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ChatGPT行情是怎么展开的? 这是一篇“后视镜”的文章, 所以在形成观点时会有一些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请谨慎辨别。但更希望还是能得到前向的思路。时间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概率判别模型分析 这一轮ChatGPT行情是怎么展开的? 这是一篇“后视镜”的文章, 所以在形成观点时会有一些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请谨慎辨别。但更希望还是能得到前向的思路。时间序... 

这一轮ChatGPT行情是怎么展开的? 这是一篇“后视镜”的文章, 所以在形成观点时会有一些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请谨慎辨别。但更希望还是能得到前向的思路。时间序... 

2023-03-27 17: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董指导挤出俩酒窝,(https://xueqiu.com/6136835686/245490425)

这是一篇“后视镜”的文章, 所以在形成观点时会有一些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请谨慎辨别。但更希望还是能得到前向的思路。

时间序列梳理

1、2022年12月:海外出圈、国内未动

ChatGPT并不是新鲜事物,之前也有几个版本,但前面几个版本市场反响一般,至少没有出圈。

12月的时候,科技圈里小范围流传了GPT的回答截图等等,推特上开始有不少截图,让chatGPT当诗人、教师等等。有一定超预期的情况。

(这时候,我看到了,但是觉得只是好玩,AIGC的余波,没有重视。)

这期间,国内卖方也做了前瞻的点评、分析。

比如,【国盛证券-宋嘉吉】团队,对GPT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投资建议。运营商、光通信、算法模型、数据集等等。几乎每个都是现在的龙头。

宋嘉吉团队也是圈里老人了,我入行的时候,好像他还在国泰君安,请教一些通信问题。他们团队对新技术确实关注度高,据说也是币圈大佬。

12月2日,拓尔思大涨,但很可能是数字经济主题,而非GPT。GPT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相关公司大部分是延续趋势。

毕竟,当时市场的热点在于【交易复苏】,游资驱动的“西安饮食”;【数字经济】,以"英飞拓"为代表的。

2、2023年1月30日前:海外加大产业资源,大A仍有自己的主线

整个一月,赚钱效应改善。

西安饮食、英飞拓等公司连续接力,形成了很强的赚钱效应。西安饮食4个月4元涨到22元;英飞拓,4个月时间3元涨到14元。游资很兴奋。

与此同时,上证综指也从3000点来到了3260点。赛道股也经历了反弹,阳光电源30%、宁德时代20%左右。茅台也从10月份起反弹了40%多,接近2000元。

可以说,在1月20日春节来到时,市场积累了很不错的赚钱效应。

产业方面,微软在1月17日宣布,要将GPT接入到产品中,并打算再投一百亿美金。

消息很重磅,但市场还是没反应。依然聚焦在已有的主题里。

这期间,1月3日,初见联动。科大讯飞、拓尔思、海天瑞声,都有大涨,主题联动效应显著。随后,开启了小幅震荡的横盘。

3、1月30日:赚钱效应需要释放,GPT非强势启动

假期结束后,春节期间的乐观情绪积累,市场做多情绪旺盛,需要释放。与此同时,进入“财报真空期”的春季躁动。

而ChatGPT正好是一个出风口。

在29号临开盘,【申万宏源-刘洋、林起贤】团队相继发布了两篇报告、【中信建投-武超则、杨AI莉】团队也发布了百页深度报告。

对原理、重要性、产业变化,都进行了阐述。

开盘前,朋友还来和我聊这个事儿,我觉得之前就有消息了,但市场没反应,预计这次也差不多。但说完,我想着还是不能太武断,就又搜了搜信息,发现海外讨论的很火,国内讨论的文章也多起来了。

于是,觉得是可以不错的主题。(但当时还是觉得是AIGC的第二波,高度未必能超出之前。这个判断肯定是错的了,也带来了错误的结果。所以说,要先哇塞)

