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B站刷到118个失业视频,一个比一个更心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未能找到播放该文件所需的一个或多个 我在B站刷到118个失业视频,一个比一个更心酸

我在B站刷到118个失业视频,一个比一个更心酸

2023-04-08 16: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一个自觉的中年人,我得承认,我最近两个月的快乐源泉都来自于B站。

我在B站刷伊拉莎白鼠的天才鬼畜,也刷敖厂长的游戏测评,最近还迷恋上了罗翔老师饱含伦理与激情的刑法段子。

但我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我会刷到一个关于“失业”的忧伤视频。

“这是我的第一支视频,大家安慰下我这个复工第一天就被裁的小可爱可以么?我真的是蛮惨的,复工第一天凳子还没有坐热,就被通知说我被离职了,办完手续过程不到15分钟就走人了。”

视频里,一个年轻姑娘坐在自己简单的出租屋里,安静地讲述自己的经历,下方评论区里有5084条评论,重复着“抱抱你,我也一样,感同身受……”

(来自于B站@我是恬恬酱)

我没有快进地看完了整条视频。再往下一看,发现下面的关联视频中,全都是关于失业的。

“复工一个月公司解散,我在疫情期间失业了”

“我被裁员了,很难受,工作真难找”

“公司又倒闭了一个大客户,这个月可能真的要裁员了”

……

我刷完一个,又来一堆,刷完一堆,又来新的。整整一个下午,我在B站刷了118支视频。

他们的主题只有一个:失业。

失业的结果都是相似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幸。

有些人复工第一天被裁,还有些人,没复工就已经失业了。

“啥都不爱吃的Tony”曾经以为这种事情只是传说,直到2月10号被老板突然通知裁员,而公司2月12号才正式复工。

本来买好的车票是准备回去工作的,现在只能回去收拾走自己的东西。

在视频中,Tony回到公司收拾桌子,虽然他努力让自己的话显得平静,但还是能从中听到慌乱和难过。

我打开他的个人主页,发现录这支视频的2月他还在广州,现在个人简介已经改成上海了。

(来自于B站@啥都不爱吃的Tony)

来自大连的“臧小迪同学”,则是刚来北漂就失业的一员。

她是大四准毕业生,在北京某公司做实习,中间因为准备毕业回学校答辩,返回大连三个月时间,这期间北京房租照交,相当于每天负收入。

本来她准备回京隔离完赚回生活费,但刚回来第三天就被通知失业了。

面对约谈的领导,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不情愿地说出一句:“ok,我接受。”

是啊,除了这句我接受,身为一个连脚跟都没站稳的实习生,她还能做什么呢?

(来自于B站@臧小迪同学)

B站上的更多up主,躲得过公司倒闭裁员,却躲不过公司降薪。

@夏夏生活记录 表示,刚复工就收到公司通知全员强制降薪30%,没有商量余地,不同意就走人。

(来自于B站@夏夏生活记录)

@呼呼的理想生活 说,降薪30%算好的,朋友的公司降薪60%,有些还只发1000元补贴,而工作内容丝毫不减,照常开展。

(来自于B站@呼呼的理想生活)

@红脸涛哥 说,直到现在都迟迟没收到一二月份的工资,一家人都没有收入,担心着3月份的工资能不能及时发放。

(来自于B站@红脸涛哥)

即便如此,他们仍一遍一遍地在镜头前说,“不敢辞职,只能忍受。”

(来自于B站@爱吃饭的璐璐酱2333)

这就是成年人的坚持。

如果不坚持直接任性辞职会怎样呢?答案就是会找不到工作。

@北漂小阿果 说,“疫情期间在北京找工作有多难?失业三个多月还未找到。”

@nikiaaa 则在抱怨,虽然失业后第一个面试就通过了,但直到现在还没入职,公司说需要走流程,拖了一个多月,她严重怀疑是被坑了。

(来自于B站@nikiaaa)

怀疑没有意义,抱怨也没有意义,甚至企图逃避都没有意义。

作为这个社会上最弱小和年轻的群体,一次疫情就能让充满自信的年轻人彻底走出自我的局。

正像有句视频评论说得那样:

“你可能躲得过疫情,却逃不过失业和裁员。”

失业对一个人到底有多大影响?不到失业真的发生,没有人能够提前感受到其中的凉意。

@萌萌在深漂呀 在被裁员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先去楼下食堂把饭卡里的钱刷完。也许你会觉得可笑,但对年轻人来说,失业后每一分钱对她都格外重要。

(来自于B站@萌萌在深漂呀)

@我是恬恬酱 失业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还要在父母面前“演戏”,装作一副还在正常上班的样子,定时在微信群里汇报“我上班了”“我下班了”。

(来自于B站@我是恬恬酱)

@毛利不是毛栗子 复工第一天被失业,一天不到又失恋,遭受双重打击,但还是得整理心情继续向前……

(来自于B站@毛利不是毛栗子)

