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声: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痕迹管理”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村干部分工表怎么填 人民日报发声: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痕迹管理”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人民日报发声: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痕迹管理”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2024-02-18 14: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人民日报发声: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痕迹管理”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

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部分基层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日常工作中,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专家指出,“痕迹主义”在基层流行,已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当引起高度重视。

搞一次“卫生清扫”需要9份档案

在中部某省一个乡镇,近日举办了一次“脱贫攻坚资料大比武”,活动要求各村第一书记协同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准备2014年以来的所有脱贫攻坚资料,到镇里进行比赛。

“幸好有百度帮助我。”一位参赛者向记者透露了他的参赛秘籍。

为了不在大比武活动中落后,这名参赛者通过网络检索材料模板,再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套进模板,形成各种名目的系统性材料。他坦言:“评比结果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行,两年驻村,如果最后因为材料被扣分,或者挨了处分,两年时间白费不说,以后想提拔都难。”

记者在比武现场看到,镇政府会议室里一排排蓝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的文件盒整齐码放,摞满了十几张桌子。

资料比武通知

一位驻村干部的材料被要求改进,书面不能有勾划涂改,凡是有涂抹的地方,全部要用消字灵清洁,“这样就好看了”。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因为要经常打印资料,他们把乡镇政府附近的几家打印店“扶富”了。为节省费用,后来工作队专门购置了打印机,即使这样,所需费用仍然不少。

这位基层干部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某次,上级要求制作档案,一个贫困户一份档案24页,一式4份共96页,还要有照片,所有档案全部用塑料外皮包装。全村158户,用了1.5万张A4纸,照片打印异常费墨,硒鼓用了13个。

一位驻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搞一次“卫生清扫”就需要9份档案: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关于环境大整治的红头文件;二是村两委的工作方案;三是村民代表会议记录;四是思想动员会议记录;五是贫困户环境卫生名单;六是实施分工细则;七是扫大街的几张照片;八是片区考评表;九是贫困户入户考评表。

“材料环环相扣、图文并茂、相互印证,怎么看怎么像法院的卷宗。”这位驻村干部笑称。

以“痕”论政绩,假痕、虚痕流行

由于一些地方出现以“痕”论政绩的情况,许多人就想出制造假痕、虚痕来应对。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上级要求他们每天上午9点通过微信群的“发送位置”功能报告位置,证明自己坚守在村里。但实际上,有的人即使不在村里,也能把位置调整到村里,再发送给领导。后来领导有了察觉,不时通过“共享实时位置”的方式抽查。即便这样,还是存在技术漏洞,因为只要下载一个位置软件,就可以随时更改自己的手机定位信息,“将自己的痕迹固定在村里,这样就不用担心领导抽查了”。

一些基层干部抱怨,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往往很急,要求限时完成,这也逼得基层造假痕。

某地组织部要求乡镇街道上报“党员入党档案留存情况”,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委员告诉记者:“上午11点发通知,下午3点就要上报材料。”

某村村委会桌上摆满各类档案

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这位组织委员身心俱疲,为了在当天下午3点前上报材料,他赶紧给各村打电话询问情况,估算数据、东拼西凑、猜测推断,紧急“造”出一份材料,上报应付了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部分基层干部反映,上级不同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常常挤在一起,还硬性要求在相近日期完成,这更造成基层分身乏术、疲于奔命。有人不堪重负,干脆无中生有,连夜加班加点补材料、“造痕迹”。

防范变异,不能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

多数基层干部认为,基层工作复杂多变,进行基本的工作留痕是必要的,尤其是能“避免领导来时因一瞬间的误解,而否定自己的全部工作”。

但“痕迹主义”过多过滥,也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基层干部坦言,盛行的“痕迹主义”亟待减负:一是严重浪费了工作精力,影响工作实效;二是劳民伤财,增加工作成本;三是败坏工作作风,误人、误事、误形象。

资料比武现场

有些基层干部摸准了上级的脾性和作风,“材料准备得齐不齐、好不好、美不美”,直接决定考评分数。自然,一些基层干部就耗费专门精力用在保留工作痕迹上,而无法投入太多精力在帮群众解决难题上。

