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该怎样保护嗓子(老师嗓子易受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正确的发声方法不伤嗓子 老师该怎样保护嗓子(老师嗓子易受伤)

老师该怎样保护嗓子(老师嗓子易受伤)

2022-12-14 21: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老师该怎样保护嗓子(老师嗓子易受伤)

嶞落犯賤 2022-12-05 02:42:22

收藏 赞 分享 分享到:

河青新闻网讯 9月10日是教师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教师也是嗓音疾病发病率最高的职业之一。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屈永涛提醒,教师们在日常教学时,应该注意一些护嗓的方法,远离嗓音疾病。

长期发声不当很伤嗓

嗓子受伤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声音嘶哑,其主要原因由发声器官(即声带)的结构或功能受损所造成。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为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此类疾病多发于长期大量用声者,比如教师就是高发人群。

教师大多需长期大量讲话,加之发声方法不当、不注意休声调整,早期是间断声嘶即声带水肿,时间长了就变成长期声嘶,即罹患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

老师该怎样保护嗓子(老师嗓子易受伤)(1)

清嗓子无效且有害

出现声音嘶哑的时候,很多人习惯用力清嗓子来缓解不适。其实,这种方法并没有实际效果。而且此时声带结构及功能已经受损,频繁的清嗓子还会形成声带的另一种疾病——声带接触性肉芽肿的可能。正确的做法是:

1.出现声音嘶哑即刻休声,即不发声或尽量少发声,让水肿的声带得到充分的休息。

2.咽喉不适的时候,可以小口喝温水来缓解。必要时行咽喉部的雾化吸入,或者热水熏蒸法。将口腔张开以适当的距离对着有热气的水杯,注意水温不要超过50℃,以感觉咽喉部舒适为宜。过高的水温所释放的热气会伤害到口腔黏膜。每天进行2-3次。

嗓子哑超过3周应就医

正常的嗓音应当是听起来干净、无杂音的,如果出现声音嘶哑后一段时间内仍不注意休声和治疗,病变持续进展,就由单纯的声带水肿演进为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此时治疗的周期明显延长,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决问题。所以如果嗓音改变,即“嗓子哑了”持续超过3周无缓解,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查明原因并及时治疗。

老师该怎样保护嗓子(老师嗓子易受伤)(2)

保护嗓子做到这三点

那么如何保护嗓子呢?

首先注意正确用声,尤其不能长期大量讲话、长期高声讲话,讲话间隙注意适当休息及饮水。

其次用声前禁烟酒,少食辛辣及甜咸饮食,减少对咽喉部黏膜的不良刺激。

再次讲话后注意适当休声,使声带得到充分的休息。注意发声技巧最重要,即不勉强发声(明显高出平时所用声),不长期大量高声,发声后注意适当休声。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王珊

河青新闻网编辑夏惠芳|频道主编陈雪|频道监制贾江伟

, 展开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