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评课课件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染色体组成图片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评课课件ppt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评课课件ppt

2023-03-26 00: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评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节染色体变异,刷基础,刷易错,刷提升,染色体结构,同源染色体,Ttt,相对性状,交叉遗传,XaX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安徽马鞍山2020高二上期末]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一定不育B.单倍体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C.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都是单倍体D.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题型1 染色体数目变异若单倍体含两个(偶数)染色体组,则该单倍体是可育的,A错误;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四倍体的单倍体植物含两个染色体组,B错误;单倍体是一个生物个体,而不是一个细胞,C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是单倍体,D正确。2.[山东菏泽一中2021高一下月考改编]如图表示生物的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B.图b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C.图c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成图a细胞的每一极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细胞中一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A错误;图b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aBbbCcc(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应该有3个),B错误;图c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它代表的生物如果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就是二倍体,若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C错误;图d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它代表的生物只能是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成,D正确。3.[北京昌平区2021高三下二模]果蝇中野生型正常眼为纯合体,利用无眼果蝇(ee)与野生型正常眼的单体Ⅳ果蝇(缺少一条Ⅳ号染色体)杂交,F1中无眼∶正常眼=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中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是EeB.该实验结果说明e基因不在Ⅳ号染色体上C.单体Ⅳ果蝇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为50%D.单体Ⅳ果蝇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若等位基因E、e不在Ⅳ号染色体上,无眼果蝇基因型为ee,野生型正常眼的单体Ⅳ果蝇基因型为EE,两者杂交所得F1基因型全部是Ee,均为正常眼,与题干所说结果不符;若等位基因E、e在Ⅳ号染色体上,无眼果蝇基因型为ee,野生型正常眼的单体Ⅳ果蝇基因型为EO,两者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Ee(正常眼)、eO(无眼),F1中无眼∶正常眼=1∶1,与题干所说结果相符。故等位基因E、e在Ⅳ号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单体Ⅳ果蝇产生正常配子和缺少Ⅳ号染色体配子的概率均为50%,C正确。单体Ⅳ果蝇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4.[辽宁六校2020高一下期末]下列选项所示的变异能够代表猫叫综合征成因的是(  )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图中A属于染色体上a基因片段缺失,与猫叫综合征变异原因相符;B属于染色体上a基因片段重复;C属于ab基因片段颠倒;D中a基因变为A基因,属于基因突变。B、C、D与猫叫综合征变异情况不相符,故选A。题型2 染色体结构变异5.[湖北武汉2020高一下月考]有一种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它们发生断裂后片段相互交换,仅有位置的改变,没有片段的增减。关于这种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变异使染色体结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B.该变异一定导致基因突变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C.该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D.该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使染色体结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A正确;该变异是染色体断裂后片段相互交换,不一定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由于该变异是染色体断裂后片段相互交换,所以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C正确;该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D正确。6.[辽宁六校2020高一下期中]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B.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D.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图甲中“环形圈”的出现,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图乙中的“十字形结构”的出现,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交换,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丙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所以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A正确,D错误;甲、乙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丙属于基因重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甲图是由于个别染色体片段的重复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错误。7.[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20高一下月考]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和Ⅱ后期C.猫叫综合征和唐氏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遗传病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A正确;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有染色体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减数分裂Ⅰ后期,B错误;唐氏综合征病因是患者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C错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题型3 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8.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及其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类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精子的形成属于可遗传变异,且都与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互换有关B.若精子①⑥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则其形成的原因为基因突变C.精子②④⑤的形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精子③形成的原因是基因重组,一定存在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图乙中六种精子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或基因的改变,都属于可遗传变异。①③⑥既可能存在基因突变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片段缺失,④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片段重复,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故六种情况并非都与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互换有关,A错误;若精子①⑥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原因可能是B、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或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精子③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9.[吉林长春第二实验中学2021高一下月考]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克氏综合征(XXY)患者,从根本上来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ⅡB.与父亲有关、减数分裂ⅠC.与父亲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Ⅰ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既是红绿色盲又是克氏综合征(XXY)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Y。父母双方均表型正常,则父方基因型为XBY,由于父方不携带致病基因b,故患病孩子的2个Xb都只能来自母方,母方基因型为XBXb,母方产生的卵细胞中有2个Xb,是由于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细胞同一极,即进入了同一个卵细胞中,故选A。题型4 减数分裂异常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关系10.