30日开盘后,大盘是高开低走,因此市场也并没有直接一字板顶住GPT的龙头,还给出了一定时间交易,而且第二天31日,依然是一个分歧,尤其科大讯飞,居然还下跌了。

但 汉王科技,则凭借着高辨识度、市场活跃度,坚定地封住了一字板,并随后开启了7连板。

视觉中国,作为10cm,先走出了2连板,似乎是龙头样子,2月2日还封住了涨停。

市场仍以小主题来启动。但市场的变化马上就来了。

4、2月:20cm风格 加大赚钱效应

2月1号,主板注册制公布,虽然超出市场对节点的预期,但由于已经有创业板、科创板注册制在前,市场也比较平淡。

市场,还是由市场自发的轨迹运行。

2月2日,万众瞩目的中航电测复牌,20cm的一字板,连续走了8个交易日,极快的赚钱效应,点燃了市场对20cm的热情。

而更聪明的资金,其实也已经提前演绎。赛为智能,在1月30日便开始20cm连板。

在之前,市场喜欢的是10cm标的,尤其是深交所的。可以连续封板走出行情。但中航电测的出现,改变了资金偏好,更喜欢20cm标的。

于是,2月2日,具备20cm属性的海天瑞声、云从科技相继跟上。

GPT赚钱效应加热。纵使9号海天瑞声有严重异常波动公告,但回调也不深。

这期间,市场也开始挖掘新标的,和英伟达合作的“鸿博股份”,也走出了经典的连板模式。

而2月6日启动的“浪潮信息”,作为市值大票,60亿的成交额,吸引了一批大游资,开启了“算力”的演绎,也扩大了GPT主题的用户基础。

从技术到应用,很经典的逻辑演绎。

2月7日,百度港股上午收盘前便大涨15%,为A股加柴添火。而下午开盘后,360便快速上涨,封住涨停,随后一字、再T字,完成三个涨停。

既然都是搜索为基础,百度涨的市值,360借来用用,那也是可观的。

市值对标,或终局市值思维,也是市场非常认可的方式。大A是真的聪明。

这期间分析师也开始认可该主题,【国泰君安-李沐华】,也表示,这是新年第一个很性感的趋势。

随后,一次分歧发生在14号。此时大盘接近顶部。

2月14日,鸿博股份原本的6连板,炸掉了,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阴线。对市场情绪造成了影响。

比如万兴科技,2月14日公布和openAI合作,结果被连带着反而走了一个高开低走的大阴线。

拓尔思也在13号就开始横盘。

14号当晚,鸿博股份龙虎榜显示,大资金还在锁仓,于是情绪回暖。鸿博反包,海天瑞声继续20厘米。万兴科技也大涨收回阴线。

另一个变盘点在16号。

大盘在下午突然放量下跌,打了股民一个措手不及。浪潮信息,百亿成交量,大阴线;多数股票回调。

但如果回溯细看,GPT个股还是比较强的,汉王、拓尔思、鸿博,都是微涨或大涨。

主题的韧性,得到了一次检验。

这期间,消费、医药等等主题,都进行了涨停套利,且市场都给予了还不错的溢价。而GPT相关个股,则溢价减弱。

这时候,市场也在猜测GPT进行调整了。

17号周五收盘后,再出现一个重磅消息,影响了市场交易风格。

交易所发布新规,“10个交易日100%涨幅、30个交易日200%涨幅”都会被重点关注,2%价格笼子等。这对于游资的7连板模式、快速封板模式,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尤其,当下的龙头,汉王、鸿博,都积累了较大涨幅,再继续上涨,资金承接意愿下降。

自17号起,GPT主题,出现了一定回调,10%-15%-20%都有。

龙头浪潮进入了横盘阶段。360也冲高再回落,开始横盘。

这期间,还有一个影响情绪的因素,就是“中国电信”,经历了几天大涨后,各路大资金也如约而至。20号涨停,21号小幅波动,结果22号直接就来了个低开大跌8%,次日继续下跌4%。

电信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情绪。

这期间,分析师的关注度也开始提高。但报告数量还没有那么多。有人当炒作,有人当趋势。

【长江证券-包承超】策略团队,对4G当时的产业爆发进行了对比。提出“Chat GPT 整个产业的传导顺序:AI 操作系统的更新,带动相关上游半导体产业链,硬 件软件相互促进,后续或会有一轮设备更换周期,最后使用相关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传 播铺开。”

当然,事后来看,大A选择了“我都要”,算力、应用,交相辉映。

5、2月28-3月2日:资金切换,修复、起势

这是一个修复窗口。28号出来了“数字经济”的大政策,数字板块高开。

3月1号,做多反攻。

除了政策之外,不得不说的是“光伏板块”大跌,部分基金开始调仓。

中国电信大涨8%,收回前期大跌阴线,并创出阶段新高。

浪潮信息,横盘多日之后,再次封板。

海天瑞声,V型上涨,即将冲击前高、历史新高。

汉王科技,涨停,即将冲击横盘新高。

万兴科技,一波调整结束,回踩20日均线,以大涨启动。

蓝色光标,大涨10%。

360,依然处于横盘。

一次新行情,跃跃欲试。但,黑天鹅来了。

6、3月3日:黑天鹅来袭

2日晚,浪潮信息突发被美国限制,贸易受限,市场推测有可能拿不到英伟达芯片。

原本服务器,主要就是靠芯片,然后再做一些组装和开发。

这个消息的打击,无疑很大。

浪潮信息,毫无疑问,一字跌停。4日继续跌停。

3日,对冲行情。当天,国产算力公司出现上涨的对冲性:寒武纪阶段小幅新高、拓维信息大涨、龙芯中科先下跌,再拉升。

7、3月4日-10日:算力整体跟随,应用独立性开展

随着4日-10日的浪潮信息的波段大跌,拓维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也出现了回调,对冲性一般。

