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公开课(12):课堂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优秀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板书设计方案数学 如何上好公开课(12):课堂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优秀案例)

如何上好公开课(12):课堂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优秀案例)

2024-06-16 2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板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或屏幕以简洁、凝练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形象、直观的视觉形式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板书设计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屏幕)上书写的文字、符号,用以传递教学信息和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又称教学书面语言;从静态的角度理解,板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屏幕)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教学信息的总称。一幅漂亮的板书能唤起人的情感,给人美的陶冶、美的享受。课堂板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称其为科学,是指它要将教材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说其是艺术,指的是它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画、线条、色彩等手段,强化表现力,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观点受到感染和熏陶。 好的板书设计应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为一体;好的板书设计像一篇文章浓缩后的精华,既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既逻辑严密,又能让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条理化和系统化;既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又能与其他事物区别和联系,并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而清晰的信息。

       透过板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治学态度、教学风格和思维严谨的程度以及他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一、板书设计的形式

       从板书的表现形式角度,板书可以分为:

       1.板书——是指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

       2.板演——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书写方程式等。

       3.板画——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描绘的各种图形、符号、表格等。

      三、板书设计的功能

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得知识信息的,它是最简易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它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长几倍。板书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逻辑层次和教学进程的直观体现,它对学生有指导调节、定向注意和定向思考的功能。因此,好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的重点、突破理解的难点、掌握内容的要点、脉络和体系。二是建构知识,强化记忆。教师课堂板书的过程也是知识条理化、逻辑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建过程。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文字、符号、图示、表格等板书形式的浓缩和结构化,变得直观、形象,让难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记忆,并且印象深刻。学生看着板书,听着教师的讲解,就会依据板书所提示的课题,边听边思考,板书的内容就可以引导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的思考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的课题上。三是激发兴趣,发展思维。板书设计通过图形、图表、线条、符号等形式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直观,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认知情绪和认知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是思维可视化的一种手段,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板书设计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抽象和概括,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思维的基础是分析和综合。板书设计正好将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过程有机结合。

四、板书设计的原则

板书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完整性原则——板书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是用以帮助教学。它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巧妙揭示,更是某种教学思想与理念的升华和体现。因此板书设计要将上述内容完美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简单地相加。二是学科性原则——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是不同的,教师在板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三是实用性原则——板书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去分析、理解问题,使学生掌握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设计不同形式的板书。四是直观性原则——板书要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学生通过简单形象的图画,从形象上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和法则,从整个板书的排列总结出本课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所在,一看板书就回忆起本课的内容。五是灵活性原则——课堂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所授内容不同、学生实际状况不同,需要灵活处理包括板书在内的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预先设计的板书也需要随着教学的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六是艺术性原则——板书是教学艺术奇葩,它融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一体,是老师的微型教案。七是目的性原则——这里的目的即包括教学设计的教学目的,也包括教材内容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收获些什么,都应该在板书设计中体现出来,当然这种体现应该是一种“精华性”的体现,这样我们的板书与教学设计才能完美结合,才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即1+1>2的效果。八是逻辑性原则——前面在板书设计的“完整性原则”中提到了板书设计应该是一个完美的融合体。那各部分之间如何完美地融合呢?这就需要注意板书设计各部分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使各部分内容之间有可推导性,让板书设计的各部分之间相互支撑、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四、板书的分类

      五、板书设计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的常见的类型

      板书从图形角度,有扇形、对称、辐射、回环、鱼骨、波浪、条幅、阶梯、表格、辅图等,但从内容角度,常见的主要有:

七、板书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板书设计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认为板书设计太“传统”了,远不如课件形象、生动、鲜活。

      二是操作问题——有的老师有板书却没“设计”。比如:

字形方面,有的老师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不清或者字太小,学生看不清楚。

      内容方面,有的老师书写内容过于繁琐,线索不清楚,重点不突出。

      形式方面,有的老师没有进行精心设计,乱写乱画,随写随擦。

      结构方面,有的老师图文安排失当,结构不合理。

      节奏方面,有的老师书写时机不当,耽误授课时间。等等。

      那么,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般应关注两种板式和四种形式。

两种版式:

 “四种形式”包括:

