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伦的“省队经历”考》草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关任嘉伦的昵称 《任嘉伦的“省队经历”考》草稿

《任嘉伦的“省队经历”考》草稿

#《任嘉伦的“省队经历”考》草稿|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B站的B友们大家好,本人是乒乓球球迷。最近一直在研究著名影星任嘉伦是否真的如他在某综艺节目中暗示的那样,曾在少年时入选过(山东)省乒乓球队,或球技曾达到了省队队员级别的水平。

近期我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决定性的证据,可以证明任嘉伦没有正式入选过山东省乒乓球队或达到省队队员的相应水平。在正式发表研究成果前,我想先和B友们就此问题深入地交流研讨,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我的观点,均欢迎和我讨论,提供新的证据或指出我观点中的漏洞,以期能对正式报告做更详细的补充与完善。另提前声明,我只评论乒乓球相关内容,任嘉伦少年时的球技无论是什么层次,均与他后来的人生无关,我对他初中之后的生活、包括作为演员的演艺生涯也不做任何评价。

2、关于任嘉伦(曾用名:任国超)究竟是否曾经是山东省乒乓球队正式队员,或少年时的球技有没有达到山东省队队员的层次这一问题,本人进行了长期、细致的研究。最近,本人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探秘鲁能乒乓球青岛训练基地》的特稿,这篇报导详细介绍了鲁能乒乓球俱乐部的成立及发展过程。请大家看文中这一段描述: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10-27/20387386150.shtml

这段描述说明,山东鲁能乒乓球俱乐部对应原山东省乒乓球队,因此俱乐部的正式队员才对应原省乒乓球队队员。而省队和俱乐部的驻地都在济南,任嘉伦一直在青岛上小学、初中(原青岛燕儿路小学,现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青岛市第五中学),如何能做到在日常时间去位于省会济南的省队或将俱乐部本部驻地训练、文化课学习及生活呢?所以据此推断,任嘉伦应是曾在鲁能俱乐部的青岛训练基地里打球,这和他少年时的学习经历是能对应上的。而同样根据该报导,鲁能在青岛的训练基地约等于原青岛市队。因此即使任当年是青岛基地的正式学员,那他也仅是市队水平的学员,远不能以“曾去过(山东)省队”来自我标榜。

3、对两个常用于证明任嘉伦曾进过省队的观点,本人认为均不足以采信,在此一并点评如下。

Q:任嘉伦和乒乓球国家队成员周雨很熟。

A:周雨是前河南省队队员,和山东人任嘉伦不可能是山东省队队友,周雨也没有在互联网上明确说过任嘉伦是山东省队队员或具有省队水平。因此,此说不足信。

Q:任嘉伦和入选过山东省队的世界乒乓球冠军、青岛老乡陈梦很熟,还有和她在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前的合照。

A:任嘉伦入选省队的时间在娱乐媒体的通稿中有两说。一为9岁。按,陈梦于1994年出生,5岁即1999年时开始跟随青岛汾阳路小学名教练吴乃蝉学乒乓球。任嘉伦于1989年出生,如任在9岁即1998年时去省队,那他压根和陈梦没有在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起练球、认识的机会,因此任9岁进省队之说不可信。另一说为任系13岁进省队,任“声称”的省队经历在他2005年初中毕业时也理应结束。而陈梦系2004年入选山东省队,即使任13岁进省队之说成立,陈梦在省队和任能做队友的时间,最多也只有一年左右,即陈梦2004年进队时至2005年任初中毕业。再者,任对自己不继续在省队打球的原因解释为严重受伤,如他受伤到只能退队的程度,那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应用在治疗上,再加上准备初中毕业后的出路,他在2005学年中能用于坚持训练的时间恐怕就非常有限了,和陈梦在省队这一年里有所交集的可能性也无限趋于0。作为分析此说的对应,陈梦在互联网上也没有明确提过自己和任是省队的前后辈或队友,任也没有在陈梦面前提过自己的“省队经历”,因此陈梦和任事实上只是在青岛市级训练机构认识并熟悉的可能性更大。我认为只有陈梦明确说明,自己和任在省队或在济南时曾是队友,此说才可作为决定性证据。

4、以上是最主要的决定性证据,另有些零散的辅助材料,由于未参与到主要的论证中,在草稿中就不赘述了。

任嘉伦的乒乓球经历整体处于前互联网时代,留存下来的公开资料非常有限。因此直接证明任嘉伦是或者不是省队队员,均具有相当的难度。今天我邀请大家一起来交流讨论,也是希望能够找到更直接的证据,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有非常了解任嘉伦少年经历的B友,希望能不吝提供以下证据用于该问题的论证:

1、任嘉伦(任国超)在省队时的球员证或学员证的照片或编号、体育行政部门运动员注册证的照片或编号、有任国超名字出现的省级乒乓球比赛秩序册或运动员名单、任的各级乒乓球比赛获奖证书或名单;

2、任嘉伦初中前(即2005年以前)曾在济南长期生活、训练的证明材料,例如个人访谈、老照片、济南借读学校师生的回忆等。

3、曾在山东省队工作过的教练、行政后勤职工、同辈队员提供的相关回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