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全诗翻译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绅好的坏的 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全诗翻译赏析

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全诗翻译赏析

2024-06-16 1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餐:饭食。 悯:怜悯。 【译文】 正午时分,头顶着炎炎烈日的农民正在为禾苗除草, 颗颗汗珠洒落入禾苗下种的泥土。 又有谁知道那盘中美味的米饭, 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们的辛苦。 译文二   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滴进禾下的土地。谁知道碗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辛勤和劳苦。 【赏析】   这是李绅的两首《悯农》诗其中之一,诗的第一和第二句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三四句运用联想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诗文锄禾的颗颗汗珠与盘中的粒粒米饭相互映照,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盘中餐”原是农民滴滴血汗的感慨之情,提示了劳动的人饿死,不劳动的人却饱食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句听之入耳,读之顺口,简朴浅俗而又凝重沉厚,成为历代人诵之不绝的名句格言。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

皇甫冉《送孔巢父赴河南军》阅读答案及赏析 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 储光羲《明妃曲四首其三》“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 顾况《宫词》“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