1.关键词语式,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1】

【示例2】

      2.逻辑要点式,其特点是思路清晰,可以突出重点。【示例1】

【示例2】

【示例3】

3.结构造型式,其特点是直观形象,妙趣横生。这种形式又可分为线索式、对称式、雁行式、聚焦式、辐射式、图案式等几种形式。【示例1】

【示例2】

【示例3】

【示例4】

4.图表示意式,其特点是表图简洁,示意明了。【示例1】

  【示例2】

【示例3】

八、板书设计的具体方法及示例赏析1.摘录提纲法板书是教材内容的集中反映,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设计而成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书面语言。板书所反映的教材、课文大多有鲜明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关键词句,因此可以采用“语句摘录”方法设计板书。所谓“摘录提纲法”,就是摘录教材富有标志性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关键词句而形成“提纲式板书”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要基于教材自身内容的明确性、结构的条理性。【示例1】【示例2】

2.概括归纳法板书是教师钻研教材、概括课文的产物,是中小学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教科书中的内容大多较为复杂,板书却要简结精练。因此,教师们常常使用“概括归纳法”设计板书。所谓“概括归纳法”,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抽象教材内容,归纳教材知识的方法。概括归纳法”类似学术论文前的“摘要”写法,在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的基础上,要进行抽象、升华、深化,这样板书才有深度。这种板书设计方法,需要高度的概括能力,是抽象思维的良好品质,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较好作用。【示例】

3.图形示意法教材是知识信息有意义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往往抽象而深刻,学生难以理解,中小学教师就有责任帮助他们“解读”教材和课文。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板书“图形示意”,即用符号、线条、图形,配以简要文字示意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这种方法是基于教师对教材认真的钻研、高度概括、独到表达,反映了教师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技艺技能和审美情趣。【示例1】

【示例2】

【示例3】

4.板画赋形法。板画,又称简笔画、黑板画,是教师在课堂上以简练的线条,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概括勾勒出各种景物、事物、人物等形象的一种绘画手法。以板画(简笔画)为板书的方法,形象直观,也称“赋形法”或“描状法”。赋形板画渗透了中小学教师的艺术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5.表格解释法。许多青年教师都喜欢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表格式板书为之提供了较好的选择。表格式板书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条理清楚,简约明了,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简洁之美。【示例1】

【示例2】

6.比较对照法。比较能起到深化、强化的作用,可以收到“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比较有许多方法,从性质上分有求同法、求异法、纵比法、横比法、定性法、定量法、综合法、专题法;从内容上分有知识比较、中心比较、人物比较、结构比较、语言比较、情节比较、文体比较、作者比较、背景比较、手法比较、风格比较、情景比较等等,用在总结、复习、单元教学上,效果更好。【示例1】

【示例2】

7.排列组合法。排列组合法是对教材中不同课文或内容的分类排列、综合叠加。从信息论上看,这叫“信息的交合”。具体地说,教材、课文中不同信息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接近的、相似的、闭合的、连续的、对比的、形态完善的组合,较易形成整体知觉。板书设计应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有规律的系统。【示例1】

【示例2】

【示例3】

优秀的板书设计一般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板书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有较强的系统性。一般而言,板书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上的重点就是板书的重点,板书内容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只有那些有条理、有系统、重点突出的材料才利于学生的记忆,板书内容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便于学生记忆。      二是板书的内容要少而精。板书与讲解一样,要少而精。《道德经》有言:少则得,多则惑。板书要做到“少书”、“精书”;板书要书在点子上,书在关键处,画龙点睛,提纲挈领。      三是板书要有计划性。板书之前,对板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安排,通盘考虑。书写时把黑板分成三部分,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中央。书写时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标题、后内容,再小结。不横七竖八,杂乱无章。书写时字迹书写正确,注意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更要杜绝“自造字”,更不能多一笔少一笔,不能在写字时“倒插笔”。总而言之,书写要规范。      四是板书要简洁、扼要。简洁扼要的板书便于归纳、总结和概括。好的板书是教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浓缩,而不是讲解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把讲解内容经过分解、综合、归纳、演绎,使板书内容更加提纲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五是板书有设计小样。不少有经验的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在上课前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板书提纲”——小样,贴在教案的后面。上课时,由于对板书内容心中有数,教师讲解与板书配合更加井井有条,效果颇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