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专栏(六):如何做法律案例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案例分析写作大纲怎么写范文大全 生涯专栏(六):如何做法律案例分析?

生涯专栏(六):如何做法律案例分析?

2024-06-03 1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教师篇

Q1. 对于法学生来说,法律案例分析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储备?

案例分析对学生的法律功底要求较高,需要综合具备法律基本理论知识,法律文书写作功底,逻辑学基本理论以及对法律条文精准解读等能力。

【赵静】

 

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熟悉相关法律条文,学会法律检索等。

【杨宏芹】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用来处理实际问题的。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写好法律案例分析,需要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解决争议的能力,法律案例分析能够很好地检验其是否具有这些能力的试金石。仅具有纯粹的法律知识而不具备法律思维和解决争议能力,或具备法律思维和解决争议能力而没有法律知识储备,均不能很好解决法律案例分析。

法律案例分析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储备,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而言,具体表现为:系统地理解法律的体系、基本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以及解决途径等法律知识,运用价值取向的思考方法和合理的法律论证逻辑的法律思维来解释适用法律,为案例分析提供法律思维和论证方法,在案例中发现适用于该案件的法律规范,将法律规范具体运用在案例中,运用法律解释、法律漏洞的补充等法学方法,来回穿梭于案例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思考,最后完成案例分析撰写。

【邾立军】

 

Q2. 对于法学生来说,如何写好一篇完整的法律案例分析文章?在法律案例分析过程当中应当注意什么?

(1)如何写好一篇完整的法律案例分析文章:

首先,要简明扼要介绍案件情况;

其次,对案件进行法律分析,在分析中可以对法律依据进行引用,再次需要列明法律依据;

最后,是总结判决结果。

(2)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概括争议的题目应当简短明确,直接点题;

第二,叙述案件事实。在简明扼要陈述时,不能遗漏关键点,不能带入主观判断,防止对读者产生误导;

第三,介绍不同观点时,一般是主流观点,不需要把所有的观点列明,但是只要介绍了别人的观点,就要核对,防止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赵静】

 

第一,学会梳理法律关系,找出案件争议焦点,运用所学的法学基础知识对争议焦点进行分析;

第二,既要注意实体法的规定,也要考量程序法的规定;

第三,法律适用一定要准确;

第四,注意案例分析的结构、条理性、不能有错别字。

【杨宏芹】

 

写好一篇完整的法律案例分析,首先要确定法律案例分析方法。

法律案例分析方法主要有鉴定体、历史方法(又称为法律关系思维方法)和判决体等。

鉴定体,须基于各自的请求权基础,审查所归纳的案情能否满足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在于证明被考虑的请求权基础是否存在,其主要撰写方法是:先按照请求权基础各种方式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所提问题逐步求证和检讨请求权基础是否存在,最后对于提出的问题得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结论。

案例分析的另一种方法是历史方法,即按照案例事实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检讨法律关系。鉴定体先寻找法律规范后进行事实认定,历史方法是先认定事实后寻找法律规范。

除此之外,还有判决体,即先有结论在前而论证理由在后。现在鉴定体受到法学界的推崇,但鉴定体不排除兼采判决体或历史方法。

法律案例分析主要是检验法学专业学生的思考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欠缺理解法律条文的能力,不能很好地掌握法律概念,不能运用逻辑方法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那么是不可能写好法律案例分析。以法律案例分析采用鉴定体为例,其主要目的是训练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法学专业学生要写好鉴定体的法律案例分析,应培养探寻请求权基础的能力,培养严谨缜密的法律思维方法,即根据案例事实归纳并提出法律问题,寻找和分析请求权基础,根据解题思路来撰写案例分析。

在法律案例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应当全面了解案情和确定案件事实,将日常生活用语转化为法律语言,运用法律解释、法律漏洞补充等法学方法,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到具体案件中,从而确定案件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特别注意思考方法的培养,注意具体法律规范的引用、引证判例学说、抓住案件问题重点、注重论证说理以及法律写作的客观理性,针对问题理清解答思路,思考结论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法律常识即公平正义的理念。

