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四川第一大姓:李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姓氏的发源地 【李氏】四川第一大姓:李姓

【李氏】四川第一大姓:李姓

2024-04-25 1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李氏】四川第一大姓:李姓

李姓在中国分布极广,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河南是全国李姓第一大省。李姓,也是四川第一大姓,有615万人,比排名第二位的王姓多出1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7%。四川也是南方地区李姓最为集中的地区。

李氏族谱

商朝时期,巴人居住在武落钟离山(今天的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后来向川东扩展。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天的重庆巴南区),称为巴子国。巴人以虎为图腾,在巴语中,“虎”被读作“李”音。在姓氏演化的过程中,巴人崇仰汉人之姓,就依音用了李姓。公元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后来被东晋所灭。这支李姓,到现在至少已有超过2300年的历史。

李姓最早出现在四川的时代,大约是在秦灭巴蜀(公元前316年)后。周赧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2年),秦灭掉当时游牧民族控制的义渠国,在这片土地上设置了陇西郡、北地郡、上郡。陇西郡,因在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为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郡治在狄道(今甘肃临洮)。秦国的李姓是嬴姓李氏。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陇西李氏形成的时期,李姓在秦国已是望族。秦灭巴蜀后,不断地向巴蜀地区移民,形成了四川最早的李氏祖源。

战国末期,进入四川的李姓移民,和正在萌芽阶段的陇西李氏有着相同的祖源,即都是在夏、商时代世代作为大理官为王室服务的赢姓理氏后人。这一支李姓,最早可追述到传说时代的皋陶时期。在这一时期,四川最著名的李姓家族是李冰父子。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因为李冰的生卒年代史书上记载得不详尽,他的后人在四川的情况已难以追述。

小标:秦汉时期:赵郡李氏入川

在战国末期就已进入四川的李姓,是四川李姓大家庭最早的基石。秦灭六国后,四川成为秦人迁居六国大姓权臣后的地方。当时的四川,还属于中原政权的边境地区。这一时期,大量中原姓氏随着强制移民进入四川。仅次于陇西李氏的李姓第二大源头赵郡李氏,也进入了四川。

赵郡治所位于今河北赵县。最早可追述到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今邢台隆尧人)。李牧的祖先和陇西李氏的先祖是相同的,也是嬴姓李氏。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所在李姓家族是赵国的望族。李牧曾在秦灭六国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秦视为第一劲敌。在和匈奴与秦的战争中,李牧是一位常胜将军,最终不幸死于自己人的猜忌之下。秦时代,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的先民们,已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出现并繁衍。秦灭巴蜀和迁六国移民的两次事件,为四川成为李姓的大省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中原姓氏文化影响到了四川本来就有的土著居民。本地少数民族巴人、賨人中,开始出现了李姓,并逐渐形成四川本地的李姓大家庭。

秦汉时期,四川广汉一代是李姓重要的聚集区。东汉文史学家李尤,是益州广汉人。到东汉时期,四川本土的李姓已发展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家族。汉朝时,李姓开始逐渐向全国各地迁徙。东汉末期,中原战乱不止,李姓在四川的祖源又有了新的变化。除不断输入李姓外,还向四川以外的地区输出李姓,形成了李姓新的郡望,略阳李氏。

小标:东汉末期:南阳云南李姓入川

从秦汉时代到三国时期,李姓从西北和中原地区的聚集地,逐渐发展到东北、云南、广东各地。更多李姓名人,在史书中出现。这一时期的四川李姓名人,有蜀汉著名将领李严,他的祖籍在河南南阳一带。南阳所属的北荆州是汉末军阀割据的重要战场,从三国年代初期开始,南阳及三辅一带就有大量难民及豪强势力进入益州。第一次大的难民潮,发生在刘焉割据益州的公元190年代初期,这些难民达数万人。其中的青壮年,多到足以编成一支军队。刘焉把这支难民组成的军队,称作“东州士”,成为刘焉割据势力中重要的力量之一。三国时期,北荆州第二次大型移民发生在208年曹操进入荆州前后,李严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益州为官的。因为“东州士”是蜀汉时期重要的军事力量,从荆州一带移民到四川的李姓家族,成为四川李姓的新兴豪族,也成为四川李姓的又一支祖源。

展开全文

三国汉魏相争时期,四川本土李姓也随着战争外迁。李姓重要的一支郡望略阳李氏,形成于这个时期。这个李姓的祖源,有四川少数民族巴人和賨人的血统,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有种说法是,巴人的先祖之一源于远古资阳人(公元前4万年左右)。这支李姓因汉末战乱迁于汉中(今陕西汉中)杨车坂,号杨车邑。曹操占领汉中后,又从杨车坂再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南),以后定居下来,故被称为略阳李氏。

在这一时期,随着蜀汉对南中地区的开拓,已发展到云南地区的李氏家族,也开始进入四川。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玉溪市澄江县)人李恢,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这一支李姓的后裔一直扎根在四川。直到三国归晋后,李恢的家族仍在四川为官,他的孙子李逷是晋朝益州郡太守。李逷任职期间,曾大规模反抗过成汉开国皇帝李雄的起义。李雄是賨人后裔。

此时,李姓在四川的影响力已达到新的高峰,祖源也变得更加复杂。加上蜀汉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居民和少数民族的融合也越发繁盛。在诸葛亮的助推下,蜀汉大量少数民族改姓赵、张、杨、李四大姓。这些改姓,至今在四川南部及云南地区仍有着影响。

小标:隋唐后:四川成李姓熔炉

隋唐时代,因为帝王的赐姓和少数民族的汉化改姓,李姓得到空前发展。成都是安史之乱时重要的避难所,大批不同祖源的李姓人进入四川。四川李姓源头变得更加复杂。契丹人李光弼,与郭子仪一起平定安史之乱后,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李光弼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繁盛,形成金陵李氏。随着后期的数次大型移民,四川李姓中又融入了契丹李姓的血统。金陵李姓后来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成为四川李姓又一支重要的祖源。宋代靖康之变后,大量李姓南迁,进入湖广、四川等地。

宋元时代,四川已经彻底成为李姓的大熔炉。元末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型移民后,李姓祖源开始有了更多的家谱记录。四川大多李姓家族对祖先的考证,基本上是在元末明初和湖广填四川移民这两段时间开始的。此后的李姓祖源探寻,大多依照的是族谱中流传下来的字辈、世系和口头传说……

参考资料:华西都市报

图片摘自:华西都市报

腾讯大成网 主笔:徐弋

来源:网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