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朗诵的感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朗诵的一些技巧 浅析如何培养朗诵的感情

浅析如何培养朗诵的感情

2023-12-23 00: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朗诵活动的情感要想很好地表现出来,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朗诵感情,同样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下面,笔者总结出几种培养朗诵感情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一)通过语言技巧表达朗诵的情感

一篇文学作品的朗诵成功与否,首先表现在语言表达的技巧上,除了基本的语言生动形象外,还需要会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朗诵时如果发音不准不仅会影响朗诵的整体效果,而且可能因此闹出笑话,魅力减分;朗诵过程中的语速、语调、节奏要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更鲜明地体会到朗诵者或悲或喜的情感;同时朗诵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与和谐流畅也能够传递给观众或听众更加饱满的精神气场,给人以情感升华的享受。

(二)深入理解作品传达朗诵的情感

培养人的朗诵情感离不开对朗诵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朗诵者只有在深入理解后才能传达出真实且有韵味的作品情感,才不至于形成假、大、空的局面。有声语言的最终效果是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需要一种内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朗诵者在朗诵前深入理解作品、在朗诵中投入表达作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贯穿于整个朗诵过程当中,以声带情,声情并茂,让听众倘佯在文学作品的海洋中回味无穷。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朗诵的散文《荷塘月色》一文时,首先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作者的描绘想象出一幅安静美丽的荷塘月夜美景,同时我们要深入挖掘此文的创作背景,通过反复推敲和资料查询,我们知道作者写作此文实际是抒发自己对当时所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借着荷塘夜色的美景可以暂时忘却烦恼,放飞心情。这就让我们品味出了此文的一股淡淡喜悦与忧伤。因此,我们在朗诵此文的过程中,会带着更加复杂、更加沧桑但又喜悦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朗诵情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出来。

(三)通过意境来凸显朗诵的情感内涵

朗诵中的意境创设是一种艺术创造,它有利于凸显朗诵的情感内涵。

有学者认为这种意境美的创设是朗诵者独具的艺术修养,是一种审美追求的体现,笔者十分赞同。对于朗诵的对象,不管是自由诗还是散文,都潜藏着其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如果能够通过朗诵者之口凸现出来,那么作品的感情将会变得更加真切。

譬如朗诵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借助昂扬深沉的语气,表现出诗人彼时彼刻的奔放和豪迈心境,创设出诗人饮酒时的大无畏场景,这种豪迈的情感此起披伏,听众的内心也会有所触动,此时的朗诵情感便进入了最佳状态。

总之,实践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朗诵情感的方法有很多,除了通过语言技巧表达朗诵的情感、深入理解作品传达朗诵的情感、通过意境来凸显朗诵的情感内涵外,还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不断地总结朗诵经验,创新各种朗诵方法,不断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情感美真正成为朗诵艺术的灵魂。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情感教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学生提高对知识的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亲身参与和体验掌握知识的情感。这告诫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体验情感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对情感的自身感悟中来。

朗诵始终是一门艺术,它不是所有学生必须学好的内容。同时,朗诵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当下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小情趣,看似小却饱含着丰富的关于有声语言的一场场情感诉求。朗诵者要想传达出更多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深入理解朗诵作品的情感、努力创设出更加真实的意境,这样我们的朗诵情感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作者:高丽凤,

女,1976年9月出生,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艺术学、语言学。

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告诉大家,并且以大家看懂为前提,这是【声音的行者】传播的方向与价值。我们愿以“与众不同的视野”和“不一样的资源储备”为初级者的学习和高级者的思考助力。

去伪存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