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都”桐城 挖掘埋藏百年的“文化宝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桐城旅游 走进“文都”桐城 挖掘埋藏百年的“文化宝藏”

走进“文都”桐城 挖掘埋藏百年的“文化宝藏”

#走进“文都”桐城 挖掘埋藏百年的“文化宝藏”|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星报讯 桐城古称“桐国”,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桐城”,迄今已有1200余年。在安庆的旅游路线里,桐城是游客们不会错过的一站。3月21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安徽古城,体会这里浓厚深远的人文风景。

提起桐城,就不得不提起六尺巷。这条全长100余米、宽2米的名巷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其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深刻内涵穿越时空,懿德流芳,使之成为后人接受廉让教育、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载体。

六尺巷内有诗画照壁、诗山、曲廊、围墙及“懿德流芳”“礼让”牌坊等景点。据《桐城县志略》,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空地,吴氏越用之。张氏家人驰书于都,张英批诗于后寄归,劝告家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成此巷。

记者到达现场时,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工程的建设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据介绍,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工程项目于2019年开工,目的是重现“六尺巷故事”场景,更好地传承发扬“六尺巷文化”。为此,当地政府另选新址支持公立医院和近200户居民搬迁,并根据考古发掘、文献资料、口述史等,按原形制重建。片区设计规划占地85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新设计的恢复建筑27栋,历史建筑修复5处。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下一步将进行布展和运营工作,预计2023年10月份对外开放。

此外,桐城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享有“文都”盛誉。这里文风昌盛,“桐城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归附作家1200余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蔚为高峰。

其中,桐城文庙是桐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缩影之一。桐城文庙位于桐城市城区市民广场,始建于元朝延佑初年,是元明清以来桐城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由门楼、宫墙、泮池、泮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建筑构成。门楼正面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题书,有镂空木雕、浮雕60余处,“孔子生平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图案逼真传神,生动有趣。主体建筑大成殿供奉先圣先师孔子、“四配”及“十二哲”塑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