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柏林之围(善意的谎言再大也应该原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柏林之死书籍 读书笔记:柏林之围(善意的谎言再大也应该原谅)

读书笔记:柏林之围(善意的谎言再大也应该原谅)

2023-07-05 0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时间】2022年2月20日

【国别】法国

【类型】小说

【作者】阿尔丰斯·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爱国作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两年后,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他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的“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资料来源于网络)

【内容提要】

茹福上校是一位狂热的爱国老人,当法国军队战败的消息传来时,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中风瘫痪了,再也站不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人的孙女发现老人在听到误传的法军胜利消息后,目光变得明亮起来,舌头也不再沉重,甚至能结结巴巴地说了两次:胜-利-了!小孙女为了让老人恢复健康,她决定不停地编造法军胜利的消息给老人听。

果然,老人每听到法军一次胜利,精神都要好转一点。但是,随着老人神志的不断好转,孙女编造假消息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老人年轻时曾经跟随拿破仑进攻过普鲁士,熟悉法军的进军路线。孙女只能不分昼夜地伏在德国地图前,在上面插小旗子,竭力杜撰一次次辉煌的战役。还伪造她父亲也就是老人的儿子,给老人写来一封封“战报”。老人信以为真,还对每一次战役进行点评。

真实的情况正好相反,普鲁士军队节节胜利,已经围困了巴黎城。可怜的老人根据孙女的杜撰,也推算出法国军队正在围困柏林城。

很快,德军攻破了巴黎城。在德军入城的前一夜,老人恍恍惚惚听到孙女和医生议论军队入城的事情,误以为是法国军队凯旋。第二天一早,不知道是什么意志力、生命力促使老人站起来,并找到以前的军服、军刀,穿戴整齐,站到窗前。

当满大街所有房屋的百叶窗都紧闭着,整个巴黎阴森森的,到处都是奇怪的白底红十字旗。头盔尖顶闪烁光辉的普鲁士士兵,迈着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和军刀的撞击声进入凯旋门,一切事实都与茹福上校脑子中的想象相反,他崩溃了,东倒西歪地挥舞着手臂,大叫一声:快拿起武器,普鲁士人来了……然后重重地倒在地上,死了。

【我的感悟】

1、小说虽短,但是读起来令人震撼。首先是老人对法国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容不得法国的失败。中风因听到法国军队失败而起,康复好转因听到一系列“法国军队胜利的战役”所致,死亡却是看到真实情况——法军失败,德国军队进城的结果。是一个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兴衰捆绑为一体的、接近狂热的爱国者。其次是老人的孙女,千方百计,呕心沥血编造假消息,目的只是为了老人康复,与爱国主义情怀无关,体现了爷孙间深厚的感情。

2、标题“柏林之围”很滑稽,事实应该是“巴黎之围”,但通读小说,才能理解标题之妙。

【精彩片段】

1、我们和V医生一起沿香榭丽舍大街走着,向被炮弹炸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得坑坑洼洼的人行道询问巴黎被围困时发生的故事。

2、那是茹福上校的家,他曾是一名第一帝国的重骑兵,一个对荣誉执着而固执的爱国老人。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了香榭丽舍大街,找了一套带阳台的公寓居住……猜猜看这是为什么?为了亲眼目睹法国军队凯旋归来的盛况……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传来时,他刚吃完饭离开餐桌。当他在失败战报的下面读到拿破仑的名字时,顿时就摔倒中风了。

3、看到两人在一起,您会说他们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的两枚漂亮的希腊钱币,只不过一枚年代久远一些,颜色比较灰暗,边沿稍有磨损,而另一枚则光彩夺目,干净清晰,带着新硬币的光泽和平滑。

4、我们的病人得的是典型的偏瘫症,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得了这种病是很难治愈的。事实上,在接连三天的时间里,病人一直处在一动不动的痴呆状态中……就在这个时候,有关雷舍芬的战况传到了巴黎。您是否还记得,这消息来得有多么奇怪。直到晚上,我们所有人都还以为打了胜仗,两万普鲁士人被歼灭,王储被俘……我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样的奇迹、什么样的电流,使举国欢腾的回声径直传到瘫痪病人的炼狱、传到了这位可怜的聋哑老人的耳朵里;总而言之,那天晚上,我来到他的床头时,看到的完全是另一个人。他的目光几乎是明亮的,舌头也不再沉重。

5、人们刚刚得到雷舍芬的真实战况:麦克马洪落荒而逃,法国军队全军覆没……我俩面面相觑,沮丧万分。她想到父亲,悲痛不已。而我则想到了老人,不禁浑身颤抖起来。他肯定是经受不了这新的打击的。可是,怎么办呢?让他继续高兴下去,相信那使他死而复生的幻觉!……但这意味着要对他撒谎……

6、最初的几天还能对付得过去。老人的脑子糊涂,像孩子一样容易哄骗。可是随着身体的康复,他的思维越来越清晰。女孩必须让他知道双方军队的动向,为他编造战况的报告。

7、巴黎的所有城门都紧闭着,战斗就在城墙下进行,郊区成了我们的国界,这一切都使我焦虑不安。可是我看到老人坐在床上,既兴奋,又自豪。

8、这时候,包围圈越来越小了,可惜被围的不是柏林!

9、有那么两三次,从马约门传来的大炮可怕的齐射声让他惊跳起来,他就像猎犬一样竖起了耳朵;我们不得不编造说巴赞元帅在柏林城下取得了一次新的胜利,人们在残老军人院那里鸣炮表示庆贺。

10、第二天,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踏上从马约门通往杜伊勒里宫的长街时,老人房间的窗户轻轻地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他头戴头盔,腰佩军刀,一身在米约手下当重骑兵时穿过的旧军服。我至今还在纳闷,究竟是什么意志力、什么突发的生命力,促使他站立起来,而且穿戴得如此整齐。不过毫无疑问的是,他确确实实在那里,站在栏杆后面,惊讶地发现大街这么宽阔,却又这么沉寂;所有房屋的百叶窗都紧闭着,整个巴黎阴森森的,就像一个巨大的检疫站;到处都是奇怪的白底红十字旗,士兵的前面竟然没有欢迎的人群。

11、这时,在广场死一般的寂静之中,传来一声叫喊,一声可怕的叫喊:‘快拿起武器!……快拿起武器!……普鲁士人来了。’走在前卫队伍最前面的四名普鲁士枪骑兵看见,楼房上面的阳台上,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东倒西歪地挥舞着手臂,然后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这一次,茹福上校真的死了。(2022022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