基层干部认为,过多过滥的“留痕主义”已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应尽快整治。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上级要改变对基层的考核方式,除了必要的工作档案,不能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要降低材料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考核向实绩倾斜;上级领导在基层检查时,应率先垂范“留实痕”,少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些担当作为,多些实地调查研究,多倾听基层干群声音,多为基层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困难。

来源:半月谈 人民日报

展开全文

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部分基层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日常工作中,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专家指出,“痕迹主义”在基层流行,已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当引起高度重视。

搞一次“卫生清扫”需要9份档案

在中部某省一个乡镇,近日举办了一次“脱贫攻坚资料大比武”,活动要求各村第一书记协同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准备2014年以来的所有脱贫攻坚资料,到镇里进行比赛。

“幸好有百度帮助我。”一位参赛者向记者透露了他的参赛秘籍。

为了不在大比武活动中落后,这名参赛者通过网络检索材料模板,再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套进模板,形成各种名目的系统性材料。他坦言:“评比结果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行,两年驻村,如果最后因为材料被扣分,或者挨了处分,两年时间白费不说,以后想提拔都难。”

记者在比武现场看到,镇政府会议室里一排排蓝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的文件盒整齐码放,摞满了十几张桌子。

资料比武通知

一位驻村干部的材料被要求改进,书面不能有勾划涂改,凡是有涂抹的地方,全部要用消字灵清洁,“这样就好看了”。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因为要经常打印资料,他们把乡镇政府附近的几家打印店“扶富”了。为节省费用,后来工作队专门购置了打印机,即使这样,所需费用仍然不少。

这位基层干部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某次,上级要求制作档案,一个贫困户一份档案24页,一式4份共96页,还要有照片,所有档案全部用塑料外皮包装。全村158户,用了1.5万张A4纸,照片打印异常费墨,硒鼓用了13个。

一位驻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搞一次“卫生清扫”就需要9份档案: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关于环境大整治的红头文件;二是村两委的工作方案;三是村民代表会议记录;四是思想动员会议记录;五是贫困户环境卫生名单;六是实施分工细则;七是扫大街的几张照片;八是片区考评表;九是贫困户入户考评表。

“材料环环相扣、图文并茂、相互印证,怎么看怎么像法院的卷宗。”这位驻村干部笑称。

以“痕”论政绩,假痕、虚痕流行

由于一些地方出现以“痕”论政绩的情况,许多人就想出制造假痕、虚痕来应对。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上级要求他们每天上午9点通过微信群的“发送位置”功能报告位置,证明自己坚守在村里。但实际上,有的人即使不在村里,也能把位置调整到村里,再发送给领导。后来领导有了察觉,不时通过“共享实时位置”的方式抽查。即便这样,还是存在技术漏洞,因为只要下载一个位置软件,就可以随时更改自己的手机定位信息,“将自己的痕迹固定在村里,这样就不用担心领导抽查了”。

一些基层干部抱怨,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往往很急,要求限时完成,这也逼得基层造假痕。

某地组织部要求乡镇街道上报“党员入党档案留存情况”,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委员告诉记者:“上午11点发通知,下午3点就要上报材料。”

某村村委会桌上摆满各类档案

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这位组织委员身心俱疲,为了在当天下午3点前上报材料,他赶紧给各村打电话询问情况,估算数据、东拼西凑、猜测推断,紧急“造”出一份材料,上报应付了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部分基层干部反映,上级不同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常常挤在一起,还硬性要求在相近日期完成,这更造成基层分身乏术、疲于奔命。有人不堪重负,干脆无中生有,连夜加班加点补材料、“造痕迹”。

防范变异,不能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

多数基层干部认为,基层工作复杂多变,进行基本的工作留痕是必要的,尤其是能“避免领导来时因一瞬间的误解,而否定自己的全部工作”。

但“痕迹主义”过多过滥,也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基层干部坦言,盛行的“痕迹主义”亟待减负:一是严重浪费了工作精力,影响工作实效;二是劳民伤财,增加工作成本;三是败坏工作作风,误人、误事、误形象。