尤其值得回顾的是,工业富联。1号开始涨幅启动,3日下午,作为“对冲盘”涨停。

但由于工业富联体量大,服务器也只是纯加工,还不是带开发什么的,所以,市场觉得弹性有限。4号也跟随出现调整。

这个过程中,应用端独立性增强--万兴科技、蓝色光标等,回调幅度很小,独立性开始增强。

运营商,也不断走强,创出新高。

8、3月1日-14日:运营商的剧本

这里把1-14日单独拎出来再看一下运营商。

更大背景是,2月底的“中特估”。中字头在低位+增量资金涌入+政策鼓励,迅速走了一波行情。

运营商则是“中特估+数字经济”叠加催化。

中国联通,先是以中特估的先锋,在2022年11月就有一波拉升,随后震荡横盘。

中国电信,开始走强,不断曲折中创出新高。

而更显眼的则属于“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原本属于“卫星互联网”主题。中国卫星,早早2连板后横在高位,中国卫通作为行业龙二,也有跟风,但涨停后横盘。

但随后,中国卫通的逻辑变了,中国卫通参加了和三大运营商一起的标准制定,也是卫星运营公司。于是,市场不再当它是卫星互联网主题,而是“运营商+中特估+补涨”。

中国卫通,通过涨停+大涨+小幅横盘的方式,实现了10个交易日90%的上涨,在“10日100%”涨幅的限制里,打出了“游资新模式”。

13日,中国移动涨停、电信涨停;情绪过于亢奋,14日,相继冲高后,开始横盘休整。

卫通的表现,让市场以为游资新模式出来了,但很快发现,更大的交易风格变化在开展。

9、3月10日-14日:独立性酝酿

万兴科技,前期回调,20日均线后,再次20%大涨,彰显应用端的独立性。

工业富联,也经过调整后,逐步上涨,来到了前期涨停位置。

蓝色光标,10号接入微软的消息刺激,大涨。

寒武纪,横盘突破。

14日,光伏板块以逆变器为主,再次大跌。又有资金切换。

10、15日:GPT-4发布,重磅但弱声

好的主题,就是不断有新燃料添加。我们的15号凌晨,GPT-4发布,多模态再次超出人们的认知。

但15日当天,GPT主题整体还是走弱的。360还大跌5%。万兴科技,在修整;蓝色光标,休整。拓尔思,甚至横盘横着还出现了破位。

(事后来看,任何图形,都可以靠资金修复;只要逻辑、情绪够好)

