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电子书在线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棉花糖话语 《棉花糖实验》电子书在线阅读

《棉花糖实验》电子书在线阅读

2024-06-09 16: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斯坦福大学的 “棉花糖实验” 可谓家喻户晓。这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有关儿童自制力的经典实验。实验方法是,将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到一间房子里,里面有一张桌子,还有一张椅子。研究人员先让小朋友坐到椅子上,然后再让他从桌子上挑一种零食,可以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干或者脆饼干。假设现在这个小朋友喜欢的就是棉花糖,那么他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他可以现在就吃掉这块棉花糖。另一个选择是,他也可以等研究人员出去一会儿,通常是 15 分钟,然后当研究人员回来后,如果他没有吃掉面前的棉花糖,他就可以再得到一块棉花糖,也就是两块棉花糖。如果这个小朋友等得不耐烦了,他也可以选择放弃,那么他将立刻得到面前的这块棉花糖,却也放弃了获得第二块棉花糖的机会。棉花糖实验被认为是一个有关延迟满足范式的经典实验。在棉花糖实验中,一个小朋友等待时间的长短与他长大后参加 “美国高考” SAT 考试所取得的分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一实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能否做到不吃那颗棉花糖,好像成了判定孩子未来人生的标签了。但事实上,棉花糖实验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误解。这个实验的发起者,也被称为 “棉花糖实验之父”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专门写了这本《棉花糖实验》来阐明实验的初衷、目的,以及正本清源,破除人们对此实验的诸多误解。首先,棉花糖实验的正式学术名称叫做 “学龄前儿童为了获得更加丰厚的奖励的自我延迟满足实证研究”,这是个比较复杂的名字,直到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在《纽约时报》以《棉花糖实验和公共政策》为名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媒体才将它称为 “棉花糖实验”,其实这只是系列研究中的一个实验。其次,棉花糖实验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错误了解释,有些严重偏离了研究人员的实验初衷,引出了很多无中生有的结论。最经典的就是,在实验中能忍受诱惑,坚持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后,获得两块棉花糖奖励的孩子,在未来的成就会比那些没有忍住诱惑的孩子更高。这从表面上来看是符合我们的直觉的,因为能忍受诱惑的人一定更具坚毅力,当然也就更成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结论,它犯了 “外推谬误” 的认知错误,就是说人们倾向于根据现在的某些情况,就简单线性地将这种趋势推广到未来,并作为判断依据。老话说的 “三岁定八十” 就是典型。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就是将世界简单化了,他们无视了变化的力量,忽视了趋势的实际发展情况,想要通过现在来预测未来,但忘记了预测未来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作者在书中就解释到,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测试孩子们有多优秀,而是为了弄清楚他们想要延迟满足时,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到的,他们当时会怎么做。作者强调,通过一个学龄前儿童为了棉花糖而等待的时间长度,来预测他们未来数年后的发展情况,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意义的。这种试图通过早期心理测试去预测之后长期的生命历程的尝试,已经被许多实践证明是非常失败的。我认为这才是研究者真正的科学态度,我们对棉花糖实验的误解来自于我们的误读,来自于传播中的以讹传讹,我们应当向研究者学习,正本清源、实事求是、科学实践,而不是妄加推测,以偏概全。就像作者说的,吃不吃那颗棉花糖,真的不代表什么。最后,早期的延迟满足能力对未来有影响吗?答案是有的,研究表明自控力强的人在许多方面确实有更好的表现、更高的成就,但是这种影响与生长环境、后天学习有关,而不是一次等待实验就能验证的。人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棉花糖实验所研究的自控力,也是可以学习、可以提升的。一些孩子在延迟满足方面起点比较低,但随着年龄增长,习惯改变,他们也会做得越来越好;另一些在起步时很有天赋,但在未来也可能会慢慢减弱。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责怪、哀叹那些做不到等待的孩子,而是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找到关键点,帮助他们去成长,去改变。这一点在《理性动物》一书中有详细解释。该书对棉花糖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那些孩子之所以不能等待,是因为他们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的生活不稳定,眼前有糖不吃,很可能就被兄弟姐妹抢吃了。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让他们养成了习惯,就是立刻吃掉属于自己的食物,等待是非常不现实的。生存环境影响生存策略,那些能忍耐的孩子也许生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他们对承诺能否兑现有着稳定的预期,他们可以等待,他们采取了慢策略。但是生活环境恶劣的孩子,未来不确定性很强,稀缺才是日常,生活经历告诉他们,承诺是难以兑现的,现在不享受以后就没机会享受了。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理性的选择。所以说孩子能不能延迟满足,不仅和孩子有关,更和这个环境有关,他们能迅速适应新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呼吁为孩子的成长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环境的重要原因,不仅是家庭环境,还有社会环境。所以说比起吃不吃那颗棉花糖,为什么吃才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