【邾立军】

 

二、学生篇

Q1. 在参赛的过程当中,令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也是我在写作过程中所遇见最困难的事:认定案件事实。因为之前接触过的案例分析是已经既定的案件事实,但这次比赛是给庭审笔录与证据材料,需要自己认定案件事实,而案件事实不认定清楚无法展开后续讨论。为解决这个问题,去查了一些法官关于案件审判方面的书籍,学习新方法,才慢慢解决问题。

【严紫铭】

 

(1)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

在归纳案件事实时,要在赛题的各项证据内容中客观地去发现、认定事实,并结合多方面的事实对双方相对立的观点表述进行取舍判断,有时还需要用生活常理去合理推定行为及动机,这个发现和取舍的过程使我印象深刻。

(2)遇到的困难和解决:

初读赛题后形成的印象和判断使我完成的事实归纳初稿具有一定的偏向性,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法律论证分析,后来发现错误后不得不把所有归纳和分析推翻重来,极大地影响了完成进度。最后只能以相对客观和中立的态度去重新认识和归纳整个事实,反复提醒自己避免受先入为主印象的影响,重新完成写作。

【邓玉荟】

 

我觉得在这次参赛的过程当中,虽然这次比赛是各自为战,但是与其他参赛队员一起为这个赛题彻夜奋战,互相交流经验与想法,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比赛当中曾对于物权返还原物请求权有诸多疑问,因为这个问题也是本次案例分析大赛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关于该请求权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问题也让我感觉寸步难行,不过在求助于指导老师与同学后,并且自己不停地查找论文文献学习的情况下,结合案情事实,得出了较为合适的论述。

【卢云翎】

 

这次比赛算是大学以来自己本专业方向第一个正式的比赛,也可以说是对自己民商法方面的一次综合检验。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虽然我们是个人战,但是在法律适用和分析方向上几个同学的一起有过蛮激烈的讨论,甚至还有专门请教校外导师和任课老师。

在紧锣密鼓地看了一周的论文并写完了大框架的分析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分析重心放错了,本来应该是着重研究房屋所有权及买卖合同效力的问题,我却对“具有遗嘱性质的房屋确权书”的遗嘱属性大刀阔斧地论述。当时发现方向写偏了的时候是有点痛苦和绝望的,毕竟已经写了很多内容了,也埋头看了不少大佬的论文,但是想想对这个比赛还是很有虔诚之心的,是希望能有个好结果的,所以就在原有基础上删删改改,相当于重头再来。

【孙锦】

 

Q2. 你觉得此次案例大赛参赛过程对你最大的帮助(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整个备赛过程来看,你觉得参加此类比赛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最大的收获是对一个案件分析的完整过程。这种完整的过程是比较少有的,但以后面对司法实务又会经常遇见,所以这次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个人来看,参加此类比赛的准备需要有:

第一,一定的法学基础,毕竟是法律案例分析比赛,没有基础也说不过去;

第二,全面与细致,全面指的是将可能的点全都囊括,细致是将点尽可能深化、细化;

第三,平静,有可能写着写着心态会不稳定,需要一颗平静的心来面对。

【严紫铭】

 

案例分析的写作过程对提升法律运用和分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指导老师杨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切实体悟到法律文书写作对逻辑的严谨性、表达的凝练性要求。

参加此类比赛需要重视和利用好平时案例分析、写作表达的机会,有意识地锻炼事实归纳,分析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邓玉荟】

 

