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预测:展望2023年乡村振兴机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未来3年经济预测分析 十大预测:展望2023年乡村振兴机会

十大预测:展望2023年乡村振兴机会

2024-06-03 08: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2022年12月6日中央经济局会议重提“扩大内需和大力提振市场信心”,12月7日防疫新10发布,12月14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释放更多细节信号,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5年后,2023年明确提出关键词“农业强国”。在经济触底反弹趋势明显的情况下,2023年重新全力发展经济的关键信号已经释放,结合政治局会议纪要,扩大内需纲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纪等重要文件分析,针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团队对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尝试为2023年在乡村振兴领域进行布局、深耕的从业者找到自己的方向提供些许线索与启发。

关键词:全国统一大市场、县域经济、乡村产业、资本市场、GDP占比、数字乡村、农民收入、农业出口、企业发展、布局年

预测一:全国统一大市场消费升级,报复式消费存在,消费小高潮出现但不会太强烈,2023年下半年逐渐开始下行。

供给端和流通渠道并行发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将扩大,农村消费硬设施改善明显、软环境持续优化,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提升,农产品“上行通畅”、工业品“下沉顺畅”趋势明显,城市食品消费升级和农村耐用品消费增长显著。城市涉农消费空间20万亿,未来5到10年,预计每年可以新增2万亿元左右农村消费需求。

预测二:县域经济发展关注度持续走高,畅通农工城乡循环,有力促进国内大循环是重中之重。

加强建设牵引投资,发展一批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首要任务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种子和耕地是其中两个要害;乡村建设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现代设施农业、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和大型冷链物流基地、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建热度提升;加强指导各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将一直是核心抓手,未来5到10年,仅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投资需求就有近15万亿元。

预测三:作为乡村振兴一切的基础,乡村产业发展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乡村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的有效抓手,在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模式牵引下,按照“土特产”三个字的要求,指导各地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国家将把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谋划实施一批整体性区域性产业项目,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增值收益,通过产业稳定增收。“五级书记”应将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完成《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的重要方式。

预测四:乡村振兴领域资本市场更加活跃,逐渐进入抄底期,区域政府放大债务刺激经济动作不会大规模实施。

在股市市场优于债券市场的情况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私募、专项债将更加活跃,商业模式将成为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设计环节,具有“科技+品牌”体系的农业龙头企业将更容易得到资本青睐。政府加强对农业产业中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双轨发展,乡村振兴中实体经济发展将迎来一轮新机会周期,能够提升乡村产业安全和农业科技的主体将得到大力投资。地方政府投入更多资金,放大债务刺激经济的预期存在,但先去库存再放量(政府先还债,再放大杠杆刺激)是接下来的要求,区域政府短期内不会大规模放水。

展开全文 预测五:乡村振兴(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大幅度提升。

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GDP占比通常在7%左右,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包括产品为农林牧副渔所用的经济活动、直接使用农林牧副渔产品的经济活动、依托农林牧副渔资源所衍生出来的经济活动)GDP占比将超过20%,相比2020年统计值16.47%将大幅度提升。在乡村振兴领域,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价值彰显。

预测六:数字乡村成为“弯道超车”利器,所有乡村都将是数字乡村。

数字中国战略之下,城市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半导体、信创和数字经济,乡村将重点推动现代农业、农业科技、精深加工、高标准农田,数字经济在乡村成为重点,将成为县域乡村振兴实践“差异化”、“弯道超车”的创新路径。现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117个已经初步完成规划与基础建设,将迎来大规模新一轮建设需求,国家将逐步推动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各省开始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的创建工作,县域从智慧农业、农业数字化等方面升级数字乡村建设,国家从行政推动和政策扶持方面加大专项推动。未来三年市场空间将年均超过千亿。

预测七:农业出口行业将下行,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出口大概率下行但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 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农业出口行业将持续影响。供给约束将得到改善, 对不同经济体出口结构存在差异,在促进双循环经济的战略指导下,有力量持续推动出口行业的发展,整体判断有结构性机会,但是海外需求大概率下降。

预测八:农民收入将大幅度提升,金字塔底层市场潜力巨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坚决守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17到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8.9%,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2023年将继续通过富民产业助民增收、稳定就业、优化供给、扩大消费,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力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以创业带动就业增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低收入农民的年收入将得到大幅度成倍提升。

预测九:农业企业发展机会利好,两个“毫不动摇”是企业的最大定心丸。

反复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是接下来的经济工作重点,“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农业企业的定心丸,国资企业承接政府对于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的落地工作,优化市场化运营机制,将成为政策红利的第一载体;民营企业按照现代化公司治理方式发展,将得到更优的外部环境保障,鼓励创新,平台企业将迎来较大机会,乡村领域的实体经济发展能够得到更多切实的政策资金支持。

预测十:2023年是信心重振的开局年,更是乡村振兴行业布局的重要一年。

在疫情开放的基础上,黎明即将到来,各方面信心重建具备了良好的开局,2023年更重要的意义是有效布局的一年,从2023年开始围绕乡村振兴相关领域、新赛道进行“扎根”式布局,在乡村振兴土壤里播下种子,迎接2024年经济持续上行春风送暖的行业发展趋势机会。布局年提前做好准备,静待种子破土而出。

乡村振兴发展任重道远,“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指引农业强国的建设要“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2023年乡村振兴,期待更多人携手同行!

作者:新农经济研究团队;

乡村振兴研究内容及行业资讯见公众号:新农经济研究院(NewAER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