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字以内的名人名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梅花的好句10字以内 十个字以内的名人名言

十个字以内的名人名言

2024-06-02 2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0字以内的名人名言精选

  1、开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语堂

  2、不达成功誓不休。 —— 陈潭秋

  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

  5、经验包含着学问--富兰克林

  6、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7、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9、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 —— 柯尔律治

  10、良心是人生的根本。 —— 雷利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3、错误是智慧的课程。--怀特()

  14、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 书摘

  15、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怀特

  1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7、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 德莱赛

10字以内的经典名人名言大全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 书摘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 德莱赛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良心是人生的根本。 —— 雷利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错误是智慧的课程。——怀特

  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怀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语堂

  不达成功誓不休。 —— 陈潭秋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

  经验包含着学问——富兰克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 书摘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林语堂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 —— 柯尔律治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错误是智慧的课程。——怀特

  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怀特

  经验包含着学问——富兰克林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20以内的数》复习课教学设计精选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认识图形、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图形

  1、出示第116页第4题

  (1) 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 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 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4) 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5) 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117页第5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书上第119-120页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120页的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117页第6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让学生先观察网球馆的图,估计能坐多少人,建立数感。让学生回顾学习100以内数数时是怎样数数的,温故知新。从而引进新的更大的计数单位“千”。巩固一千就是10个百,10个百就是一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数一数,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100起数到114,解决数数中的第一个难点接近整十的数的怎么数。接下来以小猴子的形式,让大家帮忙数一数197到201怎么数,克服数数中第二个难点,接近整百的数怎么数。然后是让学生试着从985数到1000,解决数数中的第三个难点。

  接下来就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解决了1000以内数数的问题。接下来是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数的组成。出示散乱的小棒,提问,你能一眼看出这是多少根小棒吗?你能想想办法怎么样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出示图片10根10根的,学生还是不能。然后出示图片,100根一起的学生就能看出多少根了。说一说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再计数器上拨一拨,引出1000以内数的'读写,接下来再出示小棒,写一写读一读。接下来就是练习,中间带零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最后是冲关练习,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

  本节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很好的突破了难点,教师语言需要简化提高。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干老师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一、数形结合,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节课中,干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10个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并有梯度性,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之后,当干老师出示1片6列、3片5列2个的小正方体时,学生基本上都能马上看出这些数;接着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学生也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一幅方块图。以上种种都归功于干老师之前为学生建立的方块图的表象。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当干老师揭示了全校人数有980人后,向学生提问:往后数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个学生上台在计数器上拨,拨到999后,学生碰到了困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干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强化这节课的重点,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整节课贴近生活,比如让学生搜集1000以内的数,使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个人感觉,在本节课中,干老师在教学拐弯数时,让学生说得不多,而且请学生上台拨计数器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去拨,而是发现学生稍有不对,就把学生打断了,然后自己亲自去拨。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协助同学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协助同学建立数感,比如说:100以内的数,终究这些数同学在生活中可以充沛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同学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二、初数1000以内的数

  教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同学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置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他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置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终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同学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同学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

  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同学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同学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置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同学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假如随意让同学从多少数到多少,同学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同学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同学的数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