之所以市场对重磅消息回应较弱,是因为,市场的目光,在“一带一路”。北方国际,完成反包涨停;中油资本,涨停。

市场再次处于一个思路:觉得GPT要调整,新主题更容易获得溢价。

11、16日:微软助攻应用,再次带动情绪

16日,微软推出了Microsoft 365、 Dynamics 365与Power Platform Copilot。

同日,百度也在下午发布自己的大模型。

微软的消息,再次点燃了应用。万兴科技率先大涨。

不得不说,市场还是聪明的。

如果百度大模型,低于预期,那么和open AI合作的,会占优势;如果百度大模型,超出预期,市场整体氛围强,也可以。

应用带动,万兴、蓝标连续大涨。

百度发布会后,港股持续大跌 10%,但随后有资金抄底,将跌幅拉回到6%。

12、17日:百度发威,整体新反攻

17日早盘,百度8%高开,市场情绪快速提升。

算力板块,工业富联率先平开拉升封板;寒武纪,也平开拉升 20%,景嘉微跟风大涨15%。

360,大涨8%,实现突破。

蓝色光标,大涨15%。

智能音箱,漫步者,也反包涨停。

同花顺,大涨12%,突破横盘。

13、20日,周一,机构发力,不一样的效果

17日GPT龙头拉升后,情绪回暖。

20日,周一开盘,运营商早盘平稳,但尾盘加速下跌,电信一度跌停。

工业富联大涨,寒武纪大涨。

更重要的是,机构偏好票开始启动:沪电股份冲击涨停、中际旭创也在蓄力。

这些票,有业绩,估值不高,12-20倍,叠加服务器、数据中心的资本开支空间;更重要的是,相对GPT而言,涨幅落后,补涨空间大。

沪电连续涨停。

360,冲高,阶段新高后回落。蓝色光标,连续大涨后进入盘整。

一方面,龙头似乎有调整的趋势,尤其各种减持出来,大家在等待一波像样的回调;另一方面,机构也在拉升低位补涨公司。

21日平淡无奇,市场似乎对方向,又有一些分歧。这时候重磅又来了。

14、22日:英伟达再次添了一桶油,机构再发力

21日晚上的英伟达发布会,算力的夸张,再次让市场兴奋。谷歌也将自己的产品,开始公测。产业趋势,不断加强。

于是,22日,市场再次向GPT加强。

光模块,中际旭创涨停,并连续拉升(前期另一个公司,剑桥科技,也已经在游资的支持下,走出了稳健的大阳牛)。

寒武纪,再次大涨接近20%。一水儿机构,几个亿的买。(这里还要说下,寒武纪在这个时候,发公告说要提高回购价格,真的是厉害。而且很快就买好了)

工业富联,再次涨停。360、昆仑万维,都大幅拉升,不断创阶段新高。

拓维信息涨停,随后三天两板。

浪潮信息也涨停,回到了一字板之上。看来能对抗美国商务部的,还是得靠大A股民。而机构也在浪潮里出了力,24号加仓2亿多。

市场成交额前10里,看不到其他主题;前20里或者前30里,宁德会出现,茅台偶尔出现。

市场对GPT进入加速状态。

即使24号,周五,各领头股,依然大涨。寒武纪更是10天实现98%收益。无意间,卡着了10天100%的线。

在行情期间,也陆续有数字营销、游戏等公司,出现 阳线+20cm+盘整 的模式。但持续度,力度,远不如龙头。

一些体会

1、不断刺激

产业不断有利好刺激,是GPT主题在A股,从一个小概念走向大趋势的重要因素。

每一次市场看起来要调整的时候,总有一个新利好来给市场提振。

当然,更关键的原因,依然是GPT本身带来的“效率革命”。真有用。

大佬站台的新概念不少,大佬砸钱的概念也不少,比如元宇宙;但真的能够转化为实际产业趋势,还是不容易的。

怎么判断呢?

比较难。一个方式,可能就是跟这个领域的大佬、乐观的人,交流,让他们洗脑。

2、龙头效应

虽然现在趋势下,没有了游资时代的七板龙头,但市场还是会有“龙头-跟风”之分。

不过,这个龙头,不再是单一龙头,更像是各类茅。个股虽有影响,但各类龙头也自有节奏。或者说,每个阶段会有不一样的带动因素。

比如,作为“海外应用”的万兴科技,逻辑最顺,每次大涨,都能带动情绪回升。

比如算力,龙头就进行了切换。

而更核心的是,辨识度。对资金的吸引力。

游资时代,寻找资金辨识度、高度辨识度;而现在的话,可能会切换到“机构审美”。

有诉求的公司,也会上涨更猛。公司名称就不说了,但行为逻辑上来看,是合理的。

机构入局的这几天,涨幅真是夸张。20cm不在话下,连续两个也可以继续加仓。

真的是,虽然看不懂,但大为震撼。怎么说呢,有种梦回2013。

3、行情对比

2013年,其实逻辑很硬。手机、4G网络都搞起来了,自然应用端要发力了。而且事后看确实这样,很多APP诞生,只是可惜不在大A。

这一次,AI大潮,未来甚至会出现个人AI助理。真效率革命。硬件先发力,但事后还是应用端涨幅巨大。

只是,算力确定性更高,抓到应用龙头的不确定性更高。

4、持有和节奏

利佛摩尔说,牛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做什么,持股。

当然,要持有的是龙头,至少阶段的龙头。

事后来看,这一波确实如此,持有很猛。

但,实际上,还是要看节奏。

2月份,PCB、光通信,都看好,但市场一直等了很久才认。

所以,一眼看到底的,还是少数。有些是懒得动了。

而节奏的重要性,还是一定程度上有迹可循的。不过我还不擅长,就不瞎说了。

5、风格变化

以前市场是游资驱动的热点模式,机构驱动的赛道模式。交易规则改变后,市场以为会出现平稳拉升的模式。没想到,加速模式,还是一样的。

但扭秧歌模式,还是整体有效的。机构审美,也会成为重要因素。

至于GPT怎么演绎,至少目前来看,还是有产业变化刺激。无论对标iPhone带来的A股投资机会,还是2013年的应用大潮,或者是新能源赛道等等,都有一个道理:

涨太快,会回调。但在大趋势里,容错概率很高。

最后,一个是大家可以再次回溯一下,早早提醒产业趋势的分析师们,加大对他们的关注。

另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保持跟踪、动态推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