[江西南昌二中2020高一下月考改编]某男子表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由题图甲可以看出,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时,还丢失了一小段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B错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应该产生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共6种精子,C错误;该男子可以产生含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的正常的精子,因此与正常女子婚配,有可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正确。11.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甲紫溶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该实验的原理是低温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A错误;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不是使洋葱根尖解离,B错误;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用甲紫溶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只有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错误。题型5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12.[河北沧州一中2020高一下月考]如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根据图解,结合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C.用此方法培育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过程①也可以进行低温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中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正确;由于无子西瓜是三倍体,没有种子,因此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D正确。题型6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及过程13.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花粉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植株A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高度不育,B正确;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花粉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分裂中不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生物的性状也不一定发生改变,D错误。14.[湖北孝感重点高中协作体2020高一下期中]如图分别表示四种生物的体细胞,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都含有3个染色体组B.只有丁可以是单倍体C.图中丙可能是二倍体D.与丁相对应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a由题图可知,题图中甲、乙都含有3个染色体组,丁只有1个染色体组,A正确;凡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丙是否为单倍体,B错误;据题图分析可知,丙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二倍体,C正确;丁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不可能是aaa,D正确。易错点 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15.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唐氏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结果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数目也加倍,而且基因至少为两两相同,图①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不能表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的基因组成,A错误;果蝇为二倍体生物,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正确;唐氏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多出1条,③可以表示其基因组成,C正确;雄性蜜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④可以表示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正确。1.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1)是单倍体(2)体细胞内只有1个染色体组(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4)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7)一定是纯合子(8)是二倍体A.(4)(5)(7)(8) B.(1)(4)(5)(6) C.(1)(2)(3) (6) D.(1)(4)(5)(7)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新的植株是单倍体,(1)正确,(8)错误;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2)错误,(4)正确;该单倍体的幼苗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则能形成可育的配子,(3)错误,(5)正确;若二倍体玉米的基因型是A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AAaa,产生的花粉有AA、aa、A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AA、aa、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6)正确,(7)错误。B正确。2.黑翅竹蝗的性别决定为XO型,O表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N=23,雌性为2N=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雄性黑翅竹蝗体细胞中的12条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B.若体色褐色(A)与黑色(a)的遗传不与性别相关联,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若复眼正常(B)与异常(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群体中相关基因型有5种D.雄性体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的原因是其母本产生了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雄性黑翅竹蝗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3条,少了一条性染色体,所以它的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A正确;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若复眼正常(B)与异常(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群体中相关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O、XbO,总共5种,C正确;雄性体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的原因是其父本产生了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的精子,D错误。3.[陕西西安2021高一下期末改编]某男孩的18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变成环状,环状染色体的形成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环状染色体可用显微镜进行观察B.该男孩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人相同C.染色体的环化必定伴随着基因突变D.环状染色体可能由父方染色体形成图示的18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变成环状,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碱性染料染色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环状的染色体,A正确;图中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没有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则该男孩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人相同,B正确;染色体的环化不一定会改变基因结构,所以不一定伴随基因突变,C错误;环状染色体可能由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形成,D正确。4.已知某DNA片段上有基因A、无效片段和基因B,其分布如图所示,现将某外来DNA片段(m)插入位点a或b,下列关于变异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m只含几个碱基对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突变B.若m只含有几个碱基对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重组D.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基因m也无法表达位点a在无效片段中,该位点插入只含有几个碱基对的片段m,并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位点b在基因B的内部,此处插入只含有几个碱基对的片段m,会改变基因B的结构,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若在位点a插入有效片段m(相当于插入基因),这种操作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若在位点b插入有效片段m,会破坏基因B,使其无法表达,但插入的有效片段m很可能会正常表达,D错误。5.[辽宁抚顺2021高一下期末]如图是人体正常细胞中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一对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突变体Ⅰ、Ⅱ、Ⅲ是正常细胞的几种突变细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从正常细胞到突变体Ⅰ可能通过有丝分裂形成B.突变体Ⅱ的形成一定是染色体缺失所致C.突变体Ⅲ形成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突变体Ⅲ的形成是染色体互换的结果突变体Ⅰ中常染色体上的A变成了a,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A正确;突变体Ⅱ中常染色体上的A片段缺失了,有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也有可能是易位到了其他常染色体上,B错误;突变体Ⅲ中常染色体上的A片段转移到了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C、D错误。