一边承受着失业的打击,一边还要继续努力生活,这届年轻人,真的不容易。

而比这更加不容易的是,失业这件事,对年轻人绵延不绝的冲击。

受疫情影响,不止是中国,目前全球的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已出现暴涨趋势。

就在前不久,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了一份《2020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技术与未来工作》的报告,提到三个数据:

·目前全球青年失业率约为13.6%;

·15-24岁之间的刚毕业青年,失业可能性是25岁以上成年人的三倍;

·青年失业人数相较2016年,攀升了近2000万。

同样,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这是有调查数据以来最高的失业率。

而且,这只是2月,3月无疑会严重得多。

这其中未被统计进去的真实失业人群还有多少,不得而知。

为什么偏偏是年轻人,在这场失业战役里首当其冲?

归根结底还在于,还没来得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年轻人,没法为企业直接解决创收。

疫情之下,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裁员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要保持生产增加收入,所以年轻人成了最容易被公司抛弃的一群人。

还有另外一个隐藏的原因。年轻人涉足职场时间不长,同职场多年的老鸟相比,企业辞退年轻人时更有“主动权”。说白了,就是年轻人好欺负。

在我看到的那118个视频里,几乎没听到谁说拿了赔偿金,我猜,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得到补偿,只是一句话就给打发走了。

一直以来,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说法就是,很多人自以为是地和年轻人说“你年轻,失业没什么大不了。”

我还真的想请这些人去回忆回忆,你年轻的时候,不怕失业么?

你一定怕,而且怕的要死。

就和现在镜头前这些已经失业或正在失业边缘的年轻人一样。

他们或者刚刚毕业,或者工作一两年,正是最需要工作来树立对社会的判断和对自己的信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丢掉工作,他们内心的崩溃和无助,不仅有对失去的痛惜,还有不可避免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更别说,这些失业的年轻人,在自己的领域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经验,相较于中年人来说,找到下一份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疫情爆发后,大部分企业招聘需求下降,这除了让求职的年轻人在选择公司时更为被动外,在“被公司选择”时也更为被动,因为公司往往会优先考虑更加有经验的成年人。

在B站上看过118个失业视频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年轻人真是好样的。

尽管难,尽管迷茫,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表现出了面对困难的毫不妥协和绝地反击。

@夏胡夫人 来自这次受疫情影响很大的酒店业,已经失业30天,开始重整旗鼓投简历。

@Lee的闲言碎语 在家趁着这段时间学习,即使待业在家也要自律生活,将过去的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学习新的技能。

@哈喽胖大星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找工作的经验,包括如何和面试官交流,怎么优化简历和调整心态等等。

@我是恬恬酱 在规划失业后,如何利用契机开展新的副业,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除了说出自己的困境,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说的更多的是对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规划。

网友们也都是留言和弹幕鼓励,“抱抱你”“加油”“工作就在前方”;有些还略带幽默,“被我留弹幕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来自于B站@我是恬恬酱)

而且,在下方评论里,还有很多网友留言教up主维护自己的权利。

所以,我想我是多虑了,我并不需要过多担心B站上这些发视频的年轻人。

毕竟,他们会拍视频,懂得玩社交网站,有分享的能力和意愿,也有一颗做副业的心,大多数人还有一手不错的技能和简历。

相比于这些年轻的B站“失业青年”,我更担心的是躲在他们身后,更多失语的年轻人。

他们也许不会玩B站也从不上微博,他们也许并没有时间看社交网络,也并不知道还有渠道可以发声。

他们是你楼下饭店的服务员,是常给你理发的Kevin老师,是某个电子厂领着时薪的小工。

但现在,失业正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他们身上。

他们本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

所以,别去看6.2%这个冰冷的数字了,多去看看B站上这些正在经历失业的年轻人,以及他们背后无从发声的沉默的大多数。

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现状,什么是真实。

最后,我还是想和这些暂且失业的年轻人交交心。

我们常说“莫欺少年穷”,谁又没经历过“少年穷”的时刻呢?

在年轻的时候经历失业,经历挫折,确实很难,但也真实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正视这份“穷”,反而更能加速你认清生活真相的历程,进而变成你未来撬动真实人生的武器。

毕竟,这个社会,我们比的从来不是谁活的更好,而是谁笑的更久。

江湖路远,别纠结于一时的尘土和青山。

我又登录了B站,打开了那118个失业视频,在每一个上面都留下了一句弹幕:

“一切都会好起来,加油,年轻人。”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毯叔盘钱,搜索bigmoneyball,关注我,一起跃迁。

#毯叔灵魂一问#

你身边失业的人多吗?他们怎么样了?

欢迎你的留言

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一起聊聊天谈谈钱

加入【毯叔读者董事会】

请添加微信:2538096135

添加时请备注“读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