。

例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把“月”比作“钩”,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弯月的形状。

例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二)暗喻:隐晦的比喻,有本体,也有喻体,喻词和明喻不同,甚至没有喻词,有时可能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也不是直接作比,而是附加一些特别的关联,所以暗喻会比明喻更富于想象的空间,艺术效果也略胜一筹。

(比喻词: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

例1: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例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例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暗喻能使诗词作品拥有更丰富更深邃的艺术内涵,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

(三)借喻: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说话。由于借喻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例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使用比喻手法时 要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二、比拟: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行为或情感)

例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将花、鸟当作人写,花的溅泪、鸟的惊心更能表现出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动荡、国土残破、民众流离失所带给诗人的悲伤痛心。

例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南宋末年,金兵南下,将“废池乔木”当作人写,“犹厌言兵”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敝破败的景象。

例3: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将雁和山当作人写,写诗人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种愉悦的心情。

(二)拟物

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这个比较少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动作或情态 )

例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把“鱼”拟作可以飞“翔”的鸟来写,写出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状态。

例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担心小船载不动“许多愁”,把无形的愁思化为有体积有重量的东西,表现了作者愁绪的深重。

例3: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送别》)

(“这些大小车儿”,意思是“这么小的车”)

后两句把烦恼物化,化无形为有形,就能让人更好地感受到烦恼的深重。

例4: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

离别的遗憾和思念本是无形的,但作者在这里却能够化无形为有形,把它描写成有体积有重量的东西,船载着朋友也载着自己深深的思念一起到江南去了。更体现了作者难以排遣的离别思念之情。

例2、例3和例4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