6.[河北唐山一中2020高一上期中]在一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如果出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该细胞产生的各种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D.该细胞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a基因的出现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而Ⅱ号染色体在该细胞中有三条,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而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减数分裂,B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C错误;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D正确。7.[福建漳州2021高二上期末]为获得果实较大、含糖量高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扦插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B.“嵌合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部分细胞染色体联会紊乱C.“嵌合体”植株自交不会产生三倍体的子代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可能含19条染色体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茎段时,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会受到影响,导致后期染色体无法移向两极而发生染色体加倍,而未处于该时期的细胞则不会发生染色体加倍,故形成“嵌合体”。“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A正确;“嵌合体”由2N细胞和4N细胞组成,这两种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不会发生联会紊乱,B错误;“嵌合体”植株自交时,若由2N细胞产生的配子与4N细胞产生的配子相互结合,则产生三倍体子代,C错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可能出现含19条染色体的细胞,D错误。9.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甲所示。(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期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异。(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故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植株进行测交。如果F1表型为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乙。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三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一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两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________。(1)由题图甲可知,该植株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并进行染色体分析,进而判断该植株是否发生了突变。(2)让植株A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植株进行测交,若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Tt个体产生的雄配子中只有t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只有窄叶(tt)。(3)以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题图乙。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只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宽叶植株B(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T和另一个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4)若(3)中得到的植株B(Ttt)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植株B形成的花粉的基因型为T、Tt、t、tt,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其中可育的花粉基因型为tt、Tt、t。10.[江西新余2021高二下月考]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某兴趣小组利用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在大约每2 000个子代个体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蝇。(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一对________,正常情况下,上述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伴性遗传的____________特点。(2)已知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异常及性别表现如下表所示(“O”表示不含性染色体)。(注:已知性染色体异常的可育个体,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联会及分配均是随机的)针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白眼雌蝇的原因,可做出如下两种假设。假设一:亲代雄蝇某一精原细胞红眼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基因型为Xa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白眼雌蝇。假设二:亲代雌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的异常卵细胞,与含性染色体________的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白眼雌蝇。(3)某同学设计了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哪一假设成立:让该白眼雌蝇与正常红眼雄蝇多次杂交,若子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否则假设一成立。(4)另一同学认为不需要通过杂交实验也能验证哪一假设成立,请代他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眼雌蝇∶白眼雄蝇=1∶1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或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选择该白眼雌果蝇的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假设二成立;若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假设一成立。(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正常情况下,上述亲本白眼雌蝇(XaXa)和红眼雄蝇(XAY)进行杂交,后代为红眼雌(XAXa)∶白眼雄(XaY)=1∶1,亲代雌性为白眼,子代雄性也为白眼的现象属于交叉遗传。(2)根据题意,对于亲代杂交在大约每2 000个子代个体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蝇的原因有两种假设∶假设一是亲代雄蝇(XAY)某一精原细胞红眼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基因型为Xa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白眼雌蝇。假设二是亲代雌蝇(XaXa)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结合题表中信息可知,亲代雌蝇(XaXa)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或者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导致产生了基因型为XaXa的异常卵细胞,然后与正常的含性染色体Y的精子结合发育形成了基因型为XaXaY的果蝇,即表现为白眼雌蝇。(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假设二成立,则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Y,与正常的红眼雄果蝇XAY杂交,则白眼果蝇XaXaY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为Xa、XaY、XaXa、Y,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XA、Y,后代中会出现基因型为XaXaY的白眼雌果蝇或者出现基因型为XAY的红眼雄果蝇或二者均存,否则假设一成立。(4)根据以上题意可知,造成该白眼果蝇出现的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除了杂交实验可以验证以外,也可以根据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定判断,实验思路为:选择该白眼雌果蝇的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如果假设二成立则细胞内观察到3条性染色体XXY,如果假设一成立,则细胞内观察到2条性染色体XX。11.[四川成都七中2020高一下月考]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会使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甲所示, 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部分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乙所示。 (1)正常情况下,图甲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型,子代中表型的比例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该变异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异的结果。 (3)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今有已知基因组成的纯种正常植株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种配子的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课文课件ppt,共21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背景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染色体变异示范课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碱基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缺失,猫叫综合征,果蝇缺刻翅的形成,基因突变的“缺失”,基因数目减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