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接收新型驱逐舰对抗055,造价贵了2.5倍,性能还被完全碾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早的燃气轮机军舰是哪一艘 美海军接收新型驱逐舰对抗055,造价贵了2.5倍,性能还被完全碾压

美海军接收新型驱逐舰对抗055,造价贵了2.5倍,性能还被完全碾压

2023-07-05 0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观察者网消息,美国海军正式接收阿利伯克3型驱逐舰的首舰“卢卡斯”号,而且舰长是个上校军衔,其它驱逐舰的舰长一般都是中校!可见美海军的重视程度。不过,即使船员到齐,也需要在船厂里长驻120天,完成最后的验收阶段任务,接受工作还是很繁琐的。

(海试中的卢卡斯号,外观几乎没变化)

伯克3被认为是美海军最强大的海上护卫,是福特级航母的搭档,也是055驱逐舰真正的对手,但它的诞生过程很不顺利,首舰服役时间已经比055晚了三年半,而且它并不是全新设计的舰型,是原有伯克2A的改进版,就像新能源汽车里的油改电一样,很多固有的顽疾是无法克服的。

全新阿利伯克3的最大亮点就是升级了核心作战系统,包括“宙斯盾”舰载作战系统基线10版本和AN/SPY6(V)1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也被称作“防空反导雷达”(AMDR),顾名思义它可以拦截弹道导弹!

有关这种雷达的选择也是充满故事的,懂军事的都明白,决定军舰战斗力的并不是吨位有多大、垂发系统有多少,而是雷达、计算机、作战系统等软件!之前3个批次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都是用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反应速度和探测距离都不理想,欧洲、亚洲的导弹驱逐舰都使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所以雷达系统是伯克3重点关照的改进方向。

经过层层角逐,雷神公司开发的SPY-6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击败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产品,据称灵敏度和探测精度提升30倍,一般的战斗机目标在500公里内就会被发现,对更关键的弹道导弹目标追踪距离可达1000公里,重点强化了对隐身飞机和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探测能力,探测性能堪称史无前例。

(与原有的阿利伯克级相比,最前面的卢卡斯号雷达天线尺寸明显变大了,其它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咱们也不要过分神话美国的技术,美国新一代AMDR雷达系统的开发并不顺利,用到伯克3上的其实是简化降级版。氮化镓材料的使用确实大幅提高了雷达性能,据说发射功率提高了35倍,这为其逆天的探测能力创造了条件,不过氮化镓这种材料咱们早就用上了!算不上什么新技术。

此外,可能是技术难度太大,又或者是资金不足,伯克3的雷达并没有双波段组合!四面阵列都是S波段雷达,还需要另外一部X波段的SPQ-9B火控雷达配合!这种配置是非常落后的。一艘伯克3的造价已经达到22亿美元,是055的2.5倍,这么高昂的价格还玩简配,真是太疯狂了。

(至少在外观上,055碾压伯克3)

把SPQ-9BX雷达整合进宙斯盾武器系统的火控回路中,作为对AN/SPY-1D(V)雷达的补充,可以提升宙斯盾舰在复杂环境下对低空掠海反舰导弹的探测和拦截能力。但SPQ-9BX是机械旋转扫描的,性能肯定比相控阵差得远。如下图,你能找到它在哪吗?

这说明,美军也明白多波段的配置才是未来主流。055驱逐舰的雷达是S波段和X波段两种模式,此外还有C波段预警雷达辅助!这就增加对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单看雷达系统不难发现,简化降级的伯克3很难有真正的提升,妥协的部分太多。

此外,现代化海战的强度远超想象,伯克3有了强壮的大脑和眼睛,但它的身躯却无法有效配合!在排水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伯克3只能沿用老款伯克级驱逐舰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井直径没有变,数量也还是96个单元,这就限制了交战次数和导弹的性能!想要获得更高的速度、射程和精度,导弹的直径和长度都要增加,这就需要发射井作出改变。

(标准3型防空导弹已经塞满了MK-41的发射井)

相比之下,055驱逐舰不仅有112个垂发单元,发射井直径达到了逆天的850mm,深度有7m和9m两种,海军甚至已经把弹道导弹装进了发射井,有可能第一个在海战中使用弹道导弹攻击水面舰艇。伯克3的发射井不够深也不够宽,直径仅有635mm,填装现有的改进型海麻雀、标准2、阿斯洛克或者鱼叉等型号的导弹是足够了,想填装弹道导弹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也给现有导弹的改进工作带来了麻烦,这就是差距。

此外,伯克3不一定能解决伯克2、2A型发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它的燃气轮机变化不大,仍然是4台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LM-2500,综合马力10.5万匹,低于055的15.3万匹。且吨位也没有明显变化,很难想象伯克3是如何提升发电能力的。

根据英格尔斯造船厂的官方消息,伯克3型驱逐舰提升了28%的发电量,空调性能也提高了22%,综合耗油量仅仅上升8%,这种进步让人匪夷所思。简单来说,缝缝补补的伯克3是不可能对标新生代055的,美海军真正寄予厚望的是正在开发中的下一代导弹驱逐舰DDG(X),不过,伯克3想要形成战斗力都要等到3年后,小编这辈子能不能看到DDG(X)都难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