经历了本次案例分析大赛,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这个奖项本身,而是为了这个比赛在不知道能不能获奖的情况下依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个案子当中,在查资料和理论学习当中收获新的知识,巩固原有的基础。不断地改稿,不断地重新审视案件事实,这样的一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从备赛过程来看,我认为,参加这样一个比赛必然需要基础的知识储备,这是必要条件;其次是需要一个敢于较真的思维,有时候,多检索一份资料就意味着案例的分析就更具有客观性;最后,就是有坚持的毅力,记得我的稿子前前后后改了十几版,到最后一刻仍然在思考细节问题的修改。总而言之,愿意为这样一个案子去做很多付出,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卢云翎】

 

本次案例分析大赛参赛过程中对我收获最大的是对法条的理解和类案检索能力。能够作为案例分析大赛的试题肯定是具有一定争议性和思考辨析价值的。之前民法期末考试是一篇案例分析,老师的问题其实已经将思考的方向基本涵盖在题设了,所以对于法条的适用和请求权基础的分析没有什么值得多加思考的地方。但是这次的案例牵涉过多内容且没有明确提示,就需要我对相关法条、司法解释都能理解透彻,不能简单地照葫芦画瓢套法条。单纯的法条评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本就在学理上有争议的,这就需要我去进行类案检索,看看这些法条在真实案例里法院的判决,从而明确法条制定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从备赛过程中,我觉得参加这类比赛首先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无论是查阅文献资料还是撰写修改分析报告以及互相讨论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如果DDL或者个人事情过多的话,也很难完全专注于此类比赛上,更难说一遍遍修改的毅力和斗志了。其次是需要较为丰富且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例如物权法、合同法和民诉在同一案件中的分析,对案件判决都是有重要影响的。最后是心甘情愿,此类比赛的时间线会拉的比较长,很容易一开始斗志昂扬,渐渐地萎靡颓废,最后不了了之,所以选择一个参加比赛的理由和目标,足以让自己心甘情愿不放弃并认真完成。

【孙锦】

 

Q3. 从此次比赛当中,你觉得一篇案例论文需要怎样写?

案例论文的写法我只能简单谈谈我觉得重要的一点体会:回归案件的基本,也就是事实与法律。事实务必以法律为依据,法律又要求为主张提供依据。一定要把这两个想清楚,才可能分析准确。

【严紫铭】

 

我在写这篇案例分析的时候,是先以时间为主线就已有信息梳理案件事实,根据要求归纳争议焦点并对争议焦点进行适当的分解,以列标题的形式建构出分析框架,再在各个标题下进行拓展分析。分析时尽量以概括结论—提出问题—阐述规则—适用规则—重申结论的模式进行,尽量使写作表达的逻辑更清晰。

【邓玉荟】

 

我认为,完成一篇案例分析,首先是要完全熟悉案情和证据,这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部分。

然后就是检索,检索就好比寻找烹饪的食材,找到烹饪一道佳肴的食材非常必要,为了写好案例分析,找到合适的文献和理论也非常必要。

对于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说,我推荐大家去学习德国的请求权基础分析法,虽然起步会比较困难,但是长期的训练对于法律逻辑的完善有着极大的帮助。

最后,就是对于格式的严格要求,一份格式工整,结构清晰的案例分析会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卢云翎】

 

首先肯定是对案例的内容足够清晰了解,最好能够对一些细节问题多加关注和思考,比如原被告陈述中自相矛盾、值得质疑的点。

其次是对案例进行定性,确定方向,列出框架和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高效地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检索和类案分析,同时如果不及时梳理资料内容的话,很容易出现自己陷入各学派大佬的“剑雨江湖”,看了一堆学说却不知所云。

再者应该是学会沟通,虽然是比赛,但是大家都是抱着互相学习的目的来参加的,孤军奋战是孤勇还是莽撞无法确定,但在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请教中往往能够收获新的思路和知识,甚至悬崖勒马、及时止损。

最后则是清晰干净的格式,按照比赛规定的要求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是最低要求,如果有需要增加图表来呈现分析结果也需要和整个报告的风格形式契合,因为格式工整、结构清晰的案例论文才会让人觉得专业化、有内容。

【孙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