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密渗透策反主要方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机关常用字体图片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密渗透策反主要方式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密渗透策反主要方式

2024-06-18 0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主要窃密方式

一是派遣入境。这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用手法,他们以各种身份和名义,通过多种渠道,以公开掩护秘密,合法掩护非法等方式,派遣制内人员入境开展间谍活动。

案例:2014年,湖北省破获的一起反间谍案件,住在某军用机场旁边的打工仔李某遇到一个人自称在杂志社工作,从上海过来出差,想做一个摄影专访。对方提出,只要他到机场,把附近拍一下,或拍飞机,就有300块钱的活动费。第二天,李某就在后院里拍了几张飞机照片,通过微信传给了对方,当天下午,钱就到账了。

2014年10月到12月,李某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发送军用飞机起降照片1000多张,收取对方支付的报酬1.2万余元。经鉴定,其中部分文字图片资料有6份属于国家秘密级情报。此后,李某被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提起公诉。

二是实地窃取。例如: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针对中国地理信息,如水文、土壤、地质等标本以及农林牧渔优良品种、传统生产工艺等,通过境外间谍直接入境,或运用往来人员实地窃取。

曼普公司非法测绘案

中日合资企业南京曼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使用高精度GPS接收机等测绘仪器,对我国各地开展实地测绘和地理数据信息采集,很快就拥有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全部道路交通数据信息,且精度高,其测绘的地图上对我军事设施周围的道路标示非常详细,多处注有我驻军名称,其内容和底图几何精度已达到秘密级和机密级国家秘密。幸亏这一非法行为被我有关部门及时发现,如数据信息流入境外,将对我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由于该公司已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规定,2004年6月,国家安全机关与相关部门对该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员依法作出了处置。

三是网络窃密。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共有8000余台(个)计算机及电子邮箱被境外间谍组织远程控制,先后有200余万份文件资料被盗,其中,明确标注绝密级、机密级的高达6000余份,给国家安全和利益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危害和损失。

间谍网站“钓鱼”

2015年上半年,某市国家安全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某单位办公用互联网计算机及网络服务器被种植了特种窃密木马程序,网络安全人员果断采取技术措施,对受控计算机进行断网检查。经技术分析,发现受控计算机被窃取各类文件资料万余份,其中含有大量涉密文件。

经核查,该单位工作人员在上网查阅资料时,不慎点击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精心制作的虚假“钓鱼”网页,被种植了窃密木马,之后该木马通过移动存储设备,进一步在该单位内部传播。经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专家对木马进行分析,该木马具有远程控制、键盘记录、屏幕监控、录音录像、窃取文件及密码等功能。

在查明事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该单位对有关责任人员依规进行了处理,并在国家安全机关的协助下,开展了网络安全保密教育,提高了保密安全意识,健全了网络安全保密制度,完善了安全防范措施。

四是技术窃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相关技术设备,如在大型挖掘设备中装入信息采集功能的远程监控系统等,对中国国家秘密实施窃密。

进口设备出厂时被种植木马,境外机构可远程操控窃密

为加强对进口设备的技术安全防范, 2015年2月份,某市国家安全机关对在D企业开展工作中,发现D公司从境外进口了多台设备,这些价值不菲的设备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多台设备的控制系统已被种植木马。

经检查,境外人员可以通过木马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致使设备瘫痪或损毁;有的设备在出厂时就被境外机构安装了后门,经国家安全机关检查,这些后门都有远程窃密的功能。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安全机关协助D公司清除了设备中的各种境外掣肘,确保了国家利益安全。

五是布建“观察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以军事目标区为重点,以饭店、宾馆、工厂等为掩护,实地观察中国军事目标情况,并攀拉我中方内部涉密人员。

军事杂志社“现场考察员”

