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奶奶”获感动中国人物,她的退休日常是怎样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杨的拼音是 “拼音奶奶”获感动中国人物,她的退休日常是怎样的?

“拼音奶奶”获感动中国人物,她的退休日常是怎样的?

2024-06-02 17: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维云说,教成年人拼音并不容易,相对于学龄前后儿童的模仿能力强和记忆力好;不少成年人口音重,尽管接受能力强,但要改掉跟随数十年的口音,再模仿标准的拼音读音,并不容易。

于是,从第一个单韵母a开始,杨维云开始持续2年的零基础拼音识字直播课程。“我不收钱,不收打赏,不卖货。”她还会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短句教拼读。

杨维云还会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短句教拼读。

在她刚开始线上拼音教学直播时,同类的博主较少。她发现,这一年来,平台上涌现上百名拼音教学博主。在她看来,自己和现有的部分拼音教学博主不同,“我依然用黑板板书教学,但现在不少博主则是将镜头对准拼音课本点读。”

从1971年进学校课堂教书,成为教师的52年来,杨维云一直坚持用黑板一笔一画写出工整的板书。在线上拼音直播间这个没有墙壁的教室里,她依然选择用“原始”的教学方式,面对直播间的学生。

“凤霞”们的努力

今年3月4日,杨维云与另外12位“银发知播”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

——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银发知播”的颁奖辞。

13位“银发知播”获得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

被称呼为“杨老师”数十载,如今,大家也称呼杨维云为“拼音奶奶”。在一开始的直播,有上万人观看学习,数月之后,她的直播间固定的学生只有数十人。“只要有一个人坚持听课,我也会坚持上每一节课。”

她也逐渐了解部分素未谋面的学生的故事。

来自江西九江的黎丽已经70多岁,在杨维云开播半年后,黎丽来到直播间学习。黎丽识字,但不会拼音,操着一口浓重的九江口音。“黎丽告诉我,她年轻时学过一阵俄语,但是上学时间不长,没怎么系统接受教育。”杨维云说。

黎丽的经历,是许多老一辈年轻时经历的缩影。“现在,黎丽学得很不错,也开始学会用手机拼音输入法了。”杨维云说。

也有仍在工作的学员,在工作间隙抽空学习。

40多岁的凤霞不识字,是一名货车司机,她每天上午需开高速送货到包头的超市,下午往往在仓库里干活。但她一有时间,便点开杨维云的直播间学习。“凤霞要为生活奔波,她太忙了,但她还是想学更多。”

据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700多万,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4.08%下降到2.67%,下降1.41个百分点。

然而,不识字造成了巨大的信息鸿沟,一个指示、一则说明、一块路牌,甚至是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也不会写。

在现实中,人们注意到“文盲”群体的困窘。而在像杨维云这样的拼音教学直播间里,人们看到了“凤霞”们的努力。

(文中黎丽为化名)

【记者】杨琼

【作者】 杨琼

南方探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