资料比武现场

有些基层干部摸准了上级的脾性和作风,“材料准备得齐不齐、好不好、美不美”,直接决定考评分数。自然,一些基层干部就耗费专门精力用在保留工作痕迹上,而无法投入太多精力在帮群众解决难题上。

基层干部认为,过多过滥的“留痕主义”已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应尽快整治。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上级要改变对基层的考核方式,除了必要的工作档案,不能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要降低材料在考核分值中的比重,考核向实绩倾斜;上级领导在基层检查时,应率先垂范“留实痕”,少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些担当作为,多些实地调查研究,多倾听基层干群声音,多为基层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困难。

来源:半月谈 人民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称“痕迹主义”:“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一些地方上级管下级,发文件、提口号、开会议、排名次,就是不见实在干的。”

紧随“痕迹主义”而来的,是名目繁多的检查督察。“‘一人干、三人看,还有七人在指点’,‘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干活的苦不堪言,既承受着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刘晓庄委员坦言,一些部门把责任层层往下传递,过多的检查考核让基层无所适从。

反过来,为了应付来自上面的各种检查,一些基层干部成天忙于刷标语、竖板墙、搞景观,以至腾不出身子搞调研、办实事。刘晓庄委员用一首打油诗形象描述了基层干部的这种状态:“加班加点写材料、没日没夜整数据、一心一意填表格、辛辛苦苦编简报。”

“痕迹主义”既迷失了干部的工作方向,又贻误事业向前发展,与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格格不入,危害不容小觑。刘晓庄委员认为,应该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

对此,刘晓庄委员建议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以上率下。“痕迹主义”出现在基层,但根源在上面。要从领导机关开始,上下联动抓作风、文风、会风。

二是强化行动自觉。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关键是要把好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不做华而不实、劳而无功、人民不满意的事情。加强干部管理,使干部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情。

三是敢于动真碰硬。着力解决为政不勤、不公、不廉等问题,让“占着位子、顶着帽子、混着日子、摆着样子”的人“嘚瑟”不起来。

四是激励担当实干。不以材料“痕迹”评短长,要以工作实绩论英雄,把严格的干部考核机制变成促进工作的科学手段。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使广大干部在责任和使命面前心无旁骛挺身干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ID:zgjjjcb),记者:李玉长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称“痕迹主义”:“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一些地方上级管下级,发文件、提口号、开会议、排名次,就是不见实在干的。”

紧随“痕迹主义”而来的,是名目繁多的检查督察。“‘一人干、三人看,还有七人在指点’,‘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干活的苦不堪言,既承受着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刘晓庄委员坦言,一些部门把责任层层往下传递,过多的检查考核让基层无所适从。

反过来,为了应付来自上面的各种检查,一些基层干部成天忙于刷标语、竖板墙、搞景观,以至腾不出身子搞调研、办实事。刘晓庄委员用一首打油诗形象描述了基层干部的这种状态:“加班加点写材料、没日没夜整数据、一心一意填表格、辛辛苦苦编简报。”

“痕迹主义”既迷失了干部的工作方向,又贻误事业向前发展,与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格格不入,危害不容小觑。刘晓庄委员认为,应该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

对此,刘晓庄委员建议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以上率下。“痕迹主义”出现在基层,但根源在上面。要从领导机关开始,上下联动抓作风、文风、会风。

二是强化行动自觉。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关键是要把好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不做华而不实、劳而无功、人民不满意的事情。加强干部管理,使干部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情。

三是敢于动真碰硬。着力解决为政不勤、不公、不廉等问题,让“占着位子、顶着帽子、混着日子、摆着样子”的人“嘚瑟”不起来。

四是激励担当实干。不以材料“痕迹”评短长,要以工作实绩论英雄,把严格的干部考核机制变成促进工作的科学手段。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使广大干部在责任和使命面前心无旁骛挺身干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ID:zgjjjcb),记者:李玉长

点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