曹某,工作之余经常在网上寻找赚钱的机会,在好几家求职网站挂上了个人资料。2013年年底的一天,一名操着生硬中国话的自称某军事杂志社的“主编”来电话说有一份现场考察员的工作可以给他。这个“主编”实际上是国家安全机关关注已久的一个境外间谍人员,他在网上有很多身份,比如新闻杂志社编辑,某咨询公司业务主管等。在金钱的诱惑下,曹某一到周末节假日就按照“主编”的指令到附近的军事基地转悠,为境外“主编”偷拍现场画面,数百张军事基地照片卖了4万元。而且为了更好地完成“主编”交给的任务,他还在对方的指使下购买了进口高倍望远镜,以及用于手机拍摄的专用镜头。

2014年4月,山东省国家安全机关在曹某的住处将其抓获。据曹某交待,对突然而来的“幸福”,他也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主编”,但远在境外的“主编”似乎也“看”穿了曹某的心思,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几乎让他无路可退:“你的照片很有价值,已经发到国外了,如果有人举报你,自己想想后果吧!”

虽然明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但曹某在境外人员的利诱和胁迫下没有及时悬崖勒马,而是继续心惊胆战地为境外组织效力,结果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用渗透策反手法

一是金钱收买。如:广东某海事学校徐某因为家庭困难在网上发布了“寻求学费资助2000元”的信息,即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盯上并策反发展,开始了金钱和国家秘密的交易。

二是美色诱惑。其目标主要针对中国驻外机构及出访团组人员,尤其是高知密专家、高级官员、军事人员和有发展前途的专家学者。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以各种方式主动诱惑出访团组成员前往复杂场所嫖娼赌博,从而积累证据,甚至通过现场抓把柄等方式,突击策反。

三是威逼胁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中国赴外留学、经商人员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或以合作经商、或设置障碍、或栽赃陷害等多种方式,达到策反发展的目的。其中钓鱼执法就是常用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利用这种方式针对美籍华人、赴美中国商人以及中国科研留学人员的案件日益增多。

四是感情拉拢。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往往从关心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开始,施以小恩小惠,有时甚至会主动制造“事端”,再出手帮忙解决,从而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

五是从最亲近的人入手。如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人员黄某,在自己参加间谍组织出卖国家科研秘密后,又把目标盯上了其妻子、姐夫及同事,以各种方式打探单位科研秘密,窃取保密资料。

六是网络勾联策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以美女、记者、市场调查公司等名义,伪造地理信息,通过社交软件与军事目标区周边民众、涉密单位人员攀拉关系,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以极低经济报酬,搜集中国军事目标调动的真实情况以及内部资料。

七是利用“民族认同”渗透策反。某些国家的间谍情报机关会利用与其国主体民族相一致的中国少数民族公民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以“民族认同”为切入点拉拢策反。

三、积极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校园公益活动发现敌情

广东清远市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校外参加公益活动时,发现了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要情况,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国家安全机关根据这一线索,及时消除了危害,维护了国家安全。

清远市国家安全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二条“国家对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的有关规定,对该学院某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金。

(二)海上“网红”的背后

“不速之客”

2017年11月的一天夜里,李**家传在黄海某海域进行海上作业,在收网起吊的过程中发现了意外情况,捕获的物品体积大、重量大,李与船员们费了老大的劲才最终打捞上船,渔网也破了。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第一眼看到它真没觉得是个有用的东西,看起来很普通,铁架上还绑着砖头、铁块,与宣传图片上的外国监测器可谓是‘天差地别’。”直到看到捞上来的打铁疙瘩上面还有外国文字和疑似摄像头,才怀疑是监测装备。想到此前县里来人到船上宣传,提到了如果发现不明物体要及时报告和上交,李果断放弃捕鱼立即返回,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意外之喜”

2017年10月,曹**驾驶木质渔船,像往常一样在黄海近海捕鱼作业,一网下去,鱼没有捕获多少,反而捞上来一个摸样怪异的物体。曹发现上面有外国字,而且外形与之前县里宣传的监测装备有些类似,就赶紧带了回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曹说,“之前微信群里有人转发连云港渔民因为主动举报获奖的消息,觉得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大海捞针’么,哪有这么多的外国机器让你老啊“。

