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中山|抓住“一条鱼”,把生鱼做成“熟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杂交生鱼苗批发 深读中山|抓住“一条鱼”,把生鱼做成“熟鱼”

深读中山|抓住“一条鱼”,把生鱼做成“熟鱼”

2024-01-06 1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翎 通讯员 钟轩 杨慧芬 黄恒毅 梁小聪

5月18日,中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在黄圃镇举行,其中以生鱼为主导产业的三角镇,将打造集种养循环及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产业数字化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是全省首家综合性多功能生鱼现代产业园,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样板示范。

紧紧抓住“一条鱼”,中山市三角镇将生鱼做成“熟鱼”,推动生鱼养殖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推动生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在生鱼产业链的道路上“游”出广宽天地。

三角生鱼(受访者供图)

连片三角生鱼鱼塘(受访者供图)

三角生鱼“游”向四面八方

驱车进入三角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成片的生鱼鱼塘。夏季高温时节,生鱼将进入快速生长期,5月正是买卖鱼苗最繁忙的月份。

三角生鱼别名鳢鱼、蠡鱼、黑鱼、乌鱼、乌鳢、才鱼,在三角镇有近60年的养殖历史,是三角镇传统的优势养殖品种。三角生鱼体形修长,肉质结实、无肌间刺,口感细腻、爽滑、味鲜;鱼片韧性好,不易煮碎,弹牙,口感好,品质佳,营养丰富。三角生鱼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体质,促进术后或产后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恢复,催乳、改善贫血、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

三角生鱼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试养、苗种孵化,经过“土种生鱼”“香港生鱼”“杂交生鱼”三个历史时期近60年的长足发展,三角生鱼已成为了三角镇农业支柱产业,也成为了三角镇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三角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三角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三角生鱼的产业发展,对三角生鱼为业进行精心培育,凭着独特的优势,三角生鱼迅速“游”向四面八方。近些年三角生鱼在“稳产、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理念下,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角镇农业服务中心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杨菁介绍,2021年,全镇三角生鱼养殖面积达到12000亩,总产量达到9万吨,年产值超过14.5亿元,商品生鱼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三角镇还是全国重要的杂交生鱼苗种生产地,每年生产并销往全国各地的优质杂交生鱼苗、鱼种超过35亿尾,占全国杂交生鱼苗种市场60%份额,年产值超过2亿元。

三角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到塘头指导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受访者供图)

一条生鱼带动富民增收

“这几年生鱼价格一路看涨,生鱼价格升到每斤约9元,养殖户利润可观”,杨菁说,目前,三角镇每亩生鱼鱼塘纯利达3万元左右,人均增加年收入3万元以上。“生鱼苗种和养殖企业年纯利过千万元的有3-5家,年纯利过百万元的大约有30多家,养殖生鱼年利润过50万元的过百户。”

三角生鱼带动富民增收(受访者供图)

三角生鱼打包准备装车(受访者供图)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三角生鱼产业现已形成集苗种生产、成鱼养殖、流通和加工一条龙的成熟产业链,并出台了生鱼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全镇生鱼养殖户超230户,行业从业人员2000余人。

业内人士介绍,业界普遍认为三角生鱼苗能出鱼,养成的商品鱼体型好、规格大,所以三角本地生鱼比其他产地的生鱼每斤能贵两三毛钱。经营饲料和收鱼中介的染先生说,现在每天经手的生鱼达到5万公斤,鱼价涨带动鱼苗涨。2021年,家里生鱼销量达到1.5亿尾,产量和价格相比上年都有增长。

如今,三角镇围绕生鱼产业,发展起相关的产业链条,如刮鱼、捕捞、运输、搭棚等工种。比如,刮鱼工的收入也见涨,刮鱼工一般中午12点前算一天,一天200元,过了12点每小时再加30元,普通刮鱼工一个月能挣8000多元。

据统计,目前,加上生鱼流通、饲料经销环节等三角镇生鱼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7亿元。生鱼产业已成为全镇渔业的支柱产业,占全镇农业GDP 82%,在三角镇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生鱼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力,并已逐渐形成地方品牌。

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生鱼现代产业园

三角现代生鱼产业园建成后,将改变三角镇生鱼养殖零星分散,不成规模,“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在生鱼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养殖成本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尾达标排放、企业品牌创建等诸多方面通过大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镇生鱼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三角生鱼市场地位,打响“三角生鱼”地方品牌。

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角镇生鱼产业园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核心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园区”模式,打造成为“全国生鱼产业核心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生鱼加工流通集散地”“华南地区生鱼绿色养殖新标杆”。三角镇吸引了广东省海大集团公司、弘淼渔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等大型渔业企业,在三角镇投资1.8亿元,建成了连片2000亩的三角生鱼现代产业园核心区。

“三角的本地资源与海大集团的资金、团队和技术相结合,一定能带动周边的生鱼产业的发展”,看着产业园内的连片鱼塘,中山市容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部部长陈智充满信心。中山市容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三角镇生鱼产业园项目实施主体之一,养殖规模达1256亩,2021年优质杂交鳢年产量超2200万斤。

容海公司的流通中心、实验室等都建在核心区内。“我们在核心区推动自动化养殖,不但提升了20%的效率,而且节省了人手,在这里只有35名员工”,陈智说,传统上生鱼投喂占了工人工作量的70%。通过推行自动化中央投喂,可自动设置鱼塘的投喂时间和投喂量,还可以根据情况遥控投喂。

据了解,三角现代生鱼产业园计划总投资超3亿元,实施项目共15项,预计年内开工12项。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巩固第一产业的同时,补齐第二、第三产业短板。如建设现代化生鱼加工基地,形成企业发展规模化基地、基地带场、场带养殖户的联动局面;建立生鱼产业园冷链等流通运输队伍,形成具有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全程化物流交易体系;推动美丽鱼塘建设,发挥休闲渔业融合三产互联作用,发展观光旅游、科普教育、文化创意、民宿美食等休闲业态。预计3-5年后,三角镇的生鱼养殖面积将扩大至2.5万亩,生产商品生鱼20万吨,年产值超过30亿元。

三角生鱼加工生产线

擦亮“三角生鱼”金字招牌

将三角生鱼做成更多人餐桌上耳熟能详的“熟鱼”,三角镇推动生鱼养殖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擦亮“三角生鱼”金字招牌。2021年,三角镇政府专门划出100万元专项资金举办生鱼产业合作论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三角生鱼直播间、组团参加粤菜烹饪全国邀请赛等。目前,全镇生鱼企业已成功注册了包括“三角杂交鳢”“三角农情生鱼”在内的12个商标。

在市场终端环节,三角生鱼加工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扎根中山的中山市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先后研发出生鱼肉肠、鱼骨汤膏及鱼骨豆腐、免浆鱼片、腌制鱼扒等产品,部分产品正有序推向市场,其中免浆鱼片已经成为网红产品。目前,中山市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5000吨,今年下半年还将增加一条全新的生产线,加工能力将加大到1万吨左右。三角生鱼加工产品更是知名餐饮连锁品牌的供应链。

此外,在该镇的广东鱼花子食品有限公司刚刚成立,预计明年投产,年加工能力2万吨。另一家生鱼加工企业也正在选址建厂。镇政府也正引导加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商谈如何开发生鱼深加工产品,提高生鱼的附加值。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对生鱼加工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大,生鱼加工业将会有较大的步伐,从而带动养殖业并推动生鱼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三角生鱼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戴灵敏

校对 | 何绮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