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他是著名的悯农诗人却人品不佳,后代竟被朝廷封杀不得做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绅是坏蛋吗 李绅:他是著名的悯农诗人却人品不佳,后代竟被朝廷封杀不得做官

李绅:他是著名的悯农诗人却人品不佳,后代竟被朝廷封杀不得做官

2023-12-25 21: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绅:昔为高古士,缘变猥琐人

据统计,唐诗普及排名前三的是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和李绅的《悯农》,但这《悯农》在《全唐诗》中,聂夷中和李绅的名下都收录了这首诗,只是聂夷中的诗后,有一个附注称“一作李绅诗”,看来还是小有争议的哈。

我是比较相信这诗是聂夷中所作。因为唐五代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明确指出,“锄禾”的作者是聂夷中。《北梦琐言》所记内容为晚唐五代事,题材丰富,包括文坛逸闻趣事,而作者孙光宪为晚唐五代人,与聂夷中生活年代比较接近,应该接近历史真实。

据说小学课本上是归于李绅的,权且认账。作者是谁对我们来说不重要啦,只是现在教孙儿背这诗时,常能回忆俺当年背这诗时的情景,而且以前在厂食堂的墙壁上,也写有这诗,这诗对我们来说是无处不在,小区也常能听见那小朋友在背,婴儿车上挂的那火火兔放的也有这“锄禾日当午”,李绅也因这诗而扬名。

李绅,字公垂,江苏无锡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官至宰相,74岁时在扬州逝世,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凭良心说,李绅虽是列为诗人而被人们所熟知,但他应该归类于政治家,诗文并不是很多,与同时代且相友善的白居易和元稹这些人相比,政治色彩要更加地浓烈,而在文学方面和他们相比就差得多多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他宦海浮沉数十年,曾位居丞相,对后期大唐的影响远比其它诗人要大得多。

李绅的家世原来也很是显赫的,祖上还曾做过中书令,可惜家道中落,未满十岁就父母双亡,由长兄照料长大,少年之时就颇有才华,其诗短小精悍,被人称为“短李”。

当然,也有人说他是人长得矮小。可能是此时他的生活也处于不太富裕阶段,在青年时代,他就写出了《悯农》这样的代表作。

但是,他的仕途却很是不顺,一连考了好几届都名落孙山,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考中进士,被授予国子监助教一职。但是李绅对这个职位并不满意,直接辞职,然后离开长安西安来到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并受其赏识。

这个李琦在当时还真是个人物,他是玄宗李隆基之子,也是个有野心、有实力的地方军阀,时领扬州大都督。在地方上也是为所欲为,那个写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杜秋娘,被他一句话直接纳入府中作妾。他也是一个有反心之人,一直想造反,过过当皇帝的瘾。

起事之时,强令李绅起草檄文,李绅不从下狱。这倒是反而还成全了李绅,不久李琦事败被杀,李绅获释,赴长安任校书郎,同好友元稹还有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创作了《乐府新题》二十首,其中多揭露社会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政治讽喻诗。

不过,随着仕途的顺畅,李绅渐渐地变得奢华起来,以前那种“悯农”情结便渐渐地淡去,史书说他是“渐次豪奢”,至于豪奢到何种程度,无载,只能脑洞大开地想象了。

于是就有了他每餐必吃一盘鸡舌的故事,说他喜欢吃鸡舌,要知道这鸡舌很小,要炒一盘出来,那得宰杀多少的活鸡,奢侈程度可能连今天的人也难以望其项背了,真不知道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怎么写出来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