这是发生在我国沿海省市的两件真实事件。李**、曹**在捞获不明物体后,都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报告。该市国家安全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人员取回物品,经国内专家鉴定,渔民捞获的设备属于某国国立海洋调查院投放的新型专用声纳装置,具有搜集我潜艇信息的功能,搜集的水文资料对我军事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为充分肯定渔民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该省专门召开了海上人民防线专项表彰奖励大会,对4位渔民分别颁发了“国家安全突出贡献奖”奖牌以及奖励金。省、市、县三级媒体对大会进行了宣传报道,论坛、微信“朋友圈”等进行转载和热烈讨论,受表彰奖励的4位渔民一夜间上了当地“热搜”,成立维护国家安全的“网红”和渔民圈里的“明星”。

四、台湾间谍策反大陆学生

2009年大陆学生赴台留学政策实施成为两岸交流的一件大事。然而,台湾间谍情报机关却将赴台学生作为目标,以各种方式接触、拉拢、渗透、策反,以获取大陆政治、经济、军事相关政策和涉密信息。

危险的“学长”原来是间谍

林**,男,台湾制内间谍人员,频繁在台湾“中山大学”“义守大学”“建国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崑山科技大学”“实践大学”等高校活动,其以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的掩护身份接触结识校内大陆学生。结识后,林便以请吃饭、游乐、送本地特色礼物等方式,与大陆学生成为了“朋友”,有时他称因研究课程需要而请大陆学生帮忙填写调查问卷;有时他以台湾某公司投资经理、某文教机构研究员等身份,因公司给予开拓大陆市场,需要为股东投资大陆提供决策性信息,而请大陆学生帮忙搜集大陆政治、经济、军事内幕信息和红头文件,以“帮助公司作出决策”……

利诱之后步步相逼

台××,男,台湾间谍人员,他通过邮件、QQ联系那些学习期间在台湾报刊发表文章的大陆学生,以招兼职文案的名义请大陆学生为其撰写文章,并许以客观报酬。从非敏感的社会性话题内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搜集和获取大陆经贸、政治、军事资料。

许××,男,台湾间谍人员,以一家经营绿化的家族企业人员身份,以要在大陆拓展业务,结交大陆学生积累人脉的名义广泛接触大陆学生,让其搜集“投资经商所需”大陆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在大陆学生离台前,许为巩固长期联系,还会一次性发人民币10000元活动费,并许以“转正”利诱,让学生想方设法通过亲朋好友搜集大陆党政机关红头文件,或根据他提供的目录订阅内部期刊,扫描成电子版发送给其,或到大陆军用机场、港口、军事基地附近观察,定期收集部队训练和武器装备等情况。

谍网无时不在

近年来,大陆赴台人数不断增加,赴台游客、交流团体也就成为台湾间谍的刺探和发展目标。许多赴台学生都收到过台湾间谍机关直接发放或通过在校生、邮件转发的社会调查问卷。问卷一般以询问大陆学生赴台后的印象观感入手,进而调查大陆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家中有无担任公职(党政军)人员”“是否愿意报考公职人员(公务员)”等,给出肯定答案的学生会被“格外关注”。此外,台湾间谍还活跃于各种大陆学生网络论坛、QQ群。通过提供台湾旅游、生活攻略,博取大陆学生好感,约定见面开展工作,并许以利益诱惑。

在此提醒赴台大陆学生,如在台期间遇到可疑人员要求撰写“论文”、订阅内部刊物、收集敏感信息,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利诱,返回大陆后要及时向所在学校和当地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警钟长鸣

面对严峻复杂的隐蔽斗争形势,

各部门、各单位和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做到——

在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出示工作证件时应配合调查、反映实情并提供工作便利。

任何组织及个人,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www.12339.gov.cn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