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抄底新能源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比亚迪以旧换新政策有否延迟可能呢 现在可以抄底新能源了吗?

现在可以抄底新能源了吗?

#现在可以抄底新能源了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就在过往文章中反复提示新能源板块的风险,并且以2000年之际的互联网热作为类比,认为两者最终的泡沫结局将会如出一辙。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冷嘲热讽+口诛笔伐,然而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理性虽然时常会迟到,但终究没有缺席。现在看来,我的判断完全正确。

上面是中证新能指数的月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始于2020年初的这段行情,对新能源行业而言可谓一场不折不扣的大牛市,并且非常符合在绝望中产生(2018-2019年极度低迷、看衰,当时因为广告费纠纷,有人甚至说比亚迪快完犊子了,连广告费都想赖)、欢乐中结束(2021-2022全民看好新能源,谁要是说新能源不好,就是不共戴天之仇)这一教科书所描绘的特征。

仅指数而言,新能源行情于2021年11月份就已经见顶,之后的十几个月,虽然存在着美好期待、各种鸡血,但价格趋势却逐渐走坏,人们事实上是越陷越深,截至2023年3月17日收盘,累计回撤已接近四成。当然,众多被套的粉丝们依然对它痴心不改,总期望着当前只是牛市中的回调,很快在业绩的加持下,新能源还将再起波澜。

近期,随着中证新能指数滚动估值的快速回落,很多粉丝又开始发声,认为如此低的PE与高增长的业绩是极不匹配的,经过连续的调整之后,整个新能源板块已经进入了低估值区间,是时候应该重新振作了。

后续真的会按照这一思路发展吗?我个人是依然持保留态度的,理由在于:

1、从业绩端看,2022年毫无疑问是一个新能源高增长大年,其龙头股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业绩数据都是极为夸张的高增长,以这种极高景气度下的净利润作为分母,计算出的PE值存在一定的失真性。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不正好验证了高增长可以化解高估值吗,理是这个理,但问题在于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了25%,再提升一倍就得两辆车里有一辆为电动车,显然以目前的硬件配置、技术条件是很难达到的,那么也就意味着降速将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如果一旦出现增长降速,还会觉得它低估吗?

2、按照A股的尿性,一个炒作题材结束之后,通常会沉寂相当长时间,让高位追入者被套得生无可恋,纷纷选择放弃之后,才会再次掀起新的行情,也就是常说的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例如2012-2015年这一波新能源行情之后,整个板块从2015一直沉寂到2020年初,几乎已没有人再对它感兴趣时,才最终在政策的推导下迎来新的拉升。现在算绝望吗,我看到的是主流依然看好新能源,跟绝望两字压根不沾边,若称其为市场的焦点之一,反而感到十分贴切。

3、开年以来,传统燃油车的萧条局面对新能源汽车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种萧条很大程度源于人们的观望情绪,打个比方想换车的人觉得燃油车将被淘汰,又有多大热情去买一台即将被淘汰的产品呢,但是换新能源车,可能出于应用场景的考虑而产生犹豫(例如老旧小区没有充电桩、时不时要跑长途等),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继续使用旧车,再看一看、等一等。那么这种状况下,为了保持稳定、刺激消费,政策必然会再次对燃油车有所倾斜,而市场总需求是固定的,倾斜A就必须影响到B,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其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4、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2012-2015、2019-2021两次新能源行情启动之前,月线上都出现过长期均线黏合的走势,换句话说筹码正在集中。而目前呢,5月、10月、20月均线却处于一种极度分散的状态,一点都看不到筹码汇聚的迹象。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